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三觀法”審稿原則在學術期刊編校中的運用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05:55
目前,國內學術期刊絕大多數(shù)實行編校一體的工作模式,期刊編校工作集審稿①、編輯、校對三項功能于一體;編輯人員也堪稱多面手,與專業(yè)出版社和大眾期刊社分工明確、職能分割的工作模式相區(qū)別。因此,學術期刊中,審稿、編輯、校對三項職能作為一個整體而存在,彼此影響,相互交叉,互相彌補。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中,審稿作為首要環(huán)節(jié),起著非常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其成功與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決定后面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成敗,進而決定整個編校工作的質量,影響刊物的整體水平。本文引入"三觀法"審稿原則,并與學術期刊在編校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相結合,分類總結并加以概括,得出若干有針對性和可行性的要點。
【文章來源】:傳播與版權. 2020,(0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宏觀審稿
(一)篇名、正文結構層次的審讀
(二)正文內容的審讀
二、中觀審稿
(一)標題的審讀
(二)正文的審讀
三、微觀審稿
本文編號:3273171
【文章來源】:傳播與版權. 2020,(0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宏觀審稿
(一)篇名、正文結構層次的審讀
(二)正文內容的審讀
二、中觀審稿
(一)標題的審讀
(二)正文的審讀
三、微觀審稿
本文編號:32731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327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