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增強軍隊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戰(zhàn)斗性
本文選題:黨內(nèi)政治生活 + 戰(zhàn)斗性; 參考:《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7年01期
【摘要】: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聚焦全面從嚴治黨鮮明主題,強調(diào)要著力增強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作為黨絕對領導下的武裝力量,軍隊黨內(nèi)政治生活更應增強戰(zhàn)斗性,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要提高認識水平、扭住關鍵要素、找準基本路徑,不斷打造風清氣正、昂揚向上的政治生態(tài)。
[Abstract]: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focused on the clear theme of managing the party comprehensively and strictly, and stressed th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epochal, principled, and combat nature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life. As the armed forces under the absolut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armed forces within the party should be even more combative. Party organizations at all levels and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at all levels should raise their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wist the key elements, find out the basic path, and constantly build a clear and upright atmosphere. Uplift the political ecology.
【作者單位】: 南京政治學院政治機關工作系;72654部隊政治處;
【分類號】:E22;D26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明偉;;網(wǎng)絡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J];理論學刊;2002年02期
2 李昭偉;整合政治參與 建設政治文明[J];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3年S2期
3 祁林德;政治文明建設探討[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包載;政治文明的層面[J];政工研究動態(tài);2003年Z2期
5 虞崇勝;;政治因文明而進步,文明因政治而生輝——政治與文明[J];理論參考;2003年07期
6 張建賢;論法治與政治文明的關系[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劉兵;關于城區(qū)實現(xiàn)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幾點思考[J];沈陽干部學刊;2004年02期
8 汪聞生;;政治文明的涵義及我國政治文明建設的特定內(nèi)容[J];上海人大月刊;2004年05期
9 亓光;池忠軍;;政治生活的目的:何種公共性與如何合理[J];學術交流;2007年09期
10 許耀桐;;政治變遷應從激進化轉向漸進化——新政治觀還須加強的兩個方面[J];人民論壇;2012年3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永華;;試論政治文明建設的現(xiàn)實依據(jù)[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2年年會暨“政治文明建設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2 趙建平;;不斷加強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保障[A];社會轉型中的和諧社會構建——上海市黨校系統(tǒng)“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林尚立;;有效政治與大國成長——對中國30年政治發(fā)展的一種反思[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年度主題卷)[C];2008年
4 黃麗清;;政治也可以生活化[A];福建省行知實驗校校長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鄧志強;;網(wǎng)絡社會青年政治意識表達研究[A];網(wǎng)絡時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六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0)[C];2010年
6 周貴卯;;試論社會穩(wěn)定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地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學會2002年年會暨“政治文明建設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7 何紹輝;黃海;;新時期青年政治意識表達變化研究[A];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與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七屆中國青少年發(fā)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yōu)秀論文集(2011)[C];2011年
8 武立靜;;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準則[A];第三屆中小學教師教學設計展論文集[C];2013年
9 王建民;;在任何情況下,共產(chǎn)黨都得講政治[A];燈塔頌——上海市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jù)地歷史研究會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誕辰七十五周年論文專輯[C];1996年
10 陳仕龍;;簡論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A];江蘇省政治學會2002年“全球化與政治文明”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中國政治學會副會長、上海市政治學會會長、上海市人民政協(xié)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政治學教授 桑玉成;有一種生活叫“政治生活”[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2 傅達林;從代表委員座位調(diào)整看政治慣例變革[N];各界導報;2009年
3 本報評論員;堅決反對黨內(nèi)政治生活庸俗化[N];人民日報;2014年
4 本報評論員;堅持不懈嚴格黨內(nèi)政治生活[N];解放軍報;2014年
5 本報評論員;落實黨內(nèi)政治生活新要求[N];人民日報;2014年
6 本報評論員;堅持不懈嚴格黨內(nèi)政治生活[N];河南日報;2014年
7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 張永剛;堅決抵制黨內(nèi)政治生活庸俗化[N];河南日報;2014年
8 對話人 中央黨校黨史研究部主任 謝春濤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 竹立家 武漢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斌雄 本報記者 孟德成 王_g;黨內(nèi)政治生活為何物?[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4年
9 本報評論員;黨內(nèi)政治生活嚴起來[N];浙江日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江琳;從嚴肅黨內(nèi)政治生活做起[N];人民日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來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民政治參與研究[D];中央財經(jīng)大學;2015年
2 英配昌;中小學學生政治生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朱海龍;場域、動員和行動:網(wǎng)絡社會政治參與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4 王永志;中俄市場化進程中政治權力作用的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2年
5 張健;轉型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6 左高山;政治暴力批判[D];清華大學;2005年
7 翟波;轉型期弱勢群體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8 劉建偉;當代西歐公眾政治參與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刁桐;社會抗爭的治理之道[D];吉林大學;2012年
10 賈建芳;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D];中共中央黨校;199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斌;政治博客的政治參與現(xiàn)狀及對策[D];東北大學;2008年
2 耿靜;新時期河北省農(nóng)民政治參與實證研究[D];河北大學;2015年
3 馬姝悅;中國共產(chǎn)黨加強純潔性建設的實踐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4 鄭憲衛(wèi);南京市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參與的現(xiàn)狀與對策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5 張敦偉;革命在別處:國家政治中的抗爭與妥協(xié)[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5年
6 康亮;擴大我國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研究[D];長江大學;2015年
7 陳妮娜;大學生微博政治參與引導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8 姜其沅;我國社會主義協(xié)商民主完善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9 王玲;村民自治中寧夏農(nóng)村婦女政治參與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10 盛積芳;80后一代大學生政治參與心理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9721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97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