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社科論文 > 出版論文 >

“書籍傳教”:一種適應明清之際中國社會的傳教方法

發(fā)布時間:2017-12-10 08:19

  本文關鍵詞:“書籍傳教”:一種適應明清之際中國社會的傳教方法


  更多相關文章: 明清之際 宗教 “書籍傳教” 耶穌會 文化適應


【摘要】:在明清之際,利瑪竇等耶穌會士通過長期的觀察,摸索出了一種借助書籍在中國傳教的方法,即"書籍傳教"。這是一種適應明清之際中國社會的傳教新方法,其特點是融間接傳教與直接傳教于一體。傳教士不僅把書籍作為一種信息傳播媒介,而且把它作為一種彰顯西洋文明與傳教士自我證明的外在傳教手段。具體而言,他們從以下方面發(fā)揮書籍的傳教作用:第一,迎合中國人敬重書籍的心理,攜帶和展示西洋圖書,以此證明基督教來自一個文化昌明的世界,減輕傳教阻力;第二,根據(jù)中國社會尊崇學術的特點,撰寫中文作品,翻譯西文書籍,以此證明傳教士是知識淵博的學者,為傳教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第三,利用書籍在中國信息傳播中的優(yōu)勢,大量撰寫中文宗教書籍,以此來傳播基督教的信仰、教理、禮儀和倫理觀等;第四,在科技、人文社科類書籍中插入宗教內(nèi)容。除耶穌會之外,其他修會的傳教士也在不同程度上開展"書籍傳教"。
【作者單位】: 韓山師范學院;
【分類號】:B979;G239.29
【正文快照】: 在明清之際,以耶穌會士為主體的傳教士為了有效吸引和歸化中國人,使用了不少方法,如給中國皇帝和官員奉獻“方物”、服務宮廷、行“神跡”傳教、“醫(yī)藥傳教”“書籍傳教”等,其中使用最廣、最富成效的莫過于“書籍傳教”了。比利時學者鐘鳴旦(Nicolas Stan-daert)指出,出版和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林琳;明清之際閩文化在臺灣的傳播和發(fā)展[J];南洋問題研究;2003年01期

2 譚志詞;;明清之際福建籍高僧拙公和尚的越南之行——以筆者田野調(diào)查和新發(fā)現(xiàn)的珍貴史料為依據(jù)[J];海交史研究;2005年02期

3 謝羽;陳國慶;;略論明清之際火器的使用及其啟示[J];理論月刊;2010年08期

4 張允熠,張瑞濤;論中國近代主流文化轉型的幾個特征[J];安徽史學;2003年01期

5 ;第19屆中國電視紀錄片長片十佳作品[J];中國電視(紀錄);2014年03期

6 王元春;李敏莉;夏炳樂;;明清之際煙草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黃玉琰;;王鐸的心靈軌跡[J];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8 張麗玲;;明清之際中國科學典籍西傳歐洲及其影響[J];嘉應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J];;年期

,

本文編號:127377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27377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969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