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印書的出版學(xué)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11 02:32
太平天國印書是太平天國時期洪秀全等統(tǒng)治者為了進行宣傳教育及滿足政治、軍事工作的需要,組織、編寫、印刷并發(fā)行的大量書籍。太平天國印書,現(xiàn)存數(shù)量有限,版本不一,但是它卻記載了太平天國的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內(nèi)容,為后人深入的研究太平天國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jù)。 同時,太平天國印書也是我國近代圖書出版事業(yè)發(fā)展史中一幅不朽的篇章。為了重新審視太平天國時期印書的出版學(xué)特點,根據(jù)現(xiàn)有文獻,本文特從出版學(xué)的角度,深入的研究了太平天國印書的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以歷史的角度,從社會及個人兩個方面考察了太平天國印書的形成背景;其次,分析并概括了印書的基本內(nèi)容及其特點;再次,闡述了印書的種類、版本、版刻、紙張、字體、版式、裝訂、語言等方面的特點。然后,對太平天國印書機構(gòu):詔書衙、詔命衙、鐫刻衙、刷書衙、宣詔衙、刪書衙的職責(zé)、衙址、官員、管理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同時,還對太平天國印書的“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制度、加蓋“旨準”印制度和封面題刊刻年代制度進行了系統(tǒng)的分析;此外,還概括出太平天國時期印書的發(fā)行渠道;最后,對太平天國印書的歷史意義與現(xiàn)實價值進行了客觀的評價。 從出版學(xué)的角度,對太平天國印書進行...
【文章頁數(shù)】:3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1.1 曾經(jīng)繁盛而日趨冷落的太平天國史研究
1.1.2 意義非凡的太平天國印書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太平天國印書的發(fā)現(xiàn)、搜集與整理
1.2.2 有關(guān)印書具體問題的研究
1.3 創(chuàng)新之處
1.4 研究意義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獻法
1.5.2 分析歸納法
1.6 研究限制
第二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形成
2.1 太平天國印書的形成背景
2.1.1 社會因素
2.1.2 個人因素
2.2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中國的圖書出版事業(yè)
第三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編輯
3.1 太平天國印書的內(nèi)容
3.1.1 典章制度
3.1.2 啟蒙讀物
3.1.3 宣傳教義
3.1.4 刊刻古書
3.1.5 文告匯編和論文專集
3.2 太平天國印書的內(nèi)容特點
3.2.1 進步思想的宣傳
3.2.2 傳統(tǒng)意識猶存
3.3 太平天國印書的種類
3.4 太平天國印書的版本
3.4.1 由附錄“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可知
3.4.2 由內(nèi)容增補與修改可知
3.4.3 由封面所刊年份可知
3.5 太平天國印書的印刷
3.5.1 印刷方式
3.5.2 印刷版式
3.6 太平天國印書的文學(xué)特點
3.6.1 提倡語體文
3.6.2 提倡紀實文學(xué)
3.6.3 實行避諱制度
第四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管理
4.1 太平天國的圖書機構(gòu)
4.1.1 詔書衙
4.1.2 詔命衙
4.1.3 鐫刻衙
4.1.4 刷書衙
4.1.5 宣詔衙
4.1.6 刪書衙
4.2 太平天國印書的制度
4.2.1 “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制度
4.2.2 加蓋“旨準”印制度
4.2.3 封面題刊刻年代制度
第五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發(fā)行
(1) 太平軍內(nèi)部各機構(gòu)和個人
(2) 普通百姓
(3) 清軍營壘
(4) 外國友人
第六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意義
6.1 太平天國印書的歷史意義
6.2 太平天國印書的現(xiàn)實價值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25688
【文章頁數(shù)】:3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1.1 曾經(jīng)繁盛而日趨冷落的太平天國史研究
1.1.2 意義非凡的太平天國印書
1.2 研究現(xiàn)狀
1.2.1 太平天國印書的發(fā)現(xiàn)、搜集與整理
1.2.2 有關(guān)印書具體問題的研究
1.3 創(chuàng)新之處
1.4 研究意義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獻法
1.5.2 分析歸納法
1.6 研究限制
第二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形成
2.1 太平天國印書的形成背景
2.1.1 社會因素
2.1.2 個人因素
2.2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中國的圖書出版事業(yè)
第三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編輯
3.1 太平天國印書的內(nèi)容
3.1.1 典章制度
3.1.2 啟蒙讀物
3.1.3 宣傳教義
3.1.4 刊刻古書
3.1.5 文告匯編和論文專集
3.2 太平天國印書的內(nèi)容特點
3.2.1 進步思想的宣傳
3.2.2 傳統(tǒng)意識猶存
3.3 太平天國印書的種類
3.4 太平天國印書的版本
3.4.1 由附錄“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可知
3.4.2 由內(nèi)容增補與修改可知
3.4.3 由封面所刊年份可知
3.5 太平天國印書的印刷
3.5.1 印刷方式
3.5.2 印刷版式
3.6 太平天國印書的文學(xué)特點
3.6.1 提倡語體文
3.6.2 提倡紀實文學(xué)
3.6.3 實行避諱制度
第四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管理
4.1 太平天國的圖書機構(gòu)
4.1.1 詔書衙
4.1.2 詔命衙
4.1.3 鐫刻衙
4.1.4 刷書衙
4.1.5 宣詔衙
4.1.6 刪書衙
4.2 太平天國印書的制度
4.2.1 “旨準頒行詔書總目”制度
4.2.2 加蓋“旨準”印制度
4.2.3 封面題刊刻年代制度
第五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發(fā)行
(1) 太平軍內(nèi)部各機構(gòu)和個人
(2) 普通百姓
(3) 清軍營壘
(4) 外國友人
第六章 太平天國印書的意義
6.1 太平天國印書的歷史意義
6.2 太平天國印書的現(xiàn)實價值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9256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39256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