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共蘇區(qū)社會建設的歷史經(jīng)驗
[Abstract]:During the Soviet perio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d the people of the Soviet area to carry out large-scale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These experiences mainly include: proceeding from reality, it is the source of vitalit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Soviet areas,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sses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is the successful road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Soviet areas, and serving the revolutionary war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Soviet areas. "improving the life of the masses"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Soviet areas, "facilities of various basic policies"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Soviet areas,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s the "leading center" of social construction in Soviet areas.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倫理學研究所;湖南醫(yī)藥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部;
【基金】: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社會建設研究”(11YBB303)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2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胡松;王家榮;;陳云在中央蘇區(qū)糾正“左”傾錯誤的思想及實踐[J];理論學刊;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明前;;“剪刀差”問題與中央革命根據(jù)地的合作社經(jīng)濟[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2 王明前;;中央革命根據(jù)地蘇維埃以黨代政現(xiàn)象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年03期
3 錢守云;;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保障農(nóng)民政治利益思想[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4 王志龍;;近代安徽族田收支管理研究——從“十家管公九家富”談起[J];安徽史學;2008年02期
5 羅朝暉;;近百年來富農(nóng)問題研究述評[J];安徽史學;2008年03期
6 沈韻霞;陳莉;;毛澤東與鄧小平農(nóng)民觀的探討[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31期
7 何愛民;簡論實事求是哲學命題的由來和發(fā)展[J];華東冶金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8 許良廷;毛澤東: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開拓者[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9 石文玉;毛澤東婦女觀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10 張平;孫成武;;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對土地問題的探索及啟示[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游海華;;債權變革與農(nóng)村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秩序——以中央蘇區(qū)革命前后的民間借貸為中心[A];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2009年卷[C];2011年
2 趙玉潔;;毛澤東的史學修養(yǎng)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北京高校政經(jīng)、社建教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彭積冬;;毛澤東與中央蘇區(qū)的廉政建設[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楊桂宏;;關于山西互助合作問題爭論的評析[A];紀念毛澤東——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徐陽;司洪昌;;新式學堂的設立和鄉(xiāng)村社會的抗拒[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姚力;;“把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nóng)村去”——毛澤東“六·二六”指示的歷史考察[A];毛澤東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探索:第六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黃存林;;關于對黨的“富農(nóng)政策”演變的考察[A];河北省史學會通訊(1984第1期)[C];1984年
8 邢鐵;賈秀敏;;科學的方法 深刻的認識——談毛澤東的江西鄉(xiāng)村社會調(diào)查[A];毛澤東與中國歷史文化[C];1993年
9 王友明;;中共黨史上“階級”概念的演變[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08年
10 梁中堂;;毛澤東人口思想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祁冰;20世紀上半期中國共產(chǎn)黨土地政策的演變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2 徐悅;1949~1954年中國中央行政體制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卞國鳳;近代以來中國鄉(xiāng)村社會民間互助變遷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代俊蘭;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及當代價值[D];南開大學;2010年
5 陳紅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現(xiàn)路徑[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李建中;南陽縣供銷合作社研究(1949-2010)[D];南京大學;2010年
7 陳東;國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學;2010年
8 陳漢良;毛澤東社會學思想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9 畢彩云;毛澤東新民主主義國家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夏淼;當代中國鄉(xiāng)村文明建設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熠;毛澤東民生思想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姜自安;馬克思主義階級沖突理論與實踐[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孫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中兩大理論體系形成和發(fā)展的基本經(jīng)驗[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汪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監(jiān)所制度探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陳正良;略論中央蘇區(qū)時期的糧食工作[D];湘潭大學;2010年
6 鄒艷媚;《紅色中華》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黃立明;江西留學生與近代地方社會變遷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胡衛(wèi)星;近代江西新式交通發(fā)展與社會經(jīng)濟變遷[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呂春蕾;毛澤東早期經(jīng)濟建設思想研究[D];南京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10 紀永起;中央革命根據(jù)地在經(jīng)濟戰(zhàn)線的對敵斗爭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央華;論蘇區(qū)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特質(zhì)[J];南方冶金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曾維才;編寫江西蘇區(qū)教育史的幾個問題[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1986年03期
3 李國強;關于蘇區(qū)教育研究的若干問題[J];江西教育學院學刊;1986年01期
4 沈?qū)Ws,
本文編號:23387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2338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