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高校主辦文科學術期刊與學科建設互動研究——基于江蘇與湖北的比較
本文關鍵詞:省域高校主辦文科學術期刊與學科建設互動研究——基于江蘇與湖北的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文章以江蘇和湖北兩省高校文科學科建設和高校主辦文科學術期刊發(fā)展為例,探討省域高校主辦文科學術期刊與學科建設互動問題。指出學術期刊和學科是關聯(lián)發(fā)展的關系,省域學科力量的強弱決定了期刊的水平高低,省域學術期刊與學科結合的緊密程度直接影響學術期刊的整體水平,省域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程度和發(fā)展速度影響學科發(fā)展進程。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南京理工大學出版中心;南京理工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
【關鍵詞】: 學術期刊 學科建設 互動發(fā)展
【基金】:全國高等學校文科學報研究會第七屆(2013年)編輯學研究基金一般資助課題“我國期刊評價與學術評價現(xiàn)狀之反思”(2013YB08) 全國理工農(nóng)醫(yī)院校社科學報聯(lián)絡中心2014年度重點資助項目“高校社科期刊評價相關問題研究”(項目號LGNY14A2) 2014年度江蘇省期刊協(xié)會立項課題“回歸與重塑:學術內(nèi)在評價中的編輯作為”(項目號2014JSQKB01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237.5;G642.3
【正文快照】: 學科是高校的基石,學科建設是高校工作的江蘇,那么,省域高校文科學科建設和高校主辦龍頭,學科水平?jīng)Q定一所大學的水平。[1]學術期文科學術期刊之間是否存在關系呢?本文試圖以刊是學術成果展示和交流的重要平臺。高校主辦江蘇和湖北高校為例來探討這兩者之間的互動。學術期刊與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陽康;學術期刊的生命與編輯的使命[J];求是學刊;2002年05期
2 孫永怡,黃玉萍;科學·期刊·編輯——關于學術期刊的幾點思考[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高增德;學術期刊之困境如是觀[J];社會科學論壇;2003年02期
4 向志柱;應加大學術期刊的學術信息含量[J];學術界;2003年03期
5 ;關于學術期刊有關問題的答復[J];雁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6 鄭英隆;;學術期刊的社會責任辨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7 林麗芳;;學術期刊“兩個效益”的辯證思考[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8 陳家順;;學術期刊數(shù)字出版要做到“四好”[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9 梁鳳鳴;王紅麗;;學術期刊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策略[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9年02期
10 戴慶tD;;數(shù)字化時代學術期刊的藍海戰(zhàn)略[J];廣西社會科學;2010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增義;;對我國學術期刊交流及運作方式的探討[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放;;學術期刊選題策劃的理論構建[A];改革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第7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曾凡盛;;學術期刊擴版現(xiàn)象之冷思考[A];中國編輯研究(2009)[C];2010年
4 肖堅;;我國學術期刊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對策的思考[A];第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呂靖;秦昕;佟笑;劉仁涌;;學術期刊數(shù)字出版高等學校應有所作為[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郭超偉;張萌;韓培;;網(wǎng)絡時代我國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策略[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肖堅;;我國學術期刊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對策的思考[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杜寧;王曄;李蘭欣;;學術期刊防范和處理“一稿多投”的方法[A];第十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新世紀初十年科技期刊發(fā)展回顧與未來展望論壇文集[C];2010年
9 李明;趙志;;學術期刊公信力與編輯的神圣職責[A];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第14次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肖堅;;學術良知與誠信守望——論我國學術期刊的誠信建設[A];第七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秦毅;學術期刊的經(jīng)濟學解讀[N];光明日報;2004年
2 胡政平;學術期刊應有更高遠的追求[N];光明日報;2004年
3 本報記者 施芳 盧新寧;誰解學術期刊之憂[N];人民日報;2001年
4 胡政平;論學術期刊的創(chuàng)新[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5 采訪人 譚海燕 本報記者;學術期刊“走出去”呼喚領軍者[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6 ;學術期刊究竟怎么了[N];文匯報;2004年
7 劉范弟;學術期刊的“網(wǎng)絡東風”[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8 楊云山;學術期刊:如何乘勢而起[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9 咸增強;進言學術期刊[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10 朱向東 劉書生;學術期刊商品化之憂[N];光明日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棟梁;我國學術期刊創(chuàng)國際學術名刊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王寧;當前我國學術期刊存在的問題與發(fā)展策略[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劉艷;網(wǎng)絡環(huán)境中學術期刊的發(fā)展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2年
4 林麗萍;中國大陸學術期刊“麥當勞化”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孫宇;西方發(fā)達國家學術期刊運營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
6 郭丹;基于內(nèi)容管理的學術期刊數(shù)字出版模式研究[D];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
7 劉莎;藝術設計類學術期刊的設計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8 鄢睿;網(wǎng)絡學術期刊傳播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9 王曉陽;我國醫(yī)學學術期刊的媒介傳播生態(tài)研究[D];河北大學;2008年
10 丁世婷;基于客戶知識管理的學術期刊信息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省域高校主辦文科學術期刊與學科建設互動研究——基于江蘇與湖北的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72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507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