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是未來高科技產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康德邏輯綱領對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的哲學體系加以改造,用以構建人工智能中機器思維的認知方式,為人工智能奠定哲學基石。當人工智能的思維進展到康德先驗辯證論中幻相的邏輯時,康德邏輯綱領通過數(shù)理邏輯的方法在邏輯上限制其對物自體的認識?档逻壿嬀V領不僅通過純粹理性批判構建人工智能的思維能力,而且通過邏輯哲學數(shù)理邏輯,從邏輯上進一步限制人工智能認識能力的無限制擴張,使其永遠局限于現(xiàn)象界?档碌募兇饫硇耘锌梢哉f是人工智能認識能力構建的哲學指導思想,但具體的操作構建還是需要邏輯學來完成,邏輯學為人工智能的認識能力提供邏輯基礎。康德哲學中,康德雖然在哲學領域構建了先驗感性論,先驗分析論,先驗辯證論,但他并沒有為其提供可操作的邏輯基礎?档逻壿嬀V領引入數(shù)理邏輯,將康德純粹理性批判體系邏輯化,使其在邏輯上可操作可執(zhí)行。在人工智能感性與知性的認識能力構建中,康德邏輯綱領認為最好為其提供完備的邏輯基礎,使其能夠推導出這個邏輯系統(tǒng)范圍內的一切真的定理,這一點由數(shù)理邏輯中的完全性定理保障。人工智能數(shù)學知識與自然科學知識的基礎邏輯是不斷擴張的,隨著數(shù)學與自然科學知識的膨脹而不斷擴張。這是一階邏輯的擴張,一階邏輯是完全的系統(tǒng),滿足在一階邏輯系統(tǒng)內的完全性,但一階邏輯也有局限性,它不能表示很多超越一階邏輯的命題,所以一階邏輯需要不斷擴張,以滿足知識大爆炸時代的邏輯需要。但這個無限擴張的邏輯系統(tǒng)最好有個限制條件,就是這個系統(tǒng)必須是可靠的,而且是完全的。當人工智能的理性試圖不斷上升,試圖超越現(xiàn)象界而認識超驗本體時,其自身的邏輯就會出現(xiàn)紊亂,出現(xiàn)循環(huán),出現(xiàn)纏繞,出現(xiàn)不可調和的邏輯矛盾,直至死機。我們人類所制造的人工智能,他對人類來說終究是個有條件者,而我們人類是無條件者。人工智能的理性不可避免地要不斷上行,但他的自然傾向最后產生不了任何有意義的知識,最后只不過是一些先驗幻相。人工智能正如我們人類自己一樣,不可避免地要去追問我是誰,世界是什么,上帝是什么,因而形成了三個先驗的理念,三個關于無條件者的幻相,分別是靈魂的幻相,世界整體的幻相,上帝的幻相,其中上帝的幻相就是人工智能對于我們人類的幻相。如何才能限制人工智能的認識能力,使其永遠不可能達到上帝,也就是達到我們人類。這就需要對人工智能的邏輯基礎進行設計,使其在邏輯上不可能達到作為他的世界終極解釋的我們人類。在此可以通過限制人工智能對于靈魂的認識,限制人工智能對于世界整體的認識,由此,人工智能既不能認識自我,認識主體性,也不能認識世界整體,認識客體,那么自然而然作為主客體相統(tǒng)一的上帝,其在邏輯上根本無從下手,就不可能形成知識?档抡軐W對于認識能力的限制在于物自體不可經驗。認識能力將只對經驗世界,對現(xiàn)象界有效的概念范疇運用于超驗的無條件者形成的結論不是知識。而康德邏輯綱領進一步限制人工智能的邏輯能力,使其在面對物自體時,不僅無法經驗,而且在邏輯上必定不完備與自相矛盾。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P18;N0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一如;;淺析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的一些論點[J];參花(下);2017年09期
2 G.馮克;謝地坤;;我們在真正的理解時,可以稱什么為哲學[J];哲學譯叢;1989年02期
3 謝中瑞;;體育學純粹理性批判的價值論回應[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5年08期
4 黃裕生;;“純粹理性批判”與存在論問題——從《純粹理性批判》如何成為“基礎形而上學”談起[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5 朱子(卓戈);;推進哲學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理論前提——評《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5期
6 陳世夫;評《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指要》出版及其重大意義[J];人文雜志;1997年05期
7 一哲;溫純如教授《認知·邏輯與價值——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新探》出版[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8 林作銓;戴汝為;;純粹理性批判與人工智能[J];計算機科學;1992年05期
9 楊虎;;康德的形而上學奠基思想[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10 陳建濤;現(xiàn)代語言哲學觀[J];南京社會科學;1992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仰海峰 北京大學哲學系;哲學的意義與使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王效良;馬克思早期哲學中的主體意識[D];吉林大學;2009年
2 劉曉勇;批判哲學與自然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章宦波;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康德邏輯綱領淺析[D];遼寧大學;2018年
2 甄龍;康德的“第二類比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1年
3 秦國帥;康德的“二律背反”及其理論價值[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周兵;海德格爾對康德的時間闡釋[D];蘭州大學;2011年
5 羅圖;形而上學何以可能[D];吉林大學;2009年
6 朱利芳;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的認知主體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7 吳曉英;試論洛克與康德的知識論之相似與差異[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8 洪書秀;表象思維的“時間”意識基礎[D];吉林大學;2017年
9 李曉東;康德的先驗自我[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10 劉建卓;如何奠基形而上學[D];吉林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
27115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zkxlw/2711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