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周刊對“三種力量”的呈現及其歷時性演變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9 00:01
本文關鍵詞:《觀察》周刊對“三種力量”的呈現及其歷時性演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觀察》周刊是20世紀,10年代中后期中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發(fā)表言論的重鎮(zhèn)�!队^察》于1946年9月創(chuàng)刊,直到1948年12月被迫�?�,這一歷史階段,中國國內局勢經歷了從國共兩黨有望和談成功到內戰(zhàn)全面爆發(fā)、中國共產黨逐漸占有較大優(yōu)勢的過程。這一時期,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紛紛創(chuàng)辦刊物,對國是積極發(fā)表言論,提出他們的主張。為了實現和平、實行民主政治,“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團結起來成為‘第三種力量’”的呼呈盛行一時。 本文以《觀察》為個案,在閱讀其共114期內容的基礎上,對《觀察》關于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和“第一種力量”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并從數量上進行統計,以分析《觀察》在呈現這“三種力量”的內容上所經歷的演變。隱臧在文字內容后而的是作者的態(tài)度和思想,文章從《觀察》內容的演變進而窺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態(tài)度演變和思想演變。同時,筆者試圖結合歷史背景對《觀察》關丁這“三種力量”所呈現的演變進行解釋,進而展現當時自由主義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
【關鍵詞】:《觀察》周刊 自由主義知識分子 文人論政
【學位授予單位】: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239.29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7
- 緒論7-14
- 1.1 文獻綜述7-11
- 1.2 研究意義11-12
- 1.3 研究方法12
- 1.4 研究對象的界定和研究內容12-13
- 1.5 研究重點與難點13-14
- 第一章 從《客觀》到《觀察》:對言行一致的執(zhí)著14-20
- 2.1 創(chuàng)辦《觀察》的緣起14-16
- 2.2 《觀察》欄目簡介16-17
- 2.3 《觀察》撰稿人分析17-20
- 第二章 《觀察》對國民黨及其政權的呈現:從呼聲高漲到沉寂無言20-37
- 3.1 “元訴求”——和平統一、停止內戰(zhàn)21-33
- 3.1.1 直接以“呼吁和平、停戰(zhàn)”為主旨的文章21-23
- 3.1.2 直擊戰(zhàn)場和民生凋敝——另一種呼吁“停戰(zhàn)、和平”的聲音23-25
- 3.1.3 經濟崩潰——由戰(zhàn)爭引起的惡性循環(huán)25-28
- 3.1.4 批評美國——反對為國民政府輸血28-31
- 3.1.5 民主——民意即和平31-33
- 3.2 人心的背離——文章數量變化的背后33-37
- 第三章 《觀察》對中國共產黨及解放區(qū)的呈現:從“臆斷”到“意見的自由市場”37-50
- 4.1 關于中國共產黨及解放區(qū)的三類文章37-38
- 4.2 臆斷里的排斥——自由主義知識分子對中國共產黨的評價38-41
- 4.3 “觀察者”的描述——“地方通信”所呈現的中共及解放區(qū)形象41-42
- 4.4 意見的自由市場——“讀者投書”所呈現的中共及解放區(qū)形象42-50
- 4.4.1 關于中共及解放區(qū)的正面描寫與評價43-44
- 4.4.2 關于中共及解放區(qū)的負面描寫與評價44-46
- 4.4.3 營造“意見的自由市場”46-47
- 4.4.4 《觀察》撰稿人對中共的轉向——對“意見自由市場”的誤讀47-50
- 第四章 《觀察》對“第三種力量”的呈現:從限制于時代的束縛到尋求自我救贖50-61
- 5.1 “第三種力量”的提出50-52
- 5.2 第一階段:主張“第三種力量”為和平、停戰(zhàn)奔走呼吁52-54
- 5.3 第二階段:批評“第三種力量”散漫、無組織54-57
- 5.4 第三階段:主張“第三種力量”潛心教育57-61
- 參考文獻61-63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63-64
- 致謝64-6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程舒?zhèn)?鄭瑞峰;;1946-1948年自由主義者對中國共產黨態(tài)度的演變——以《觀察》周刊為中心[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鄒金龍;自由主義的痛苦求索[D];吉林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觀察》周刊對“三種力量”的呈現及其歷時性演變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73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377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