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當代技術啟蒙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19:59
后現(xiàn)代主義哲學家伽達默爾根據(jù)康德對啟蒙的定義,把歷史上的啟蒙運動概括為三次:第一次啟蒙運動指發(fā)生于古代的希臘理性啟蒙,第二次啟蒙運動指發(fā)生于18世紀法國的近代啟蒙運動,第三次即發(fā)生于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現(xiàn)當代啟蒙。筆者根據(jù)歷次啟蒙運動后確立的理性思想,把這三次啟蒙分別稱為:古希臘理性啟蒙、近代科學啟蒙和當代技術啟蒙。本文考察了人類歷史上發(fā)生的三次啟蒙,在對第三次啟蒙作總體研究的基礎上,試圖解決以下三個問題:什么是技術啟蒙?為什么要進行技術啟蒙?技術啟蒙的手段和方式是什么?啟蒙思想家康德認為啟蒙就是“人類脫離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狀態(tài)!睋(jù)此,本文認為技術啟蒙就是:人類脫離由技術的運用帶來的不成熟、不完善的狀態(tài)。在近代科學啟蒙運動過去了近200年之后,當下,之所以又發(fā)生了第三次技術啟蒙,本文認為:技術啟蒙是科技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本質要求,是人類物質生活的本質要求。與以往不同的是,當代技術啟蒙不僅包括思想啟蒙,還包括實踐啟蒙。波普認為知識,特別是科學知識是近代啟蒙的手段,本文認為當代技術啟蒙的手段則是技術知識(包括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此外,本文還認為:在當代技術啟蒙中,“啟...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1. 問題的提出
2、研究的現(xiàn)狀
3、結構的安排
第1章 技術啟蒙的本質
1.1 探索“啟蒙”的本義
1.2 技術啟蒙的界定
1.3 技術啟蒙的歷史地位
第2章 當代技術啟蒙的理由
2.1 科技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2.2 精神生活的本質要求
2.3 實踐生活的本質要求
第3章 當代技術啟蒙的實施
3.1 技術啟蒙:人類特有的活動
3.2 當代技術啟蒙的手段
3.3 當代技術啟蒙的方式
第4章 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
4.1 存在的問題
4.2 解決的辦法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在學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技術異化的實質和特征及其消解[J]. 董洪.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 2005(02)
[2]技術理性化的文化解析[J]. 鄔曉燕.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5(03)
[3]科技時代與人的價值生存[J]. 許斗斗.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04(06)
[4]理性基礎的重建與技術決策模式的轉換——哈貝馬斯交往理性下的技術[J]. 吳致遠,陳凡.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4(05)
[5]技術哲學研究之我見[J]. 夏保華. 南京社會科學. 2004(10)
[6]技術、理性與現(xiàn)代性批判[J]. 張成崗.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4(08)
[7]伽達默爾“第三次啟蒙”與現(xiàn)代科學化時代[J]. 張能為. 安徽大學學報. 2004(03)
[8]啟蒙精神與現(xiàn)代性的內在關聯(lián)[J]. 陳樹林. 學術交流. 2004(06)
[9]文化工業(yè)理論及其批判性思考[J]. 黃旦,黃燕虹. 新聞記者. 2004(05)
[10]技術的不可承受之重[J]. 許良.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04(02)
碩士論文
[1]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生的困境、成因與對策研究[D]. 陳勝祥.江西師范大學 2005
[2]自由啟蒙與理性批判——康德啟蒙思想研究[D]. 羅曉穎.四川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558875
【文章來源】:東南大學江蘇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5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導論
1. 問題的提出
2、研究的現(xiàn)狀
3、結構的安排
第1章 技術啟蒙的本質
1.1 探索“啟蒙”的本義
1.2 技術啟蒙的界定
1.3 技術啟蒙的歷史地位
第2章 當代技術啟蒙的理由
2.1 科技發(fā)展的必然結果
2.2 精神生活的本質要求
2.3 實踐生活的本質要求
第3章 當代技術啟蒙的實施
3.1 技術啟蒙:人類特有的活動
3.2 當代技術啟蒙的手段
3.3 當代技術啟蒙的方式
第4章 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
4.1 存在的問題
4.2 解決的辦法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在學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試論技術異化的實質和特征及其消解[J]. 董洪. 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yī)學教育版). 2005(02)
[2]技術理性化的文化解析[J]. 鄔曉燕.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5(03)
[3]科技時代與人的價值生存[J]. 許斗斗.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04(06)
[4]理性基礎的重建與技術決策模式的轉換——哈貝馬斯交往理性下的技術[J]. 吳致遠,陳凡. 科學技術與辯證法. 2004(05)
[5]技術哲學研究之我見[J]. 夏保華. 南京社會科學. 2004(10)
[6]技術、理性與現(xiàn)代性批判[J]. 張成崗.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4(08)
[7]伽達默爾“第三次啟蒙”與現(xiàn)代科學化時代[J]. 張能為. 安徽大學學報. 2004(03)
[8]啟蒙精神與現(xiàn)代性的內在關聯(lián)[J]. 陳樹林. 學術交流. 2004(06)
[9]文化工業(yè)理論及其批判性思考[J]. 黃旦,黃燕虹. 新聞記者. 2004(05)
[10]技術的不可承受之重[J]. 許良.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04(02)
碩士論文
[1]中等職業(yè)教育招生的困境、成因與對策研究[D]. 陳勝祥.江西師范大學 2005
[2]自由啟蒙與理性批判——康德啟蒙思想研究[D]. 羅曉穎.四川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5588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355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