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yè)獨立董事繁忙行為對高管腐敗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3 07:37
本文關鍵詞:國有企業(yè)獨立董事繁忙行為對高管腐敗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高管腐敗 國有企業(yè) 獨立董事 繁忙行為
【摘要】: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隨著各級反腐力度的不斷加強,我國國有企業(yè)內一些違法違紀的高管相繼被查處。國有企業(yè)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對整個經濟發(fā)展起著主導作用,是國民經濟健康持續(xù)、快速發(fā)展的重要保證,代表著全體人民的目標和根本利益。國有企業(yè)不僅關系到我國的經濟安全,作為我黨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經濟基礎,也同樣關系到政黨安全。而我國國企高管紛紛落馬,丑聞頻發(fā),不僅為我們國家及人民帶來經濟上的損失,更是對整個社會風氣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因此有必要探究國企高管腐敗的影響因素。在對國有企業(yè)高管腐敗案件的查處中,相關調查機構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究其根本,高管腐敗本質上是委托代理理論下的一種高管自利行為。高管腐敗的本質原因是代理成本的存在,因此,學術界對于如何降低代理成本展開了激烈討論。已有的公司治理領域研究大多關于董事會、經理人薪酬、機構投資者等,這些研究的重點普遍集中于管理權劃分,而企業(yè)加強對高管的內部監(jiān)督機制也是降低代理成本的一種有效途徑,目前關于企業(yè)內部監(jiān)督機制對高管腐敗影響的研究主要涉及監(jiān)事會、獨立董事的有效性等,且獨立董事有效性的研究大多從獨立董事特征入手,對獨立董事行為的有效性研究還存在大片空白。鑒于此,本研究從獨立董事繁忙行為角度出發(fā),研究其對國企高管腐敗的影響,通過對獨立董事監(jiān)督職責、獨立董事繁忙行為以及高管腐敗研究文獻進行系統回顧與梳理,以聲譽理論、社會資本理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為基礎,以實證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選取2009-2013年國有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對國有企業(yè)獨立董事繁忙行為對高管腐敗的影響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國有企業(yè)獨立董事繁忙的兼任行為和參會行為均與高管腐敗呈現正相關關系。這表明,我國應限制國有企業(yè)的獨立董事兼任過多的職務,以保證其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盡職盡責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并應加快完善聲譽理論機制,提升董事會會議的決策效率,避免過多無用的會議。本文為國有企業(yè)高管腐敗的研究增添了素材,為我國獨立董事市場的完善和獨立董事行為有效性的提高提出建議。
【關鍵詞】:高管腐敗 國有企業(yè) 獨立董事 繁忙行為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271;F276.1;D262.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緒論10-18
- 0.1 研究背景和意義10-11
- 0.2 關鍵概念界定11-13
- 0.2.1 國有企業(yè)11-12
- 0.2.2 獨立董事12-13
- 0.2.3 高管腐敗13
- 0.3 研究內容和方法13-15
- 0.3.1 研究內容13-15
- 0.3.2 研究方法15
- 0.4 研究思路和創(chuàng)新15-18
- 0.4.1 研究思路15-16
- 0.4.2 研究創(chuàng)新16-18
- 1 文獻綜述與相關理論18-30
- 1.1 文獻綜述18-27
- 1.1.1 獨立董事監(jiān)督職責18-20
- 1.1.2 獨立董事繁忙行為20-24
- 1.1.3 企業(yè)高管腐敗24-27
- 1.2 相關理論27-30
- 1.2.1 聲譽理論27-28
- 1.2.2 社會資本理論28
- 1.2.3 信息不對稱理論28-30
- 2 理論模型與假設提出30-36
- 2.1 理論模型30-32
- 2.2 假設提出32-36
- 2.2.1 獨立董事兼任行為與高管腐敗32-34
- 2.2.2 獨立董事參會行為與高管腐敗34-35
- 2.2.3 獨立董事繁忙程度與高管腐敗35-36
- 3 研究設計與假設檢驗36-43
- 3.1 研究設計36-42
- 3.1.1 樣本選擇36
- 3.1.2 研究變量與測量36-40
- 3.1.3 模型設計40
- 3.1.4 數據收集40-41
- 3.1.5 數據描述性分析41-42
- 3.2 假設檢驗42-43
- 4 實證結果討論43-52
- 4.1 實證結果分析43-46
- 4.1.1 兼任行為與高管腐敗43
- 4.1.2 參會行為與高管腐敗43-44
- 4.1.3 繁忙行為與高管腐敗44-46
- 4.2 獨立董事繁忙行為與高管腐敗關系進一步討論46-52
- 5 穩(wěn)健性檢驗52-55
- 5.1 高管腐敗穩(wěn)健性檢驗52-53
- 5.2 獨立董事參會行為穩(wěn)健性檢驗53-55
- 6 研究結論與展望55-57
- 6.1 研究結論55
- 6.2 研究展望55-57
- 參考文獻57-62
- 致謝6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仕華;姜廣省;李維安;王春林;;國有企業(yè)紀委的治理參與能否抑制高管私有收益?[J];經濟研究;2014年10期
2 王書琴;;獨立董事與大股東“掏空”[J];經濟師;2014年05期
3 周賽裕;;監(jiān)事會特征與經營者腐敗關系的研究——基于滬市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學報;2012年04期
4 徐細雄;;企業(yè)高管腐敗研究前沿探析[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2年04期
5 郭曉果;;國有企業(yè)腐敗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31期
6 陳偉民;;獨立董事職業(yè)背景與公司業(yè)績[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7 楊清香;張翼;張亮;;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中國軟科學;2008年11期
8 胡奕明;唐松蓮;;獨立董事與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質量[J];管理世界;2008年09期
9 黃銳;;社會資本理論綜述[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07年06期
10 葉康濤;陸正飛;張志華;;獨立董事能否抑制大股東的“掏空”?[J];經濟研究;2007年04期
,本文編號:10822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dangjiandangzheng/108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