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周刊:民國新聞業(yè)的“孤臣孽子”
[Abstract]:Zhang Shizhao successfully edited the monthly magazine "Jiayin" in 1914-1915, and republished "Jiayin" in 1925. The weekly "Jiayin" had the nature of a "half-official newspaper", and its writers were mainly in politics rather than in academic circles, although it was propagandized and restored to ancient times. But it failed to form a strong ideological camp, and the editor of the column also had certain problems. In addition, the sources of funds were not explained clearly and the reasons for poor management were not clear, so the "Jiayin" Weekly was criticized, stopped and resumed, and again. Become the Republic of China's news industry, the "lone minister sinful."
【作者單位】: 西南科技大學;
【分類號】:G239.2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郭雙林;;前后“甲寅派”考[J];近代史研究;2008年03期
2 劉黎紅;;“五四”文化保守主義代表人物文化活動網(wǎng)絡剖析[J];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龍敏賢;章士釗與《獨立周報》[J];出版科學;2004年04期
4 羅志田;新舊能否兩立:二十年代《小說月報》對于整理國故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J];歷史研究;2001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日;章士釗新聞理論與實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逢琴;;《甲寅》周刊:民國新聞業(yè)的“孤臣孽子”[J];出版科學;2017年03期
2 李秉奎;;民國醫(yī)界“國醫(yī)科學化”論爭[J];歷史研究;2017年02期
3 馮仰操;;新南社中堅力量的構(gòu)成與聚散[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01期
4 趙新華;;20世紀20年代中學國文教育領域的文、白論爭[J];新疆社科論壇;2017年01期
5 田中陽;;論區(qū)域文化視角對新聞傳播史研究的價值意義[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1期
6 王桂妹;;“反動派”的建構(gòu)與消解:“甲寅派”閱讀史[J];文藝爭鳴;2014年06期
7 朱仙林;;整理國故運動與中國現(xiàn)代神話學——以對《山海經(jīng)》的認知轉(zhuǎn)變?yōu)橹行腫J];民族藝術(shù);2013年03期
8 陳其泰;張峰;;鄭振鐸與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的發(fā)展[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9 申利鋒;;西方學術(shù)對鄭振鐸俗文學研究的影響[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10 郭雙林;;論前期“甲寅派”政治調(diào)和的意涵及思想來源[J];晉陽學刊;2012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劍美;陳獨秀報刊活動及報刊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羅志田;古今與中外的時空互動∶新文化運動時期關(guān)于整理國故的思想論爭[J];近代史研究;2000年06期
2 羅志田;走向國學與史學的“賽先生”——五四前后中國人心目中的“科學”一例[J];近代史研究;2000年03期
3 羅志田;從科學與人生觀之爭看后五四時期對五四基本理念的反思[J];歷史研究;1999年03期
4 羅志田;西方的分裂:國際風云與五四前后中國思想的演變[J];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03期
5 羅志田;前恭后倨:胡適與北伐期間國民黨的“黨化政治”[J];近代史研究;1997年04期
6 羅志田;林紓的認同危機與民初的新舊之爭[J];歷史研究;1995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趙亞宏;;《甲寅》月刊與《新青年》的關(guān)系探究[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9期
2 楊琥;《新青年》與《甲寅》月刊之歷史淵源——《新青年》創(chuàng)刊史研究之一[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3 孟慶澍;;《甲寅》雜志的發(fā)起、傳布和停刊[J];勵耘學刊(文學卷);2008年02期
4 趙亞宏;;從《甲寅》月刊的廣告看其雜志的精英傾向[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7期
5 方盼;;論民初《甲寅雜志》媒介議題的凝聚[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6 ;[J];;年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方盼;現(xiàn)代公共輿論空間視角中的《甲寅雜志》(1914-1915)[D];北京印刷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2302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2302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