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河和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漂筏薹草沼澤土壤金屬含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7-19 11:05
于2017年7月15~19日,在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黑龍江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漂筏薹草(Carex pseudocuraica)沼澤,采集0~15 cm、15~30 cm和30~45 cm深度的土壤樣品,測定土樣中的V、Cr、Co、Ni、Cu、Zn、Ga、Sr、Pb、Al、Na、Mg、K、Ca、Ti、Mn和Fe共17種金屬的含量。研究結果表明,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和黑龍江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漂筏薹草沼澤土壤中Al質量比相對較高,分別為9 467.8~17 473.2mg/kg和17 823.4~23 673.5 mg/kg,Co質量比相對較低,分別為4.32~6.69 mg/kg和4.10~4.92 mg/kg;土壤中的Na、Mg、Al、K、Ti、Mn、Fe、V、Cr、Co、Ni、Ga、Sr和Pb含量之間顯著正相關,表明其可能具有同源性,主要來源于成土母質。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
1.2 土壤樣品采集與測試方法
1.3 數據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采樣點土壤中的金屬含量
2.2 各層土壤中的金屬含量
2.3 土壤中各種金屬含量間的關系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影響因素分析的洪河濕地及周邊農場退化評價[J]. 曹志鵬,董維紅,武顯倉,程旭學,梁玉凱,頡偉.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7(28)
[2]三江平原濕地保護面臨的問題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 王清波,李傳寶,付東風,金辛.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7(08)
[3]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來源及風險評價研究進展[J]. 徐明露,方鳳滿,林躍勝. 土壤通報. 2015(03)
[4]三江平原典型沼澤濕地養(yǎng)分累積與沉積特征[J]. 李瑞利,柴民偉,邱國玉,石福臣,Sasa Kaichiro. 環(huán)境科學. 2014(08)
[5]黃河口新生濕地土壤Fe和Mn元素的空間分布特征[J]. 孫文廣,甘卓亭,孫志高,李麗麗,孫景寬,孫萬龍,牟曉杰,王玲玲. 環(huán)境科學. 2013(11)
[6]黃河三角洲新生濕地土壤金屬元素空間分布特征[J]. 于君寶,董洪芳,王慧彬,陳小兵,謝文軍,毛培利,高永軍,單凱,陳景春,馬向明. 濕地科學. 2011(04)
[7]不同覆被條件下雙臺子河口濕地土壤主要營養(yǎng)元素含量[J]. 宋曉林,呂憲國,陳志科. 生態(tài)學雜志. 2010(11)
[8]1954~2005年三江平原沼澤濕地農田化過程研究[J]. 王宗明,宋開山,劉殿偉,張柏,張樹清,李方,任春穎,金翠,楊婷,張春華. 濕地科學. 2009(03)
[9]北京延慶飛播林區(qū)不同植被類型土壤肥力的差異[J]. 呂瑞恒,劉勇,李國雷,于海群,楊占軍,李秀玲.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09(05)
[10]鄂爾多斯高原北部不同植被類型下土壤性狀的分異[J]. 李朝生,楊曉暉,于春堂,慈龍駿. 水土保持學報. 2006(05)
本文編號:3663302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
1.2 土壤樣品采集與測試方法
1.3 數據處理
2 結果與分析
2.1 各采樣點土壤中的金屬含量
2.2 各層土壤中的金屬含量
2.3 土壤中各種金屬含量間的關系
3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影響因素分析的洪河濕地及周邊農場退化評價[J]. 曹志鵬,董維紅,武顯倉,程旭學,梁玉凱,頡偉.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7(28)
[2]三江平原濕地保護面臨的問題及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J]. 王清波,李傳寶,付東風,金辛.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7(08)
[3]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來源及風險評價研究進展[J]. 徐明露,方鳳滿,林躍勝. 土壤通報. 2015(03)
[4]三江平原典型沼澤濕地養(yǎng)分累積與沉積特征[J]. 李瑞利,柴民偉,邱國玉,石福臣,Sasa Kaichiro. 環(huán)境科學. 2014(08)
[5]黃河口新生濕地土壤Fe和Mn元素的空間分布特征[J]. 孫文廣,甘卓亭,孫志高,李麗麗,孫景寬,孫萬龍,牟曉杰,王玲玲. 環(huán)境科學. 2013(11)
[6]黃河三角洲新生濕地土壤金屬元素空間分布特征[J]. 于君寶,董洪芳,王慧彬,陳小兵,謝文軍,毛培利,高永軍,單凱,陳景春,馬向明. 濕地科學. 2011(04)
[7]不同覆被條件下雙臺子河口濕地土壤主要營養(yǎng)元素含量[J]. 宋曉林,呂憲國,陳志科. 生態(tài)學雜志. 2010(11)
[8]1954~2005年三江平原沼澤濕地農田化過程研究[J]. 王宗明,宋開山,劉殿偉,張柏,張樹清,李方,任春穎,金翠,楊婷,張春華. 濕地科學. 2009(03)
[9]北京延慶飛播林區(qū)不同植被類型土壤肥力的差異[J]. 呂瑞恒,劉勇,李國雷,于海群,楊占軍,李秀玲.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 2009(05)
[10]鄂爾多斯高原北部不同植被類型下土壤性狀的分異[J]. 李朝生,楊曉暉,于春堂,慈龍駿. 水土保持學報. 2006(05)
本文編號:36633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663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