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張量成像定量分析評估腰椎間盤突出微創(chuàng)術后神經修復的可行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9 13:01
前瞻性納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河北醫(yī)科大學第三醫(yī)院經臨床及MRI確診,并接受經皮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PTED)治療的19例腰椎間盤單側側后方突出患者,于術前1 d,術后3、30、90 d行腰5(L5)、骶1(S1)神經根擴散張量成像(DTI)。由2名放射科醫(yī)師于L5、S1患側神經近、中、遠節(jié)段及同節(jié)段健側相應部位以"播點"法勾畫感興趣區(qū)(ROI ),測量DTI參數(shù)各向異性分數(shù)(FA)和表觀擴散系數(shù)(ADC)值,計算每側神經3個ROI的平均值。采用配對t檢驗比較患側與健側神經DTI參數(shù)的差異,手術前后DTI參數(shù)的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檢驗。結果顯示:(1)術前1 d L5神經患側和健側FA值分別為0.35±0.03、0.45±0.01, S1患側和健側分別為0.36±0.02、0.46±0.02,L5、S1患側神經根FA值低于健側(t=-10.188、-37.683,P均<0.001);L5患側ADC值為(1.65±0.13)×10-3 mm2/s、健側(1.39±0.12)×10-3 mm2/s,S1患側(1.63±0.05)×10...
【文章來源】:中華放射學雜志. 2020,(04)
【文章頁數(shù)】: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腰骶神經病變擴散張量成像的可行性評估[J]. 穆慶華,孫英彩,彭志剛,馬曉暉,李曉娜.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7 (12)
[2]采用擴散張量成像定量研究及纖維束示蹤成像觀察正常腰骶叢神經[J]. 時寅,王傳兵,劉偉,宗敏,薩日娜,施海彬,王德杭.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4 (02)
[3]腕管綜合征的3.0T擴散張量成像與電生理的對照研究[J]. 黃婷,黃波,黃國忠,肖新蘭.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3(05)
本文編號:3089611
【文章來源】:中華放射學雜志. 2020,(04)
【文章頁數(shù)】: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腰骶神經病變擴散張量成像的可行性評估[J]. 穆慶華,孫英彩,彭志剛,馬曉暉,李曉娜.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7 (12)
[2]采用擴散張量成像定量研究及纖維束示蹤成像觀察正常腰骶叢神經[J]. 時寅,王傳兵,劉偉,宗敏,薩日娜,施海彬,王德杭. 中華放射學雜志. 2014 (02)
[3]腕管綜合征的3.0T擴散張量成像與電生理的對照研究[J]. 黃婷,黃波,黃國忠,肖新蘭. 臨床放射學雜志. 2013(05)
本文編號:30896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3089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