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術著作出版的現(xiàn)狀檢視與應對策略
[Abstract]:The nature of academic publication is determin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cademic and publishing. Thi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mainly through selection,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norms and other forms of expression.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works, such as the alienation of "threshold", the lack of innovation ability,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the isolation of academic norms from publishing norms. The root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lie in the lack of professional publishing of academic works,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benefit evaluation, the disorderly competition of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and so on. To improve the publishing quality of academic works, we should upgrad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publishing institutions and editors, reform and perfect the argumentation mechanism of academic topics, and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academic works. To increase the state's corresponding investment in the publication of academic works, etc.
【作者單位】: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人文學院;
【分類號】:G23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國平;;創(chuàng)新:出版的生命[J];出版科學;2008年02期
2 謝壽光;;中國學術出版:現(xiàn)狀、問題與機遇[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3年05期
3 閻曉宏;;關于出版、數(shù)字出版和版權的幾個問題[J];現(xiàn)代出版;2013年03期
4 楊曉鳴;黃娟琴;;學術出版規(guī)范的學理分析[J];中國出版;2014年01期
5 聶震寧;;關于當前編輯困境的思考與對策[J];中國出版;2014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新珍;;創(chuàng)新文化結構特征及其功能發(fā)揮機理研究[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2 薄景昕;;《新青年》研究的新視野[J];北方論叢;2008年06期
3 張今杰;林艷;;“范式”與“語言游戲規(guī)則”——庫恩科學革命理論與卡爾-奧托·阿佩爾先驗語用學比較研究[J];北方論叢;2011年04期
4 殷華成;;科學、技術的歷史發(fā)展及當代反思[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5 馮向東;;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范式”與“視角”辨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年03期
6 龔放;;追問研究本意 紓解“學科情結”[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年04期
7 朱大明;;某作者多篇文獻同被引現(xiàn)象簡析[J];編輯學報;2012年01期
8 夏德元;;數(shù)字時代的出版產業(yè)融合與編輯角色重構[J];編輯之友;2009年12期
9 朱大明;;“過度引用”辨析[J];編輯之友;2010年02期
10 宋琳;劉文霞;;論科學發(fā)現(xiàn)中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小芳;王曉玲;;科技期刊編輯與學術質疑[A];中國編輯研究(2008)[C];2009年
2 史阿娜;;“范式”涵義知多少——對庫恩范式概念的再整理和再思考[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3 田闖;王紫琳;;波普爾與庫恩科學哲學思想比較研究[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4 金武剛;;博士生人文精神群體性缺失與學術制度修正——基于博士學位論文“致謝”的內容分析[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蔡志棟;;試論非宗教運動的思想史意義[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哲學·歷史·人文學科卷)[C];2007年
6 戴作芳;龔如義;;論學術論文引文的“必要性”與“適度性”[A];機制創(chuàng)新·合作共贏——第8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劉振;田鋒;;最佳解釋推理對科學實在論的辯護[A];第八屆全國分析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8 宮遠山;劉春濤;王柄荃;王璐;;公共基礎設施布局規(guī)劃研究范式及實證——以沈陽市為例[A];多元與包容——2012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07.城市工程規(guī)劃)[C];2012年
9 馬佰蓮;;庫恩的科學觀及其當代批判[A];2012年全國科學學理論與學科建設暨科學技術學兩委聯(lián)合年會論文集[C];2012年
10 陳濤;;海洋社會學學科發(fā)展面臨的挑戰(zhàn)及其突破[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暨第二屆海洋社會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U,
本文編號:24340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243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