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咸頭嶺遺址出土白陶的科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5 12:13
咸頭嶺遺址是“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一,遺址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白陶和彩陶制品,為探討嶺南新石器時期考古文化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也對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史前陶瓷考古研究有重要意義。本文以深圳咸頭嶺出土的白陶和彩陶為主要研究對象,應(yīng)用多學(xué)科交叉的研究方法,系統(tǒng)分析了深圳咸頭嶺地區(qū)出土白陶和彩陶的組成、結(jié)構(gòu)及物理性能,探討了白陶與彩陶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相互關(guān)系。同時,對比分析了咸頭嶺和高廟兩個南方早期代表性遺址出土白陶的組成和工藝特征,初步揭示了我國南方早期白陶的工藝技術(shù)特征及其影響關(guān)系。第一、二章,概述了我國白陶的發(fā)展概況,重點闡述了深圳咸頭嶺遺址歷史地位、發(fā)展歷程和相關(guān)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及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意義。第三章,使用能量色散X熒光分析儀(EDXRF)、X衍射儀(XRD)、掃描電鏡(SEM)等儀器,測試了咸頭嶺遺址出土白陶胎體的化學(xué)組成、顯微結(jié)構(gòu)、物相組成及燒成溫度、吸水率等信息,初步探明了咸頭嶺遺址出土白陶原料配方及工藝特征。第四章,通過對比分析南方早期白陶最具代表性的湖南高廟遺址與咸頭嶺遺址出土白陶的組成、結(jié)構(gòu)及物理性能等內(nèi)容,探討了兩地白陶原料配方、燒制工藝等方面的異同...
【文章來源】: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xué)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深圳咸頭嶺遺址出土部分白陶片樣本Fig.3-1PartsofwhitepotterysherdsfromShenzhenXiantoulingsites3.1.2咸頭嶺白陶化學(xué)組成無損分析
Eagle-Ⅲ型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分析儀Fig.3-2Eagle-ⅢtypeenergydispersiveX-rayfluorescenceanalyzer
D/max2550V型全自動X射線衍射儀Fig.3-3D/max2550VtypeAutomaticX-raydiffraction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化學(xué)元素分析技術(shù)在古陶瓷產(chǎn)地研究中的應(yīng)用[J]. 張歡. 中國陶瓷. 2013(04)
[2]黔陽高廟文化遺址——高廟文化探秘[J]. 古魜. 建筑與文化. 2013(02)
[3]對古陶瓷的斷源分析[J]. 李蔓,王麗琴. 陶瓷. 2013(02)
[4]二里頭遺址出土白陶、印紋硬陶和原始瓷的研究[J]. 魯曉珂,李偉東,羅宏杰,許宏,趙海濤,袁靖. 考古. 2012(10)
[5]EDXRF應(yīng)用于古陶瓷科技鑒定的實驗條件探討[J]. 吳雋,張茂林,吳軍明,李其江. 中國陶瓷. 2012(01)
[6]《黃梅塞墩》簡介[J]. 葉知秋. 考古. 2011(07)
[7]古代陶器殘留物及彩繪顏料的測試研究[J]. 魯曉珂,李偉東,羅宏杰,何駑. 中國陶瓷. 2011(07)
[8]中國古代白陶[J]. 張素儉,李偉東,王芬. 中國陶瓷. 2011(04)
[9]四川茂縣新石器遺址陶器的成分分析及來源初探[J]. 崔劍鋒,吳小紅,楊穎亮. 文物. 2011(02)
[10]南莊頭遺址早期陶器燒成溫度研究[J]. 周理坤,王濤,李珺,任雪巖,王昌燧. 巖礦測試. 2010(02)
碩士論文
[1]黃河流域仰韶時代晚期—龍山時代陶窯研究[D]. 高興超.吉林大學(xué) 2011
[2]古陶瓷元素組成分析技術(shù)的對比和應(yīng)用[D]. 方濤.景德鎮(zhèn)陶瓷學(xué)院 2011
本文編號:3385329
【文章來源】: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xué)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深圳咸頭嶺遺址出土部分白陶片樣本Fig.3-1PartsofwhitepotterysherdsfromShenzhenXiantoulingsites3.1.2咸頭嶺白陶化學(xué)組成無損分析
Eagle-Ⅲ型能量色散X射線熒光分析儀Fig.3-2Eagle-ⅢtypeenergydispersiveX-rayfluorescenceanalyzer
D/max2550V型全自動X射線衍射儀Fig.3-3D/max2550VtypeAutomaticX-raydiffraction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化學(xué)元素分析技術(shù)在古陶瓷產(chǎn)地研究中的應(yīng)用[J]. 張歡. 中國陶瓷. 2013(04)
[2]黔陽高廟文化遺址——高廟文化探秘[J]. 古魜. 建筑與文化. 2013(02)
[3]對古陶瓷的斷源分析[J]. 李蔓,王麗琴. 陶瓷. 2013(02)
[4]二里頭遺址出土白陶、印紋硬陶和原始瓷的研究[J]. 魯曉珂,李偉東,羅宏杰,許宏,趙海濤,袁靖. 考古. 2012(10)
[5]EDXRF應(yīng)用于古陶瓷科技鑒定的實驗條件探討[J]. 吳雋,張茂林,吳軍明,李其江. 中國陶瓷. 2012(01)
[6]《黃梅塞墩》簡介[J]. 葉知秋. 考古. 2011(07)
[7]古代陶器殘留物及彩繪顏料的測試研究[J]. 魯曉珂,李偉東,羅宏杰,何駑. 中國陶瓷. 2011(07)
[8]中國古代白陶[J]. 張素儉,李偉東,王芬. 中國陶瓷. 2011(04)
[9]四川茂縣新石器遺址陶器的成分分析及來源初探[J]. 崔劍鋒,吳小紅,楊穎亮. 文物. 2011(02)
[10]南莊頭遺址早期陶器燒成溫度研究[J]. 周理坤,王濤,李珺,任雪巖,王昌燧. 巖礦測試. 2010(02)
碩士論文
[1]黃河流域仰韶時代晚期—龍山時代陶窯研究[D]. 高興超.吉林大學(xué) 2011
[2]古陶瓷元素組成分析技術(shù)的對比和應(yīng)用[D]. 方濤.景德鎮(zhèn)陶瓷學(xué)院 2011
本文編號:33853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33853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