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及其實踐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7-26 13:15
十六大以來,中國科技高速發(fā)展,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成為關鍵因素。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依賴于各項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尤其是中國共產黨發(fā)揮的領導核心作用。基于國情的現(xiàn)實考量,立足于科技社會發(fā)展,黨的科學技術思想應運而生。黨中央依據國情世情,實事求是,不斷探索實踐,用全局戰(zhàn)略視角指導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方向。中國取得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和實力增長的系列成就!皠(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在深化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的科技思想和實踐活動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xiàn)實意義。本文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理論基礎和時代背景。界定了“科技”、“科技思想”的概念,從馬克思主義科技思想、及中國領導人的科技思想來分析其理論基礎,揭示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的時代背景,并且分析十六大以來的政治、經濟環(huán)境。第二部分為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的主要內容。梳理出“自主創(chuàng)新”戰(zhàn)略、“人才強國”戰(zhàn)略、“創(chuàng)新驅動”戰(zhàn)略等十六大以來的科技思想。并對胡錦濤、習近平同志的科技思想進行提煉。第三部分為十六大以來中國共產黨科技實踐活動及其取得的成就。主要包括四面的活動:一是以基礎研究為基石,完善“自主創(chuàng)新”...
【文章來源】:江西農業(yè)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科技經費籌集額及其來源趨勢(1995-2008年)
圖 5-2 政府資金和企業(yè)資金在科技經費籌集額中的占比(1995-2008 年)①從表 5-2 中可以更加明確的看出中國科技經費籌資額及其來源情況。在 1995 年-1999 年之間,政府資金和企業(yè)資金的占比基本相當,說明該階段還處在政府和企業(yè)共同參與科技經費的階段。從 2000 年至今,政府資金占比基本持平,而企業(yè)資金的比例逐年上升。但是,企業(yè)的競爭力仍然有待提升。究其根源,企業(yè)的科研投入門檻很高,尤其是對于一些中小型的企業(yè)、甚至是小微企業(yè),根本難以籌措這么多資金,進行科研投入。更何況,科技經費的投入,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產生收益,看到成果。其中耗費的機會成本、時間成本、沉淀成本巨大。處于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中小企業(yè)不會著眼于科技投入。因此,更多要承擔科技活動重任的主體還是一些大型企業(yè)。并且資金雄厚,產品具有較強的技術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強化企業(yè)的科技創(chuàng)新意識,為企業(yè)提供科技創(chuàng)新的資金籌措條件。表 5-2 中國科技經費籌資額及其來源情況(1995-2008)年份科技經費籌集額(億元)來源于政府資金的科技經費籌集額(億元)來源于企業(yè)資金的科技經費籌集額(億元)政府資金占比 企業(yè)資金占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J]. 楊莉,賈文龍. 科學管理研究. 2017(01)
[2]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J]. 王小力. 中國高等教育. 2016(21)
[3]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研究[J]. 金光磊. 科學管理研究. 2016(05)
[4]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探析[J]. 潘冬曉. 學術論壇. 2016(10)
[5]習近平科技思想芻議[J]. 吳向媛,王磊.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6]以非對稱趕超戰(zhàn)略推進科技強國建設——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的重大時代意義[J]. 劉立.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6(16)
[7]習近平科技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 張俊杰.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2016(08)
[8]習近平科技思想視域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與“人的因素第一”的關系解讀[J]. 趙偉力,馬夢潔. 生產力研究. 2016(06)
[9]淺談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J]. 顧玉婷. 發(fā)展. 2016(05)
[10]構筑引領型發(fā)展支撐基點 提升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整體效能——2016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J]. 本刊綜合編輯. 中國科技產業(yè). 2016(02)
博士論文
[1]新時期黨的科學技術思想演進研究[D]. 劉建城.華南理工大學 2014
[2]中國共產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思想研究[D]. 俞麗君.武漢大學 2013
[3]周恩來與鄧小平科學技術思想比較研究[D]. 李磊.天津師范大學 2013
[4]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 薛建明.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十六大以來黨的科技思想研究[D]. 袁璐.安徽工程大學 2013
[2]人才強國戰(zhàn)略與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D]. 王玉海.中共山東省委黨校 2013
[3]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 呂述華.江西農業(yè)大學 2012
