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刊物級別:不同高校評價與取舍的差異分析
本文選題:教育學刊物 + 學術(shù)評價; 參考:《教育研究》2015年01期
【摘要】:以教育學刊物為研究對象,采用實證研究方法,在分析主要高校對教育學刊物級別認定的基礎上,對影響高校決定刊物級別的相關(guān)因素進行探究,結(jié)果表明:高?锛墑e認定與刊物影響因子、總被引用頻次間存在著顯著相關(guān),與刊物載文量、機構(gòu)分布數(shù)、基金論文比間不存在相關(guān)性,刊物主辦單位與刊名、本校優(yōu)勢學科等是影響高校刊物級別認定的重要因素。高校決定刊物級別的主要因素是刊物質(zhì)量,高校"以刊評文"的方式有其合理性。高校同一學科對本學科學術(shù)刊物的分級取舍是典型的同行評價,其結(jié)果雖不能完全代表學術(shù)共同體的評價,但可以為考察教育學刊物學術(shù)地位和影響力提供重要參考,對評價教育學刊物的學術(shù)聲望具有指標性意義。
[Abstract]:Taking pedagogical journal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dopting the method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pedagogical journals in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releva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vel of jour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lassification of jour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ations, the frequency of total citation, 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published, the distribution of institutions, the ratio of fund papers, the sponsors of publications and the titles of publications. The advantage discipline of our university is the important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journal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quality of publications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grade of jour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academic journals in a university is a typical peer evaluation. Although the results do not fully represent the evaluation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y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investigating the academic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pedagogical journals. It has an index significance for evaluating the academic prestige of pedagogical journals.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
【基金】: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237.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石新中;;學術(shù)評價、學術(shù)期刊與誠信制度[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2 程郁綴;劉曙光;;論文質(zhì)量、期刊質(zhì)量與期刊影響力[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3 尹玉吉;學術(shù)期刊級別劃分問題探討[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玉吉,龍協(xié)濤;關(guān)于社會科學期刊國家評比的幾點思考[J];出版發(fā)行研究;2000年06期
2 王佳;唐云富;李昆侖;;引文研究:《體育科學》2000-2009年[J];重慶圖情研究;2012年01期
3 尹玉吉;;中國學術(shù)期刊二維評估制度研究[J];編輯之友;2013年10期
4 林國棟;;《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內(nèi)容與影響力分析[J];福建農(nóng)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5期
5 杜秀杰;葛趙青;卓選鵬;荊樹蓉;;數(shù)字出版時代學術(shù)論文的互動評價探索[J];編輯學報;2014年01期
6 沈丹;張福穎;;試論期刊評價中讀者的缺位[J];出版科學;2014年02期
7 徐玉梅;于長英;劉春光;高旭;;高校優(yōu)勢學科與學報專業(yè)化辦刊之路辨析[J];出版與印刷;2014年01期
8 孟德泉;董穎;沙婭弘;孟桂榮;;基于OPAC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借閱率提升策略探討[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4年05期
9 胡梅;;論編輯素質(zhì)與高職學報質(zhì)量[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4年06期
10 曾建勛;蘇靜;陳蘭杰;;學術(shù)期刊誠信服務體系研究[J];編輯學報;2015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王威;;科技期刊分級之我見[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黃萍;王艷;羅彥卿;陳強;;小議學術(shù)期刊質(zhì)量與評價體系[A];競爭 合作 創(chuàng)新——科技期刊未來發(fā)展之路——第八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2年
3 崔楠楠;;學術(shù)期刊數(shù)字化的發(fā)展探索之路[A];第十二屆2014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許蓮華;高校學術(shù)期刊分級分類管理探析[D];暨南大學;2009年
2 史歌;《上海文論》文學場與當代文學思潮[D];青島大學;2014年
3 譚艷華;高校學生學術(shù)道德失范問題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4 馬雪純;基于文獻計量學構(gòu)建學術(shù)期刊評價體系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憲章;鄧三鴻;;2000-2004年中國文學期刊影響力報告[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周興旺;;科技期刊影響因子的偏差分析[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3 李慎之;什么是中國現(xiàn)代學術(shù)經(jīng)典[J];開放時代;1998年05期
4 李中賦;關(guān)于“當代中國學術(shù)問題”的學術(shù)性思考[J];科技導報;2003年01期
5 周興旺;;從邏輯學的角度看期刊影響力和論文影響力的關(guān)系[J];攀枝花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6 朱劍;;重建學術(shù)評價機制的邏輯起點——從“核心期刊”、“來源期刊”排行榜談起[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7 唐紅;喬鶴鳴;楊現(xiàn)領(lǐng);石新中;;中國宏觀經(jīng)濟與金融政策展望——巴曙松教授訪談[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8 于建榮;影響因子:計算方法、用途及局限性[J];生命科學;2002年02期
9 李存娜;;評價規(guī)則的兩個面孔與學術(shù)評價邏輯[J];學術(shù)界;2007年01期
10 田德新;美國高校的學術(shù)自由與學術(shù)誠信[J];外語教學;2003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瑾瑜;“教育學原理”的名與實——讀胡德海教授新著《教育學原理》[J];教育研究;1999年06期
2 張秀紅;依托本省 立足本校 突出特色——遼寧師范大學學報“教育學·心理學”欄目創(chuàng)建與發(fā)展[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胡樂樂;“減負”不能只靠減輕課業(yè)負擔[N];光明日報;201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齊梅;教育學原理學科科學化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袁花平;面向我國公民社會建設需要的大學職能創(chuàng)新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178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91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