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共產黨人關于立德樹人思想的歷史演進
本文選題:立德樹人 切入點:育人為本 出處:《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摘要】: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重視教育中的立德樹人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中國共產黨人,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zhàn)略高度出發(fā),將立德樹人放在教育事業(yè)的首要地位,在教育理念、戰(zhàn)略、方針、內容、方法、目標等方面形成了豐富而系統(tǒng)的立德樹人思想,對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Abstract]:It is a great trad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k of setting up a tree in education, and it is a fine tradi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hina_person0#, Deng Xiaoping, Jiang Zemin, Hu Jintao, and the Chinese Communists, such a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ceeding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of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long-term stability of the country, we should put the establishment of virtue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 in the primary position of the educational cause, and put it i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strategy, policy, content and method, The goal and other aspects have formed the rich and systematic idea of building a man by virtue, which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adhering to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socialist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單位】: 揚州大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高;饡卫斫Y構和機制研究”(11YJC8880147) 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饡I資機制研究”(14JYB011)
【分類號】:D25;D6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大剛,劉峰,劉衛(wèi)儒;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三個有利于”標準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張富良;論鄧小平的獨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3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4 袁銀枝;淺談制度主客體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5 余松;試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阿壩師專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6 王玉瓊;《共產黨宣言》的真實價值[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7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8 鄭文瑜;試論學分制條件下如何加強大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淺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10 于學強;;論鄧小平對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顏杰峰;;黨內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王銳;;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政協(xié)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朱志敏;;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和經驗[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李曦輝;;科學發(fā)展觀、微觀經濟理論與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吳群芳;;和諧社會視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達中的政府職能[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黃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主權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5 胡雪梅;科學人才觀的理論內涵與實踐應用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6 趙一強;知識社會價值的道德分析[D];蘇州大學;2010年
7 盧迎春;論當代中國大眾傳媒的政治功能[D];蘇州大學;2010年
8 錢玉英;制度建設與中國地方政府決策機制優(yōu)化[D];蘇州大學;2010年
9 楊素秋;“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關聯(lián)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張廣才;大河家鎮(zhèn)周家村家庭經濟調查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4 董紅剛;社會轉型期我國體育公共產品的整合與開發(fā)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孫德茹;和諧社會視閾下的公民道德建設[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6 胡志明;信息化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7 李晨光;江澤民反腐倡廉思想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靜;大學生大愛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許春艷;未就業(yè)大學畢業(yè)生群體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10 樊新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統(tǒng)分結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秦廷書;;立德樹人要重視的幾個問題[J];當代貴州;2013年15期
2 孫弘安;;堅持立德樹人 加強大學生核心價值體系教育[J];中國高等教育;2013年09期
3 鄭吉春;;“立德樹人”托起中國夢[J];科學新聞;2014年01期
4 周瓊;曾晰;;高校立德樹人實現途徑的思考[J];杭州(周刊);2014年02期
5 王姝雯;;“立德樹人”視野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之思考[J];成才之路;2013年05期
6 張朋釗;;立德樹人的現實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06期
7 鄭南寧;;立德樹人 培育追逐“中國夢”的民族脊梁[J];中國高等教育;2013年10期
8 張瑞;;立德樹人視野下的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年22期
9 徐玉瓊;;強化四個環(huán)節(jié) 構建立德樹人長效機制[J];學習月刊;2013年18期
10 劉超;;輔導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途徑探析[J];今日中國論壇;2013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張懷玉;;教書育人“德”為先——有感于教育部長周濟,談“立德樹人”[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2 劉翠珍;;經典滋潤童年 書香溢滿校園[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C];2013年
3 王娟;;抓好活動載體 促進全面發(fā)展[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韓麗梅;立德樹人為本 促進教育公平[N];佳木斯日報;2013年
2 河南鄭州科技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岳修峰;立德樹人重在培育“四種意識”[N];中國教育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解艷華;立德樹人而非立才樹人[N];人民政協(xié)報;2013年
4 記者 吳天祥;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 再創(chuàng)關心下一代工作新業(yè)績[N];馬鞍山日報;2013年
5 ;在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中推進高校立德樹人[N];聯(lián)合時報;2013年
6 書法教育家 首都師范大學教授 歐陽中石;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N];中國教育報;2013年
7 貴州省興義市敬南鎮(zhèn)中學 李波;如何理解“立德樹人”的含義[N];貴州民族報;2014年
8 記者 焦新;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N];中國教育報;2014年
9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瞿振元;立德樹人:大學理性的回歸[N];光明日報;2014年
10 甘肅省教育廳廳長 黨組書記 王嘉毅;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 堅決維護教育立德樹人純潔高地[N];甘肅日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趙蕾;立德樹人理念下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4年
2 潘靚;“德育”的另一種可能[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6646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66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