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與出版:鴛鴦蝴蝶派對西方文化的傳播
[Abstract]:Since the new century, after breaking through the dualistic antagonistic criticism mode of "elegance and vulgarity" and "new and old", the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tatus of mandarin duck and butterfly school has been repositioned objectively and scientifically. The literati of the school of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are both translators and publishers. They have a broad vision of the world, walk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and actively disseminate the relevant knowledge of western literature, society and films. This brought new knowledge to 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and played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ition of Chinese society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作者單位】: 淮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SK2012B412)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239.29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雁;;千載林逋傳勝跡——論林逋的遺跡景觀[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張向鳳;周渡;;出版、文學與未完成的現(xiàn)代性——周瘦鵑編輯出版活動述評[J];編輯之友;2010年02期
3 王利濤;鴛鴦蝴蝶派與大眾傳媒關系探微[J];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4 余夏云;;雅俗的對峙:新文學與鴛鴦蝴蝶派的三次歷史斗爭[J];東吳學術;2012年06期
5 黃麗珍;;鴛鴦蝴蝶派與域外流行雜志——以《禮拜六》為中心的考察[J];東岳論叢;2013年06期
6 張霞;汪潛;;商業(yè)化出版運作與民國通俗小說[J];編輯之友;2014年08期
7 葛文峰;葉小寶;;周瘦鵑的編譯出版思想及啟示[J];現(xiàn)代出版;2014年05期
8 沈柳;;試論《紫羅蘭》的裝幀設計[J];出版科學;2014年06期
9 胡志德;趙家琦;;清末民初“純”文學和“通俗”文學的大分歧[J];東岳論叢;2014年12期
10 王斌;;周瘦鵑對莫泊桑作品的翻譯與解讀[J];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孫超;民初“興味派”小說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2 金立群;媚俗化:中國近現(xiàn)代通俗文學的現(xiàn)代性碎片呈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3 劉莉;周瘦鵑主編時期《申報·自由談》小說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管冠生;走進被遮蔽的文學游戲世界[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陶春軍;俗中之雅·雅中之俗·雅俗合參[D];蘇州大學;2012年
6 王晏殊;民國時期天津《北洋畫報》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7 朱軍;建構儒托邦:晚清儒學與新小說的烏托邦想象[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夏飛;清末民初文人的代際更迭與小說變遷[D];復旦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建飛;周瘦鵑的“禮拜六”[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薛超睿;《小說季報》研究[D];濟南大學;2011年
3 祝云賽;清末民初報刊言情小說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賈金利;《禮拜六》雜志編輯思想評析[D];河南大學;2005年
5 吳擁軍;1920年代上海之市民文化鏡像[D];廈門大學;2007年
6 徐蕾;情哀周瘦鵑[D];蘇州大學;2008年
7 余夏云;新文學與鴛鴦蝴蝶派的場域占位斗爭考察(1896-1949)[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8 吳興宇;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D];復旦大學;2008年
9 殷志敏;論周瘦鵑主編的《申報·自由談》[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周s,
本文編號:24739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247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