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與“四個全面”提出和形成的歷史過程
本文選題:歷史過程 切入點:從嚴治黨 出處:《中共黨史研究》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發(fā)表重要講話,第一次提出了"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思想和戰(zhàn)略布局。他強調,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協(xié)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①。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依法
[Abstract]:On December 2014,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in Jiangsu Province, putting forwar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thinking and strategic layout. He stressed that the spirit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 CPC Congress and the 18 CPC Central Committee should be fully implemented. 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Central Economic work Conference, to actively grasp and actively adapt to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coordinate efforts to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o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 to comprehensively advance the rule of law, and to administer the party strictly, 1. On February, 2015,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udied and implemented the spirit of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 CPC Central Committee by study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spirit of the four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 CPC Central Committee.
【作者單位】: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分類號】:D220;D6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勇;銀平均;;必然與現(xiàn)實:建構農村養(yǎng)老保障體系的思考[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2 鄭明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拓理論發(fā)展的新境界[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3 陶慶,胡軍;試論黨的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思想[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4 徐光壽;中共十六大的三個偉大貢獻[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5 操申斌;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6 馬奔;試論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與共產黨黨員成分變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蔣荷新;農業(yè)產業(yè)化經營中的技術和制度選擇[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8 管琳;政治文明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9 胡昂;辯證地理解我國現(xiàn)階段的剝削問題[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10 孫臘梅,葉中勝;勞動價值論與收入分配體制改革[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鄭陳榮;;論公平正義在構建高校和諧校園中的作用及其實踐原則[A];2011年全國高校學生工作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梅偉;潘紹龍;;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本質特征[A];安徽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學術年會哲學學會專場——“科學發(fā)展觀與安徽崛起”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趙存生;;中國社會發(fā)展與中華民族精神[A];“社會發(fā)展與民族精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莊壽強;;論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的異同及其在地質領域中的應用[A];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委員會第十屆學術會議代表論文集[C];2005年
5 曹前發(fā);;江澤民與我國“十五”期間四大標志性工程[A];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三屆國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孟祥玲;;抗日戰(zhàn)爭勝利對今日之中國的啟示[A];江橋抗戰(zhàn)及近代中日關系研究(下)[C];2004年
7 龐鳳喜;;論社會公平、社會保障與社會保障稅[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農國忠;;鄧小平方法論淺析[A];偉人智慧 強國豐碑——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9 李資源;;以鄧小平理論為中心內容 構建“兩課”課程新體系[A];輝煌的歷程——紀念建國50周年學術研究文集[C];1999年
10 郭志法;劉年輝;;從馬克思自由時間觀看我國假日報業(yè)市場拓展[A];中國傳播學會成立大會暨第九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蕾;科學發(fā)展觀視野下的中國共產黨政績觀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祖彥;21世紀初中國東北亞國家安全利益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鄒升平;中國與瑞典經濟制度比較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4 楊文宇;信息利益論[D];復旦大學;2010年
5 金坤城;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管理思想與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陳明寶;沿海灘涂養(yǎng)殖經營制度演化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1年
7 胡燦偉;“中部崛起”背景下湖北省縣域經濟組團發(fā)展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范國榮;國有企業(yè)推進社會現(xiàn)代化的中國特色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9 龐超;和諧社會構建視野下農民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10 李慶華;當代中國工人階級先進性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艷艷;河南省新農村和諧文化建設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黃利軍;區(qū)域農用地產能影響因素評價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黨潔;科學發(fā)展觀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發(fā)展理論的傳承與發(fā)展[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4 宋慧;廣西新農村生態(tài)文明建設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5 何穎;理工科大學生心理素質問題分析及教育對策[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陳湘連;社會主義新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肖軍華;論科學發(fā)展觀對江澤民發(fā)展思想的繼承與發(fā)展[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湯紀;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問題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9 周道挺;中國監(jiān)獄監(jiān)企分開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張瑋;新自由主義的實踐后果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И.科瓦爾欽科 ,段合珊;歷史過程問題剖析——介紹一本批判資產階級史學論文集[J];國外社會科學;1982年10期
2 高光;;試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劃分的依據(jù)及其基本特征[J];學習與研究;1987年09期
3 吉彥波;從歷史過程看歷史動力[J];探索;1991年04期
4 陳光福;;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歷史過程[J];武漢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1年Z1期
5 宋樹岐,王愛君,宋汝峰;經濟全球化與社會主義的歷史過程[J];理論學習;2004年09期
6 劉惠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保障思想形成的歷史過程[J];上海黨史與黨建;2009年11期
7 李海平;;為什么社會主義社會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需要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J];上海黨校學報;1986年01期
8 徐春艷;對歷史過程主客體問題的十個思考[J];理論導刊;1988年12期
9 O·H·克魯托娃;關家麟;;作為歷史過程主體的人的因素[J];理論學習月刊;1989年04期
10 楊發(fā)民;3 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一個漫長、復雜、曲折的歷史過程[J];理論導刊;1990年Z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敬德;;堅持社會主義與初級階段的統(tǒng)一——關于新中國成立以來基本國情問題的回顧與思考[A];探索新路構筑輝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十周年論文集[C];1998年
2 蘇令銀;;公民道德與國家:西方的視角[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3 柴真;;發(fā)揚傳統(tǒng) 努力創(chuàng)新[A];中國生理學會第七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4 江艷中;任俊健;;和諧社會的哲學解讀[A];云南師范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改革與探索[C];2009年
5 黃啟后;;中國現(xiàn)代化向公民提出高素質要求[A];孔學研究(第五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五次學術研討會暨海峽兩岸第三次孔學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6 廖業(yè)揚;;鄧小平與當代中國社會發(fā)展模式的根本性轉換[A];偉人智慧 強國豐碑——紀念鄧小平百年誕辰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朱明賢;;人的全面發(fā)展及其實現(xiàn)[A];人學與現(xiàn)代化——中國人學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第四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8 賀善侃;;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創(chuàng)新[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8年
9 吳愷;;在與時俱進中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三個自信”[A];“歷史唯物主義與民族復興之路”全國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10 張麗華;;論社會主義發(fā)展中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A];探索 創(chuàng)新 發(fā)展[C];200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喜德;實現(xiàn)共產主義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N];光明日報;2002年
2 何毅亭;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整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很長歷史過程中的初始階段[N];新疆日報(漢);2001年
3 金鏘;同是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N];人民日報;2001年
4 本報記者 張傳亞;如何理解兩個“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N];光明日報;2001年
5 何毅亭;怎樣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整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很長歷史過程中的初始階段?[N];人民日報;2001年
6 金鏘;堅持從國情出發(fā)的科學態(tài)度[N];人民日報;2008年
7 李倫;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歷史過程[N];中國改革報;2005年
8 李寶榮;“初級階段”理論的深化與新發(fā)展[N];農民日報;2001年
9 本報特約記者 郭臺輝;推崇歷史過程的微觀分析[N];社會科學報;2014年
10 鐘聲;深刻把握發(fā)展的科學內涵與實質[N];人民日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雄;歷史轉折論[D];復旦大學;199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淑杰;我黨對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認識的深化與發(fā)展[D];鄭州大學;2000年
2 譚偉林;點面結合法探析[D];中共湖南省委黨校;2008年
3 寧樂鋒;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D];云南師范大學;2003年
4 李秀飛;二戰(zhàn)結束后至1970年代初美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體系的形成[D];河南大學;2010年
5 王愛萍;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艱難起步[D];蘭州商學院;2013年
,本文編號:16299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62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