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矸山復墾林、草地土壤有機碳差異及其影響因素
發(fā)布時間:2023-04-05 07:47
土壤有機碳及其活性組分既能表征土壤肥力狀況,又可反映土壤質量變化。因此,研究煤矸山不同植被復墾地土壤有機碳含量差異及其影響因素,有助于查明不同植被復墾方式下土壤肥力和質量狀況的差異及其原因,對于指導煤矸山植被恢復具有重要意義。以山西省霍州曹村煤矸山復墾后9年的草地和林地為對象,分析了2種植被類型復墾地0~10和10~20 cm土層總有機碳(SOC)、可溶性有機碳(DOC)、水溶性有機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輕組有機碳(LFOC)和重組有機碳(HFOC)的差異,研究了土壤有機碳組分含量與土壤環(huán)境因子間的關系。結果表明:(1)復墾草地SOC和HFOC含量分別較復墾林地高26.1%和70.5%(P<0.05),LFOC含量則低53.1%(P<0.05),但2種樣地中DOC、WSOC和MBC含量相當。表明復墾草地土壤總有機碳含量高于復墾林地,且主要增加了重組有機碳含量,但其活性組分并無明顯差異。(2)土壤TN、TP、AN、C/N、黏粒含量和p H值均對土壤SOC及其組分產生影響,其中TN、AN、TP和pH值是造成2種復墾樣地有機碳及其組分含量差異的主要因子。因此,...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地區(qū)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材料與方法
1.2.1 土樣采集
1.2.2 測定方法與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復墾林、草地土壤總有機碳(SOC)含量差異
2.2 復墾林、草地土壤輕、重組有機碳(LFOC、HFOC)含量差異
2.3 復墾林、草地活性有機碳(DOC、WSOC和MBC)含量的差異
2.4 復墾林、草地土壤有機碳含量的影響因素
2.4.1 土壤有機碳組分與土壤理化性質的相關性
2.4.2 土壤有機碳影響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3 討論
3.1 復墾林、草地不同形態(tài)有機碳含量的差異
3.2 復墾林、草地有機碳含量差異的關鍵影響因子
4 結論
本文編號:3783036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地區(qū)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材料與方法
1.2.1 土樣采集
1.2.2 測定方法與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復墾林、草地土壤總有機碳(SOC)含量差異
2.2 復墾林、草地土壤輕、重組有機碳(LFOC、HFOC)含量差異
2.3 復墾林、草地活性有機碳(DOC、WSOC和MBC)含量的差異
2.4 復墾林、草地土壤有機碳含量的影響因素
2.4.1 土壤有機碳組分與土壤理化性質的相關性
2.4.2 土壤有機碳影響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3 討論
3.1 復墾林、草地不同形態(tài)有機碳含量的差異
3.2 復墾林、草地有機碳含量差異的關鍵影響因子
4 結論
本文編號:3783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78303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