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出版論文 >

中國文學翻譯出版“走出去”:問題與對策

發(fā)布時間:2018-06-22 06:46

  本文選題:文學翻譯 + 出版。 參考:《出版廣角》2016年02期


【摘要】:翻譯是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而中國文學對外翻譯出版則是促進中國文化對外傳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切實有效地將中國文學譯介至國外是當前亟須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文學作品甄選、譯者素養(yǎng)、翻譯策略選擇和翻譯評價機制四個方面探析了當前中國文學對外翻譯出版中存在的問題,并嘗試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cultural exchange, and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moting the spread of Chinese culture and enhancing the soft power of national culture. How to effectively translate Chinese literature abroad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from four aspects: the selection of literary works, the translator's accomplishment,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translation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作者單位】: 黃河科技學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13240041119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23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洪濤;;美國《當代世界文學》雜志與中國文學[J];外國文學研究;2009年05期

2 ;究竟是什么擋住了中國文學的世界之路?[J];出版參考;2010年27期

3 付林鵬;;曹勝高《中國文學的代際》出版[J];古代文明;2013年02期

4 李寶珠;孫光旭;;對中國文學走出去戰(zhàn)略的重新解讀[J];中國出版;2013年11期

5 陳石林;白璧微瑕也當說──讀《中國文學演義》[J];中國圖書評論;1999年12期

6 伍立楊;諾獎與中國文學 諾獎與語文傳統(tǒng)[J];新聞出版交流;1999年06期

7 楊義;重繪中國文學地圖[J];科學中國人;2005年06期

8 劉果;桑大鵬;;《中國文學觀念論稿》中的三種“意識”[J];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03期

9 胡立新;;質(zhì)疑《中國文學學者與論著影響力報告》[J];文藝爭鳴;2006年06期

10 章傳文;;五四時期中國文學領域的革命與成果述略[J];蘭臺世界;2011年2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俊國;;近二十年中國文學癥候分析[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2 劉永麗;;論20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反城市話語[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十屆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3 劉勇;張露晨;;20世紀中國文學的自覺、自信與自強[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11.5)[C];2011年

4 ;百年百種優(yōu)秀中國文學圖書書目[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1999.5)[C];1999年

5 曾令存;;“40—70年代中國文學”(節(jié)選)[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7.6)[C];2007年

6 欒梅健;;稿費制度的確立與職業(yè)作家的出現(xiàn)——20世紀中國文學發(fā)生論之一[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7 曾令存;;“40—70年代中國文學”[A];“中國當代文學史:歷史觀念與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佟宇;;從“反現(xiàn)代的現(xiàn)代性”到“文學中的歷史”——評李楊新作《50—70年代中國文學經(jīng)典再解讀》[A];中國當代文學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9 葛紅兵;;中國文學之與世界性文化矛盾——20世紀中國文學的民族化、西方化與世界化問題[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下)[C];2004年

10 王飚;;傳教士文化與中國文學近代化變革的起步[A];山東近代文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姚小平;從《中國文學精論》聊起[N];中華讀書報;2012年

2 斯科特·斯洛維克 ScottSlovic 美國生態(tài)批評領軍人物之一,,國際生態(tài)批評權威期刊《文學與環(huán)境的跨學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ISLE)主編姜紅 編譯;自然大美:中國文學中的傳統(tǒng)生態(tài)思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3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孔子學院院長、作家 李彥;讓中國文學走入海外讀者視野[N];人民日報海外版;2013年

4 方銘;回到中國文學的本位立場[N];光明日報;2014年

5 郝雨;淺議21世紀中國文學發(fā)展的研究[N];文藝報;2001年

6 肖驚鴻;把中國文學推向世界[N];文藝報;2003年

7 韓曉玲;《中國文學編年史》問世[N];湖北日報;2006年

8 徐薇;一部承前啟后的中國文學編年史[N];中華讀書報;2007年

9 記者 馬璇;30年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開講[N];深圳特區(qū)報;2008年

10 劉洪濤;美國《當代世界文學》雜志關注中國文學[N];文藝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耿強;文學譯介與中國文學“走向世界”[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裴毅然;五四-1930年代中國文學人性探論[D];復旦大學;2000年

3 哈賽寧;現(xiàn)代中國文學在埃及[D];北京語言大學;2008年

4 趙平;論權勢權威型讀者對中國文學的影響[D];復旦大學;2007年

5 嚴慧;1935-1941:《天下》與中西文學交流[D];蘇州大學;2009年

6 陳桃霞;20世紀以來中國文學中的南洋書寫[D];武漢大學;2013年

7 宋炳輝;弱小民族文學的譯介與20世紀中國文學的民族意識[D];復旦大學;2004年

8 高玉;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現(xiàn)代轉型[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9 王f ;面對失落的文明——論中國文學現(xiàn)代轉型中的人文主義傾向[D];山東大學;2009年

10 鄭堅;五四以來中國文學中的小資產(chǎn)階級形象溯源[D];復旦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悠翔;兩個“世紀之交”中國文學中的未來世界[D];復旦大學;2014年

2 梅啟波;20世紀30年代中國文學對歐洲的接納與變異[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3 田文文;《中國文學》(英文版)(1951-1966)研究[D];華僑大學;2009年

4 徐巧靈;從改寫理論看楊憲益與《中國文學》雜志[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許艷麗;中國文學中的怨恨主題[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楊石峰;20世紀中國文學現(xiàn)代性研究述評[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7 趙強;返回“中國”:“體用”思維與“中國文學”發(fā)現(xiàn)自身的方式[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蘇永前;民俗文化與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轉型[D];蘭州大學;2006年

9 林婷;論二十、二十一世紀之交中國文學的生存背景[D];青島大學;2004年

10 廖哲平;論21世紀初中國文學中的“狼”形象[D];廈門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51973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2051973.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1d6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