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北闊葉人工林和次生林植物多樣性與土壤理化性質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5-23 02:32
為提升人工林林分質量,發(fā)揮人工林生態(tài)效益,以亞熱帶優(yōu)良鄉(xiāng)土樹種殼斗科紅錐(Castanopsis hystrix)、樂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林分林下物種數(shù)量、物種多樣性指數(shù)(Shannon-Wiener指數(shù),Simpson優(yōu)勢度指數(shù),Pielou均勻度指數(shù),Margalef豐富度指數(shù))和土壤理化性質等指標及其差異,明確土壤中制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樣性的理化性質指標。結果表明,(1)灌木層中,紅錐與含笑人工林林下植被Shannon-Wiener指數(shù)(1.61±0.51,1.23±0.30)低于天然次生林(1.95±0.40),且二者林下物種成分與天然次生林有顯著差異,人工林植物優(yōu)勢種以(Maesa japonica)、石楠藤(Piper puberulum)為主,天然林優(yōu)勢種以廣東潤楠(Machilus kwangtungensis)、黧蒴錐(Castanopsis fissa)等喬木幼苗為主。草本層紅錐與含笑人工林的Shannon-Wiener指數(shù)(2.55±0.50,2.53±0...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域概況
2 研究方法
2.1 樣地設置
2.2 調查方法
2.3 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2.3.1 土壤樣品采集
2.3.2 土壤理化性質的測定
2.4 分析方法
2.4.1 物種重要值計算
2.4.2 物種多樣性計算
2.5 數(shù)據(jù)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林分物種組成差異
3.2 不同林分林下植被多樣性差異
3.3 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質
3.4 生物多樣性與土壤理化性質的相關性分析
4 討論
5 結論
本文編號:3980875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域概況
2 研究方法
2.1 樣地設置
2.2 調查方法
2.3 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2.3.1 土壤樣品采集
2.3.2 土壤理化性質的測定
2.4 分析方法
2.4.1 物種重要值計算
2.4.2 物種多樣性計算
2.5 數(shù)據(jù)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林分物種組成差異
3.2 不同林分林下植被多樣性差異
3.3 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質
3.4 生物多樣性與土壤理化性質的相關性分析
4 討論
5 結論
本文編號:39808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9808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