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毒癥患兒舌下微循環(huán)指標特征及臨床價值
發(fā)布時間:2021-09-05 03:22
目的 探究膿毒癥患兒舌下微循環(huán)指標特征,分析其在膿毒癥患兒的早期診斷、療效評估方面的臨床價值。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膿毒癥(膿毒癥組)及社區(qū)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對照組)患兒納入研究。膿毒癥組患兒在入院0、6、24 h采集大循環(huán)指標,使用旁流暗視野成像技術采集舌下微循環(huán)指標。對照組在入院后采集大循環(huán)指標,在鎮(zhèn)靜后擬行氣管鏡檢查時采集舌下微循環(huán)指標。選擇De Backer指數(DBs)、變異指數(HI)、小血管變異指數(HIs)、灌注血管比例(PPV)、小血管灌注血管比例(PPVs)、總血管密度(TVD)、灌注血管密度(PVD)、灌注小血管密度(PVDs)作為舌下微循環(huán)評價指標。對比兩組大循環(huán)和微循環(huán)指標的變化,并分析對照組患兒年齡與微循環(huán)指標的相關性。結果 共收集71例患兒的資料,包括10例膿毒癥及61例CAP患兒。61例CAP患兒中與膿毒癥組處于相同年齡范圍的9例患兒(2~48個月)為對照組A,進行兩組間的指標分析。膿毒癥組0 h PPV、PPVs低于對照組A,DBs、HI、HIs、TVD高于對...
【文章來源】: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 2020,(03)
【文章頁數】: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麻醉深度對舌下微循環(huán)的影響[J]. 劉志慧,王國林,李佩鉑,謝克亮,劉玲玲,于泳浩. 天津醫(yī)藥. 2015(12)
本文編號:3384569
【文章來源】:中國小兒急救醫(yī)學. 2020,(03)
【文章頁數】: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麻醉深度對舌下微循環(huán)的影響[J]. 劉志慧,王國林,李佩鉑,謝克亮,劉玲玲,于泳浩. 天津醫(yī)藥. 2015(12)
本文編號:33845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338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