[4]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科技思想與科技政策變遷研究[D]. 黃毅.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2
[5]建國初期中共科技思想及其實踐研究(1949-1956)[D]. 劉琪.江蘇大學 2010
[6]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研究[D]. 胡蕊.山東師范大學 2009
[7]試論黨的三代領導人的科技思想[D]. 王瑞.延安大學 2008
[8]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核心的國防科技思想比較研究[D]. 焦金艷.東北大學 2007
[9]建國后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科技戰(zhàn)略思想論析[D]. 劉俊梅.東北師范大學 2007
[10]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科技思想與科技實踐研究[D]. 成莉平.中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03634
【文章來源】:江西農業(yè)大學江西省
【文章頁數(shù)】:5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科技經費籌集額及其來源趨勢(1995-2008年)
圖 5-2 政府資金和企業(yè)資金在科技經費籌集額中的占比(1995-2008 年)①從表 5-2 中可以更加明確的看出中國科技經費籌資額及其來源情況。在 1995 年-1999 年之間,政府資金和企業(yè)資金的占比基本相當,說明該階段還處在政府和企業(yè)共同參與科技經費的階段。從 2000 年至今,政府資金占比基本持平,而企業(yè)資金的比例逐年上升。但是,企業(yè)的競爭力仍然有待提升。究其根源,企業(yè)的科研投入門檻很高,尤其是對于一些中小型的企業(yè)、甚至是小微企業(yè),根本難以籌措這么多資金,進行科研投入。更何況,科技經費的投入,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產生收益,看到成果。其中耗費的機會成本、時間成本、沉淀成本巨大。處于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中小企業(yè)不會著眼于科技投入。因此,更多要承擔科技活動重任的主體還是一些大型企業(yè)。并且資金雄厚,產品具有較強的技術要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強化企業(yè)的科技創(chuàng)新意識,為企業(yè)提供科技創(chuàng)新的資金籌措條件。表 5-2 中國科技經費籌資額及其來源情況(1995-2008)年份科技經費籌集額(億元)來源于政府資金的科技經費籌集額(億元)來源于企業(yè)資金的科技經費籌集額(億元)政府資金占比 企業(yè)資金占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J]. 楊莉,賈文龍. 科學管理研究. 2017(01)
[2]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J]. 王小力. 中國高等教育. 2016(21)
[3]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研究[J]. 金光磊. 科學管理研究. 2016(05)
[4]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探析[J]. 潘冬曉. 學術論壇. 2016(10)
[5]習近平科技思想芻議[J]. 吳向媛,王磊.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6]以非對稱趕超戰(zhàn)略推進科技強國建設——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的重大時代意義[J]. 劉立. 人民論壇·學術前沿. 2016(16)
[7]習近平科技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 張俊杰. 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 2016(08)
[8]習近平科技思想視域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與“人的因素第一”的關系解讀[J]. 趙偉力,馬夢潔. 生產力研究. 2016(06)
[9]淺談習近平科技創(chuàng)新思想[J]. 顧玉婷. 發(fā)展. 2016(05)
[10]構筑引領型發(fā)展支撐基點 提升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整體效能——2016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在京召開[J]. 本刊綜合編輯. 中國科技產業(yè). 2016(02)
博士論文
[1]新時期黨的科學技術思想演進研究[D]. 劉建城.華南理工大學 2014
[2]中國共產黨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思想研究[D]. 俞麗君.武漢大學 2013
[3]周恩來與鄧小平科學技術思想比較研究[D]. 李磊.天津師范大學 2013
[4]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 薛建明.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十六大以來黨的科技思想研究[D]. 袁璐.安徽工程大學 2013
[2]人才強國戰(zhàn)略與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D]. 王玉海.中共山東省委黨校 2013
[3]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及其實踐研究[D]. 呂述華.江西農業(yè)大學 2012
[4]改革開放以來黨的科技思想與科技政策變遷研究[D]. 黃毅.南方醫(yī)科大學 2012
[5]建國初期中共科技思想及其實踐研究(1949-1956)[D]. 劉琪.江蘇大學 2010
[6]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科技思想研究[D]. 胡蕊.山東師范大學 2009
[7]試論黨的三代領導人的科技思想[D]. 王瑞.延安大學 2008
[8]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核心的國防科技思想比較研究[D]. 焦金艷.東北大學 2007
[9]建國后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科技戰(zhàn)略思想論析[D]. 劉俊梅.東北師范大學 2007
[10]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科技思想與科技實踐研究[D]. 成莉平.中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30363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330363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