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基金項目標注的不端行為及防范對策研究--基于178篇論文標注209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實證分析
本文選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切入點:不端行為 出處:基于178篇論文標注209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實證分析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抽樣調(diào)查9種期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論文的標注情況,對項目標注存在的各種疑似不端問題進行實例解析。結果表明:9種期刊有178篇論文共標注209個國家基金項目,至少51篇論文發(fā)表內(nèi)容與項目研究內(nèi)容嚴重不符;22篇論文收稿日期與項目研究期限不符;3個項目疑為憑空捏造;同一項目在多篇論文中隨意掛靠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從編輯、科研工作者、管理部門等角度提出論文中標注基金項目不端行為的防范對策。
[Abstract]:A sampl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tagging of project papers in 9 journals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and an analysis of various suspected misbehavior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oject tagging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78 articles of 9 kinds of journals were labeled 209 national fund projects. At least 51 papers published are seriously inconsistent with the contents of the project research. 22 papers received do not match the project research deadline; 3 projects are suspected to be fabricated; 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same project being arbitrarily attached in multiple papers is comm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the misbehavior of fund projects.
【作者單位】: 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與農(nóng)村發(fā)展研究所《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編輯部;
【基金】: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13B060200009) 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院長基金項目(201717)
【分類號】:G232;G35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艷紅;彭超群;袁賽前;王超;;論科技期刊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監(jiān)管作用[J];編輯學報;2016年05期
2 郭偉;;利用“稿件追蹤”平臺防范“一稿多投”的實踐[J];編輯學報;2016年05期
3 謝翔;陳苑;朱雪瓊;;論文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標注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華醫(y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6年02期
4 吳艷妮;周春蘭;;科技期刊編輯對學術不端論文的識別——以《護理學報》為例[J];編輯學報;2015年04期
5 陳志賢;;學術不端防范中科技期刊編輯的主體意識[J];編輯學報;2015年02期
6 王小艷;蔡明科;宋妍娟;;從科技論文基金標注談制定基金項目批準號管理辦法的必要性——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標注為例[J];科教導刊(下旬);2015年01期
7 金偉;;科技期刊論文基金項目標注的混亂性、真實性問題[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4期
8 王福軍;譚秀榮;冷懷明;;科技期刊中常見學術不端現(xiàn)象分析與思考[J];編輯學報;2014年05期
9 王小艷;;科技論文基金項目標注不實分析及對策[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07期
10 閆建軍;;科技論文基金項目標注不端行為的調(diào)查研究[J];濟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恬;陳廣仁;;明確學術出版道德 強化期刊編輯規(guī)范[J];編輯學報;2017年03期
2 白雪娜;張輝玲;黃修杰;;科技論文基金項目標注的不端行為及防范對策研究--基于178篇論文標注209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實證分析[J];編輯學報;2017年03期
3 韓磊;邱源;;學術期刊須警惕基金論文中基金項目不實標注現(xiàn)象[J];編輯學報;2017年02期
4 張海燕;張和;魯翠濤;;作者基本信息在稿件真實性審查中的應用[J];編輯學報;2017年02期
5 劉紅;;高職學報論文署名不端現(xiàn)象及治理[J];中國高?萍;2017年04期
6 榮曼;董海原;;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tǒng)在醫(yī)學論文編輯出版過程中的合理應用[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03期
7 王育花;;利用遠程稿件處理系統(tǒng)和AMLC鑒別可疑學術不端的方法[J];編輯學報;2017年01期
8 陳子郁;李雪華;唐銀星;劉憶;肖湘;;《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退稿分析[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7年01期
9 劉冬梅;;基于AMLC檢測的科技期刊學術不端問題探討——以《環(huán)境衛(wèi)生工程》為例[J];天津科技;2016年12期
10 倪婧;王世賢;常秀青;;新媒體+時代科技期刊改良思辨[J];編輯學報;2016年05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志萍;;學術期刊在培養(yǎng)青年科技人才方面的作用[J];農(nóng)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16年03期
2 徐海麗;;學術不端行為及其預防措施[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06期
3 王謙;林萍;孫昌朋;陳望忠;;醫(yī)學期刊基金論文比與影響因子等指標的關系及影響因素[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年06期
4 段紅梅;位珍珍;郝玉芳;;國內(nèi)護理期刊基金論文分析[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年09期
5 王小寒;冷懷明;;學位論文被數(shù)據(jù)庫收錄后再發(fā)表現(xiàn)象及應對策略[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11期
6 朱銀周;;期刊主體人員防范深度學術不端行為的職責分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年11期
7 王福軍;譚秀榮;冷懷明;;科技期刊中常見學術不端現(xiàn)象分析與思考[J];編輯學報;2014年05期
8 胡桂周;李黎波;富禎禎;羅榮城;;科研人員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過程常見的問題與建議[J];中華醫(y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4年05期
9 高詠;袁杰;陳長征;;湖北地區(qū)眼科基金資助論文調(diào)查分析[J];中華醫(y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4年05期
10 ;《臨床肝膽病雜志》對基金項目論文開通“綠色通道”[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4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韓麗峰,徐飛;學術成果發(fā)表中不端行為的形式、成因和防范[J];科學學研究;2005年05期
2 王含暉;;美國針對論文撤回的措施及其給我們的啟示[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6期
3 ;六條標準整肅科學不端行為[J];西域圖書館論壇;2007年01期
4 杜勤;科學不端行為是道德問題還是法律問題[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年08期
5 馬智;孫治安;趙建逸;;學術論文中的不端行為剖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8年04期
6 馬智;茍萍;;期刊界在遏制學術論文發(fā)表不端行為中應擔當起社會責任[J];產(chǎn)業(yè)與科技論壇;2012年08期
7 瑞宏;;關于學術期刊論文不端行為的問答[J];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學刊);2013年03期
8 瑞宏;;關于學術期刊論文不端行為的問答[J];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學刊);2013年04期
9 唐瑛;;我們怎樣理解“神圣殿堂”?——讀山崎茂明《科學家的不端行為》[J];中國圖書評論;2006年07期
10 吳善超;關于科學道德問題的若干思考[J];學會;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潘篤武;;國外科學中的不端行為的案例[A];2006年上海市科學技術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馬智;孫治安;趙建逸;;學術論文中的不端行為剖析[A];2008年第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王丹紅;;《科學》雜志介紹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制裁不端科學行為[A];中國生理學會論文匯編2005年第五期[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醒民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如何看待科學中的欺詐與不端行為[N];上?萍紙;2013年
2 孫德宏;學界的不端行為何以至七種之多?[N];工人日報;2004年
3 李將輝;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去年處理50起科學不端行為[N];人民政協(xié)報;2007年
4 顧瑞珍 崔靜;認定科學不端行為:中科院出臺六條標準[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5 記者 胡建輝;導師須對撰寫論文不端行為擔責[N];法制日報;2014年
6 劉華杰(北京大學哲學系);當我們遭遇科學家不端行為[N];中國圖書商報;2005年
7 記者 李大慶;中科院宣示科學理念向科學不端行為宣戰(zhàn)[N];科技日報;2007年
8 本報評論員;學術“不端行為”的根子在哪里?[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8年
9 徐玢;不合理考評與不端行為“合法化”[N];科技日報;2010年
10 劉兵;對學術規(guī)范的重要規(guī)范[N];中華讀書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曾祥文;論科學不端行為的法律干預[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2 賈晶;我國科學不端行為管窺[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3 段立斌;科學不端行為治理對策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4 石瑋;試析我國的科學不端行為[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5 李明;科學不端行為的成因及其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6 俞濤;論科學不端行為的犯罪化[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04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604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