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早期社會改造理想與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選擇
本文選題:毛澤東 切入點:社會改造理想 出處:《毛澤東思想研究》2017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毛澤東早期社會改造理想伴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初期探索而產(chǎn)生并不斷發(fā)展。在尋找"救亡圖存"出路的過程中經(jīng)歷了幾次挫敗后,毛澤東找到了以"俄式道路"改造中國社會的新途徑,這也成為他日后始終堅持的革命理想。他深刻認識到,溫和改良并不能扭轉(zhuǎn)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要根本改造中國社會非以"激烈的共產(chǎn)主義"不可。毛澤東早期社會改造理想作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革命和改革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Abstract]:Mao Zedong's early ideal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came into being and continued to develop along with the initial exploration of the road of China's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After several setbacks in the process of finding a way out of "saving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Mao Zedong has found a new way to transform Chinese society with the "Russian-style road", which has also become the revolutionary ideal he will always adhere to in the future. He deeply recognizes that moderate improvement cannot revers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transform Chinese society, we must take the "fierce communism" as the prerequisite. Mao Zedong's early ideal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transform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reform. Social progress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金】:全國學校共青團研究課題研究資助重點項目(2016ZD043) 天津市教育系統(tǒng)調(diào)研課題“全面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天津市2016年調(diào)研課題一般課題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23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森林;馬程程;石曉琴;;試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時代依據(jù)[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隗斌賢;發(fā)展中國家社會現(xiàn)代化的特征及其道路選擇[J];浙江經(jīng)專學報;1998年01期
3 鮑建軍;;農(nóng)業(yè)縣強攻工業(yè)的道路選擇[J];江西政報;1997年22期
4 尚大鵬;;關(guān)于當代青年人生道路選擇的若干思考[J];理論界;2011年10期
5 高惠珠;趙建芬;;論當代視野與中國道路選擇的合理性[J];理論視野;2014年03期
6 朱宗友;;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世界意義[J];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7 陳志武;;公路部門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困境與道路選擇[J];今日南國;2006年12期
8 張立群;;中國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道路選擇[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6年05期
9 朱宗友;許開軼;;全球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雙重意蘊[J];寧夏黨校學報;2013年04期
10 閻莉;戰(zhàn)后日本“科技立國”的道路選擇[J];日本研究;2002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魏聯(lián)合;;建國60年黨探索“什么是社會主義”的歷程與貢獻[A];新中國60年研究文集(2)[C];2009年
2 許放明;蔣筱;;浙江失地農(nóng)民的道路選擇:能人帶動之下的商品生產(chǎn)專業(yè)村模式[A];浙江省社會學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10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記者 鐘秀玲;《新疆城鎮(zhèn)化發(fā)展道路選擇研究》專題報告出爐[N];新疆日報(漢);2013年
2 本報記者 季曉莉 采訪整理;大中小城市道路選擇是“偽命題”[N];中國經(jīng)濟導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張旭;三條道路選擇:中儲糧“動刀”收儲公司[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4年
4 周錫令;中國軟件: 方向與道路選擇[N];計算機世界;2003年
5 民盟連云港市委會主委 范忠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旗幟[N];連云港日報;2007年
6 張明;我國農(nóng)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選擇[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2年
7 國防大學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執(zhí)筆:顏曉峰 孫力;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N];光明日報;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馬程程;關(guān)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選擇的時代依據(j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897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589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