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與我國出版業(yè)的四個變動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has change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caused a lot of changes. Specifically, 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the capital field, the entry of Internet giants and the publication of crowd-raising;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field, from a single publishing form to a single publishing form. In the field of reading patterns, E-reading terminals, after several years of flourishing, have caused a resurgence of paper books; in the field of distribut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global market.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孤島文學期刊研究”(13YJC751056) 江蘇省博士后項目“英美數(shù)字出版法規(guī)研究”(1301009C)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G23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鵬飛;;跨媒介時代的文學出版之變及其趨勢[J];出版廣角;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莉;;圖書作者的博客經(jīng)營[J];編輯之友;2010年08期
2 陳力丹;曹文星;;山中一夜雨 樹杪百重泉——新媒體十年發(fā)展評述[J];編輯之友;2012年01期
3 李明偉;;媒介環(huán)境學派的理論分析框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徐翔;;網(wǎng)絡文化主體的認同轉型[J];創(chuàng)新;2011年02期
5 李明偉;冉慧勤;;電視傳播與兒童的社會化[J];當代傳播;2007年06期
6 余權;;故事電影中新媒介對人物個體行動的影響[J];東南傳播;2010年10期
7 萬曉紅;;互動與雙贏:對電視傳媒與人文奧運關系的解讀[J];電影評介;2007年17期
8 陳晨;;博物館建構影視多媒體系統(tǒng)的理論與實踐——以國家博物館為例[J];大眾文藝;2014年02期
9 沈繼睿;;論國外媒介研究中的技術哲學思想[J];湖北社會科學;2014年09期
10 陳力丹;;傳播學的三大學派[J];東南傳播;201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明偉;;“傳播技術決定論”辨析[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李蕾蕾;;媒介-空間辯證法:創(chuàng)意城市理論新解[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1)——交往與溝通:變遷中的城市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盧斌;哲學視域下的網(wǎng)絡社會交往[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2 周鴻雁;儀式華蓋下的傳播:詹姆斯·W·凱瑞傳播思想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3 葉敏;中國特色網(wǎng)絡民主形態(tài)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李潔;傳播技術與共同體:文化的視角[D];復旦大學;2007年
5 張應華;全球化背景下貴州苗族音樂傳播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2年
6 劉春波;輿論引導論[D];武漢大學;2013年
7 李中華;麥克盧漢媒介理論的接受與新世紀中國文學批評的發(fā)展[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8 鄭燕;人是媒介的尺度[D];山東大學;2014年
9 黎楊全;數(shù)字媒介與文學批評的轉型[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10 鐘靖;空間、權力與文化的嬗變上海人民廣場文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敬源;網(wǎng)絡惡搞文化的傳播學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2 李鵬飛;網(wǎng)民集群行為中的怨恨心態(tài)探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3 陳麗;對媒介技術主義理論的研究報告[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尚香鈺;聚涌效應下的網(wǎng)絡事件傳播[D];蘇州大學;2008年
5 劉東萊;大眾傳播在中國西部農(nóng)村社會發(fā)展中的功能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6 楊清華;淺閱讀現(xiàn)象的大眾傳播學闡釋[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7 郭倩汝;同志博客中的同性戀亞文化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8 尹妍;我國網(wǎng)絡購物產(chǎn)業(yè)化初探[D];中南大學;2009年
9 潘娜;從“私域”的消解看當前電視媒介的視域偏向[D];廣西大學;2012年
10 沈繼睿;印刷媒介對宋代思想的影響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佳妮;;淺談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新聞宣傳觀[J];新聞世界;2014年06期
2 陳毅;;廣播經(jīng)營:固本開源 方式創(chuàng)新 融合發(fā)展[J];中國廣播;2014年02期
3 陳蔚;;新媒體興盛時期的廣播發(fā)展之路[J];中國廣播;2014年08期
4 詹炳宏;;關于新媒介的多線程對話[J];裝飾;2008年02期
5 彭偉英;;新媒體時代電影的統(tǒng)合營銷[J];新聞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5期
6 董曉偉;;新媒體環(huán)境下政府形象的塑造[J];新聞世界;2012年05期
7 唐蓓;;新媒體融合視角下的媒體發(fā)展對策研究[J];文學界(理論版);2013年01期
8 鄭良;;媒體大融合:傳統(tǒng)媒體的新生與新媒體的催生[J];中國地市報人;2013年09期
9 遲偉濤;;新媒體環(huán)境下品牌推廣的探討[J];科技視界;2014年15期
10 李平;鐘海東;;“來自星星的你”——新媒體時代的整合營銷[J];互聯(lián)網(wǎng)天地;201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周朋;;新媒體背景下的標準化機構推廣方法探討——以微信為例[A];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2014年
2 許方舟;;新媒體環(huán)境下表演藝術消費的理論研究和方法探討[A];科學與藝術·數(shù)字時代的科學與文化傳播——2012科學與藝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單杰;論“榜樣”的示范邏輯[D];蘇州大學;2014年
2 曹冰潔;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微電影傳播[D];遼寧大學;2014年
3 范雪;論省級電臺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D];渤海大學;2014年
4 李文瑤;新媒體時代傳統(tǒng)報業(yè)管理策略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5 任暉;我國高校官方微博的信息傳播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4年
6 胡綺;蒙太奇在建筑投影藝術中的應用及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2159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221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