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小學教材出版政策與出版行為研究
本文關鍵詞:中國中小學教材出版政策與出版行為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小學教材 國家政策 出版行為 發(fā)展策略
【摘要】:中小學教材作為基礎教育的載體肩負著傳承文化與提高全民教育水平的重任,中小學教材的特殊地位決定了中小學教材出版的重要性,同時也決定了中小學教材出版行為始終受到國家政策的影響。研究國家政策是研究中小學教材出版行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對相關國家政策的解讀,出版社可以在實踐過程中把握中小學教材出版的發(fā)展走向,在順應國家政策變化的同時更加充分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自身的競爭力,走出一條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道路。 本文首先通過對國家政策的研究,分析并總結了中小學教材出版的三個階段(中小學教材出版的計劃時期、中小學教材多樣化建設初步形成時期以及中小學教材出版的市場競爭時期)的特點。通過對這三個時期中小學教材出版政策與出版行為的分析,本文在第二部分以國家政策對中小學教材出版的積極推動作用、國家政策與市場化競爭雙重壓力下中小學教材出版所遇到的問題、中小學教材出版政策所需完善與發(fā)展的內容三個方面為切入點,闡述了中小學教材出版政策與出版行為是如何相互作用與影響的。本文的最后一部分針對當前國家政策為出版社的中小學教材出版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發(fā)展策略。如,以順應國家政策,轉變經營理念;重新構建教材體系,促進教材向品牌化、多樣化、數字化方向發(fā)展;通過跨區(qū)域、跨模式、跨資本的合作方式,促進中小學教材產業(yè)鏈的形成;以提供教育培訓、開發(fā)周邊產品等多元化經營的方式促進中小學教材出版的發(fā)展;以服務教育為宗旨,,在創(chuàng)新傳統(tǒng)教材學術研討會模式的基礎上,運用現代化網絡營銷手段,做好中小學教材的市場推廣工作。
【關鍵詞】:中小學教材 國家政策 出版行為 發(fā)展策略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634;G239.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序言10-15
- 1.1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10
- 1.2 研究范圍界定10-11
- 1.3 文獻綜述11-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1.5 本文的基本思路和結構13-14
- 1.6 主要創(chuàng)新點14-15
- 第2章 國家政策影響下中小學教材出版的演變15-25
- 2.1 編寫權力高度集中時期的中小學教材出版15-17
- 2.1.1 國家賦予的權力——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家獨大15-16
- 2.1.2 編寫權力高度集中時期小學教材出版的特點16-17
- 2.2 多樣化初步形成時期的中小學教材出版17-19
- 2.2.1 政策指向的轉變——出版主體由單一向多元化發(fā)展17-18
- 2.2.2 多樣化初步形成時期中小學教材出版的特點18-19
- 2.3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時期的中小學教材出版19-25
- 2.3.1 政策引導下的市場競爭——競爭形勢日趨激烈19-22
- 2.3.2 市場競爭時期中小學教材出版的特點22-25
- 第3章 國家政策與中小學教材出版的相互影響25-34
- 3.1 中小學教材出版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加快改革步伐25-27
- 3.2 國家政策對中小學教材出版的影響27-31
- 3.2.1 國家政策對中小學教材生產成本的影響28-29
- 3.2.2 中小學教材出版招投標制度的不完善產生的影響29-31
- 3.3 積極推進中小學教材出版相關政策的完善31-34
- 3.3.1 積極推進教材價格定價合理化31-32
- 3.3.2 積極推進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32-34
- 第4章 國家政策指導下中小學教材出版的發(fā)展策略探析34-49
- 4.1 順應國家政策轉變經營理念34
- 4.2 以素質教育為目標重新建構教材體系34-43
- 4.2.1 教育大綱為基礎素質教育為目標34-37
- 4.2.2 中小學教材出版要樹立品牌意識37-38
- 4.2.3 中小學教材產品的開發(fā)向多樣化方向發(fā)展38-39
- 4.2.4 運用新技術推進電子教材與數字校園的建設39-42
- 4.2.5 提高中小學教材出版的環(huán)保意識42-43
- 4.3 通過多種方式促進中小學教材出版產業(yè)鏈的形成43-45
- 4.3.1 形成規(guī)模優(yōu)勢:跨區(qū)域、跨模式、跨資本合作43-44
- 4.3.2 針對自身特色開發(fā)教育培訓項目44-45
- 4.3.3 注重教材周邊產品的開發(fā)45
- 4.4 以服務為宗旨,創(chuàng)建新型營銷模式45-49
- 4.4.1 打造新型教材學術研討會46
- 4.4.2 銷售團隊數字化轉型46-49
- 結語49-50
- 參考文獻50-52
- 致謝52-53
-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科研成果53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霞;;手機二維碼:書業(yè)營銷新利器[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8年05期
2 劉蒙之;;中國民營書業(yè)發(fā)展的多維歷史情境分析[J];現代出版;2012年03期
3 石鷗;李新;;新中國60年中小學教材建設之探析[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年05期
4 吳亮芳;秦潔雯;;教材出版發(fā)行招投標中的問題淺析[J];出版科學;2012年04期
5 尤建忠;;2012年我國中小學教材教輔出版綜述[J];出版參考;2013年01期
6 呂建生;;我國基礎教育教材多樣化建設的思考[J];基礎教育課程;2009年03期
7 吳惟粵,黃志紅;中小學教材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04年02期
8 李多;;出版社品牌建設淺析[J];南方論刊;2009年03期
9 胡東芳;新中國課程政策的歷史回顧與理論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10 楊鵬飛;;關于中小學教材出版發(fā)行招投標試點工作的思考和建議[J];中國出版;2006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李文田;改革開放30年我國中學地理教科書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吳垠;我國中小學教材出版發(fā)行管理體制演變與轉型問題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2 丁翠娟;新中國成立以來基礎教育教材改革的回顧與反思[D];西南大學;2010年
3 樊力菡;義務教育階段教材循環(huán)使用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4 葛越;“八套半”教材之內地版教材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7992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799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