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數字出版_《北京印刷學院》2009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我國圖書數字出版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北京印刷學院》 2009年
我國圖書數字出版發(fā)展研究
鄔四娟
【摘要】: 在世界范圍內,數字出版如火如荼,呈現迅猛發(fā)展勢頭。隨著我國傳統出版社體制和政策制度的改革,我國圖書數字出版在傳統出版社轉制中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傳統出版體制改革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數字出版和圖書出版的融合,使我國圖書數字出版從出版觀念、出版流程、產品類型、產業(yè)結構到出版方式都發(fā)生了重大改變。但相對于歐美、日本等國家來說,我國圖書數字出版才開始發(fā)展。事實表明,我國圖書數字出版發(fā)展從內部條件到外部環(huán)境都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利益平衡機制、盈利模式、出版模式等的不完善,出版流程數字化程度不高等。圖書數字出版的優(yōu)化是基于長尾理論中利益的追逐。本論文借助長尾理論的核心內涵和PEST理論,對我國圖書數字出版的發(fā)展環(huán)境、特點、發(fā)展模式、存在的問題及發(fā)展對策進行了比較系統的分析和論述。全文共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章概述選題背景、界定核心概念,并對研究方法和長尾理論等進行相關論述。 第二章用PEST方法分析我國圖書數字出版發(fā)展環(huán)境。 第三章分析我國圖書數字出版發(fā)展特點。 第四章通過對我國典型數字出版集團的分析,從發(fā)展模式和出版模式等角度對我國圖書數字出版進行分析。 第五章結合以上,分析我國圖書數字出版存在的問題。 第六章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對我過圖書數字出版的發(fā)展提出對策和建議。 本論文是我參與導師張志林教授團隊課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北京數字出版產業(yè)發(fā)展態(tài)勢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07AbJG161)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印刷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239.2-F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靜;;大學出版社版權貿易之思考[J];出版廣角;2011年07期
2 高文;;梁山民營書業(yè)整體亮相書博會[J];出版參考;2011年16期
3 梁雁;;核心期刊學術影響力的比較研究——以編輯出版類核心期刊為例[J];出版廣角;2011年08期
4 李芳;;作文品牌數字出版轉型探討——以新開心作文研究中心數字化轉型為例[J];出版廣角;2011年05期
5 姚成龍;;教師教育圖書有效營銷五項策略淺談[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1年07期
6 李芳;;布魯姆伯瑞出版社的數字出版策略及其啟示[J];出版發(fā)行研究;2011年07期
7 嚴晨;;從我國數字出版人才需求看數字媒體教育導向[J];科技與出版;2011年07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齊羽;;網絡化時代期刊出版編輯工作芻議[A];首屆長三角科技論壇——科技期刊發(fā)展論文集[C];2004年
2 劉光裕;;中國出版史的研究對象和范圍——關于編撰中國古代出版通史的基本看法[A];中國編輯研究(2009)[C];2010年
3 ;編者的話[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C];1993年
4 ;只有并重 才能并茂——談報紙如何實現圖文并茂、兩翼齊飛[A];第二次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材料匯編[C];1992年
5 于國藝;;中國出版物載體演變與編輯活動的歷史關系[A];信息時代科技情報研究、科技期刊編輯學術論文集[C];2004年
6 左漢中;;試論民間美術圖書的裝幀風格[A];出版科學探索論文集第7輯[C];2005年
7 高斯;;理順監(jiān)督機制提高圖書編審工作質量[A];論稿件的審讀和加工——中國編輯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選[C];1998年
8 潘英偉;;電子出版的編輯制作規(guī)范[A];圖書編輯規(guī)程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二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王明豐;徐川平;;創(chuàng)新醫(yī)學期刊服務機制 探索優(yōu)先數字出版對策[A];第11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科技期刊立體化出版模式論壇論文集[C];2011年
10 墨愚;;解決書稿終審的有關問題[A];論稿件的審讀和加工——中國編輯學會第四屆年會論文選[C];199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焦清超;[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2 本報記者 焦清超;[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孫海悅;[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4 記者 孫海悅;[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陳奇亮;[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6 楊京華;[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7 李人凡;[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8 李人凡;[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9 記者 陳奇亮;[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10 張二虎;[N];經理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匡導球;二十世紀中國出版技術變遷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2 王鵬濤;讀者信任視角下的出版品牌管理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3 呂志軍;面向數字化的科技期刊出版業(yè)務流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何建國;領袖著作與意識形態(tài):孫中山著作的出版與傳播研究(1919—1949)[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林淼;圖書傳播策略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2 寇澤梅;當代中國雜志書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3 王君儀;魯迅的出版編輯活動及思想探悉[D];蘭州大學;2009年
4 李立;圖書整合營銷傳播體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5 咎瑩瑩;中國圖書“走出去”戰(zhàn)略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1年
6 彭丹;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圖書推廣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柳宗慧;中國圖書品牌國際化模式的初步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8 丁園園;出版全球化進程中的文化傳播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9 楊曉;如何打造21世紀中國的圖書品牌[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小娟;略論引進類圖書的戰(zhàn)略品牌管理[D];四川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圖書數字出版發(fā)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19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ekelunwen/chubanfaxing/119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