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視域下延安整風運動的歷史意義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視域下延安整風運動的歷史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作為一次馬克思主義的教育運動,延安整風運動提高了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形成了一系列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為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提供了理論指導;作為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延安整風運動沖破了教條主義的禁錮,確立了以實事求是為核心元素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路線,為鞏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共識奠定了哲學基礎。延安整風運動極大地推進和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共識,促進了理論和實踐的統(tǒng)一,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產生了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作者單位】: 南京林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南京林業(yè)大學思政部;
【關鍵詞】: 毛澤東 延安整風運動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實事求是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通史研究(1899-2012)”(13BKS016) 江蘇省第四期“333工程”科研資助項目(BRA2015409) 南京林業(yè)大學高層次人才項目(G2014031)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261
【正文快照】: 眾所周知,馬克思主義自身所蘊含的民族化、具體化的思想原則及其方法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的發(fā)展提供了豐富的源泉?箲(zhàn)時期,中國共產黨雖然根據(jù)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原則和方法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來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但在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以及共產國際的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寇東亮;;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社會思想共識的形成[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李雪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產黨員做表率[J];杭州(周刊);2012年08期
3 沈明達;;高舉旗幟 堅定前行[J];企業(yè)文明;2012年12期
4 文武東;;“四學”促“插甸經驗”本土化[J];黨的生活;2013年09期
5 朱敏;;破浪前行正當時[J];領導之友;2009年04期
6 林培雄;;基層大講堂建設具有戰(zhàn)略意義[J];內蒙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2012年09期
7 ;加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凝聚強大思想共識[J];科技智囊;2013年10期
8 沈仁華;;全面破除各種思想認識上的干擾和誤區(qū)[J];今日浙江;2011年06期
9 吳鋼;;圍繞“中心”抓黨建[J];實踐;1994年07期
10 朱禮泉;正確理解黨員的先進性[J];理論學習;2005年09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孫豐 李佳寧;凝聚思想共識 創(chuàng)新發(fā)展舉措 齊心協(xié)力開辟承德更加美好未來[N];承德日報;2013年
2 本報評論員;切實增強加快發(fā)展的思想共識[N];巴中日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 凝聚思想共識和力量開創(chuàng)黑河改革發(fā)展的新局面[N];黑河日報;2014年
4 記者 隋笑飛;壯大主流輿論 凝聚思想共識 更好地服務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N];人民日報;2011年
5 本報特約評論員;把“讀原著、談認識、理思路”活動引向深入[N];黃石日報;2009年
6 記者 張永成 通訊員 支梅;部署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N];淮安日報;2012年
7 記者 王松;吸納各方智慧 形成思想共識[N];渭南日報;2011年
8 記者 王成棟 許靜 趙若言 郝勇 鄒俊川;將全會精神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動力[N];四川日報;2013年
9 記者 次旦卓嘎 劉倩茹 孫文娟 王菲 馮驥 劉文軍;以全會精神引領各項工作“節(jié)節(jié)高”[N];西藏日報(漢);2013年
10 記者 李曉航;以三中全會精神引領徐州改革發(fā)展[N];徐州日報;2013年
本文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視域下延安整風運動的歷史意義,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429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442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