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胡風編輯思想的主體論特質
本文關鍵詞:論胡風編輯思想的主體論特質
【摘要】:胡風不僅是一位文學理論家,而且是一位編輯家。無論是對辦刊宗旨的確立、具體的編輯行為,還是對新中國成立后刊物編輯的理論構想,胡風都是圍繞著他獨特的實踐性主體論思想展開的,這構成了胡風編輯思想的主體論特質。
【作者單位】: 南陽師范學院文學院;
【基金】: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實踐性主體視域下的七月詩派詩論研究,項目編號:2015CWX038
【分類號】:G232
【正文快照】: 胡風不僅是一位文學理論家,而且是一位編輯家!捌咴屡伞痹谥袊F(xiàn)代文學史上的形成、發(fā)展與壯大得益于胡風的編輯活動。對胡風編輯思想的把握不僅有利于推動“七月派”研究的深入,而且對編輯工作的有效開展富有借鑒意義。一、刊物宗旨的實踐性刊物宗旨是決定一份刊物整體走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梅志;我的承諾——《胡風傳》后記[J];書屋;1998年02期
2 駱墨;《殉道者——胡風及其同仁們》[J];黨史研究與教學;1999年01期
3 胡正強;;胡風和他主編的幾個刊物[J];出版史料;2003年03期
4 華然;;胡風編輯思想和編輯實踐初探[J];編輯學刊;1986年04期
5 馮印譜;可怕的“眾人斥責”[J];記者觀察;2000年05期
6 金得存;編輯家胡風的作者意識[J];編輯學刊;2005年02期
7 何滿子;;現(xiàn)代文學史和中國現(xiàn)代史都 無法回避的人物——十卷本《胡風全集》初讀卮言[J];出版廣角;1999年05期
8 湯天勇;;立人與立業(yè):胡風編輯出版活動的價值訴求[J];社會科學論壇;2014年08期
9 丁東;;再讀舒蕪[J];全國新書目;2003年04期
10 散木;;說說老舍與胡風[J];全國新書目;2009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業(yè)松;;胡風理論的錯位與遭際[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2 朱寨;;從胡風的日記看當時對胡風的批判[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5)[C];2005年
3 方維保;;論胡風的文藝思想[A];安徽文學論文集(第2集)[C];2004年
4 陳明;;丁玲與胡風的交往——在胡風同志誕辰九十周年座談會上的發(fā)言[A];丁玲與中國女性文學——第七次全國丁玲學術研討會文集[C];1996年
5 莊桂成;;胡風與蘇聯(lián)模式文學批評[A];“湖北作家與外國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劉喜錄;;“噩夢情結”與“精神奴役的創(chuàng)傷”[A];細讀《隨想錄》[C];2008年
7 張銘;;我觀舒蕪其人[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4)[C];2005年
8 陳丙瑩;;郭沫若與胡風四十年代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思想的對比思考[A];“我的郭沫若觀”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9 劉士杰;;不屈的意志 不懈的追求——訪老詩人綠原先生[A];當代文學研究資料與信息(2005.3)[C];2005年
10 劉士杰;;不屈的意志 不懈的追求——訪老詩人綠原先生[A];中國詩歌研究動態(tài)(第二輯)[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丁愛萍;因文蒙難的文人胡風[N];中國檔案報;2004年
2 傅光明;胡風的散文[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1年
3 李云雷;胡風的另一個悲劇[N];中國教育報;2007年
4 章敬平 法學博士;思想犯胡風[N];經(jīng)濟觀察報;2011年
5 吳永平;胡風與第一次文代會[N];南方周末;2004年
6 韋泱;魯藜的幾部詩歌舊著[N];中華讀書報;2011年
7 劉小清;胡風與梅志[N];人民政協(xié)報;2006年
8 徐迅雷;戰(zhàn)士和詩人是一個神的兩個化身[N];深圳商報;2003年
9 咸立強;把“人”這個字寫端正[N];文學報;2011年
10 王建雄;史論結合 別開生面[N];文藝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文貴良;危機與新生[D];復旦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曾萌;胡風文論的詩性表現(xiàn)及其成因[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大偉;二十世紀中國文化語境中的胡風文藝思想及人格內涵[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馬福群;真誠的追求——論抗戰(zhàn)時期的胡風[D];重慶師范大學;2003年
4 郭建華;論胡風文藝思想的現(xiàn)代生命意識[D];江西師范大學;2002年
5 李方松;淺論胡風文藝思想的淵源與精髓[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6 殷婷婷;四十年代的胡風話語及其話語方式[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7 楊濤;生存意志與胡風文論和思想[D];西南大學;2007年
8 馬熠航;胡風文藝思想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9 蔣艷飛;胡風與毛澤東的文藝思想比較研究[D];廣東海洋大學;2014年
10 辛雅靜;胡風文藝思想與現(xiàn)代性[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2925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292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