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版書籍裝幀的“三昧”——以金小明《書裝零墨》為例
本文關鍵詞: 書籍裝幀 封面設計 書籍形態(tài) 豐子愷 書衣 工藝設計 許欽文 裸女 明多 左翼文藝 出處:《出版科學》2015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書籍裝幀,乃是一部書稿付梓之前,對書籍整體形態(tài)進行的藝術和工藝設計。中國古代的書籍雖也有裝幀保護,但現(xiàn)代意義的"裝幀"一詞,是豐子愷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從日本引入的概念。如今的書籍裝幀,已不僅僅指封面設計,而是包括了整張書衣,以及書籍形態(tài)、用料和制作等各方面設計,但在民國時期,裝幀主要是指封面設計。南京藏書家金小明多年來致力收藏民國書刊,浸潤日久,對民國書裝那些事兒可謂信手拈來。近年
[Abstract]:Book binding is the art and craft design of the whole form of the book before it is published. Although the ancient books in China also have binding protection, the modern meaning of "binding" is a word. Feng Zikai introduced the concept from Japan in the 1920s and 1930s. Today's book binding has not only referred to the cover design, but also includes the whole book clothes, as well as the book form, materials and production design. However,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inding mainly refers to the cover design. Nanjing bookseller Jin Xiaoming has devoted himself to collecting the books and periodical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or many years.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
【分類號】:TS881-5
【正文快照】: 書籍裝幀,乃是一部書稿付梓之前,對書籍整體形態(tài)進行的藝術和工藝設計。中國古代的書籍雖也有裝幀保護,但現(xiàn)代意義的“裝幀”一詞,是豐子愷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從日本引入的概念。如今的書籍裝幀,已不僅僅指封面設計,而是包括了整張書衣,以及書籍形態(tài)、用料和制作等各方面設計,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曉蓉;;書籍裝幀新概念[J];新聞天地;2003年04期
2 莫克;;書籍裝幀應努力展示出版社品牌形象[J];編輯之友;2006年01期
3 陳培亮;;書籍裝幀的五種意識[J];科技與出版;2006年01期
4 龔瑩瑩;;我國書籍裝幀中的民族性[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5 崔瀟文;趙紅英;;市場營銷中書籍裝幀的發(fā)展趨勢[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年19期
6 于躍;;淺談書籍裝幀中“動態(tài)”的設計觀[J];編輯之友;2007年04期
7 張保云;;淺談文字設計在書籍裝幀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18期
8 沈珉;;為了一張動人的“臉”——書籍裝幀人才培養(yǎng)的思考[J];編輯學刊;2007年06期
9 程陽陽;;舊貌新顏總相宜——關于書籍裝幀的實驗性[J];美術向?qū)?2007年03期
10 吳瓊;;書籍裝幀的設計藝術[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王玨;;淺談書籍裝幀發(fā)展中的“技”與“藝”[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2 曹啟良;;傳統(tǒng)文化在書籍裝幀中的運用[A];2004包裝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劉新祥;;傳統(tǒng)書籍裝幀對現(xiàn)代裝幀設計的啟示[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4 劉淑_g;;書籍裝幀之美[A];中國編輯研究(2009)[C];2010年
5 胡睿;;書籍裝幀與象征文化[A];我所向往的編輯——第三屆“未來編輯杯”獲獎文集[C];2003年
6 汪溪;;淺談辭書的裝幀設計[A];辭書論集(二)[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查;書籍裝幀與我們的審美眼光[N];北京日報;2002年
2 鄧中和;書籍裝幀的價值[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3 重慶出版社 邵大雄;裝幀藝術的氣質(zhì)與生命[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4 秋實;遍地春色草青青[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5 丁楊;書籍裝幀:亂花漸欲迷人眼[N];中華讀書報;2004年
6 張守義;了解歷史為更好發(fā)展[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7 衛(wèi)水山;兩本書的聯(lián)想[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6年
8 日本 臼田捷治;旋動的書籍裝幀[N];中國藝術報;2013年
9 楊永德;書籍裝幀一瞥[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10 ;為書籍裝幀把脈[N];中華讀書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可;書籍裝幀中的情感暗示[D];湖北美術學院;2008年
2 李紅菲;書籍裝幀的文化價值[D];江南大學;2004年
3 張治;關于中國書籍裝幀中“書卷氣”的研究[D];西北大學;2006年
4 王金笛;論魯迅的書籍裝幀藝術及其對現(xiàn)代書籍裝幀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谷笑源;“童心常存”—兒童書籍裝幀[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趙雷;探析書籍裝幀在圖書市場中的作用[D];蘇州大學;2007年
7 歐詠梅;中西合璧[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吳文娟;當代蒙文書籍裝幀[D];內(nèi)蒙古大學;2010年
9 趙迪;中國現(xiàn)代書籍裝幀形態(tài)變異的審美取向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劉楠;空白設計是書籍裝幀的意境[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4733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47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