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固沙林土壤理化特性對林分密度的響應(yīng)
發(fā)布時(shí)間:2022-01-20 18:05
為了研究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林分密度對土壤理化特性的影響,在章古臺地區(qū)選取林分密度分別為625(P1)、775(P2)、1 025(P3)、1 175(P4)株·hm-2和1 250(P5)株·hm-2的樟子松中齡林(林齡為23~27 a)為研究對象,對0~100 cm深度的樟子松林地土壤按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進(jìn)行分層,分析其理化特性。結(jié)果表明:0~10 cm土層全氮和20~40 cm土層土壤容重隨密度增加呈上升趨勢,P5顯著高于P1(P <0. 05); 0~80 cm土層全鉀和0~60 cm土層pH隨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3最高,且P3樣地全鉀在10~60 cm土層顯著高于P1(P <0. 05); pH在0~40 cm土層顯著高于其他樣地(P <0....
【文章來源】:干旱區(qū)研究. 2020,37(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林分密度條件下土壤物理指標(biāo)變化
土壤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分別在樟子松固沙林及其對照草地表現(xiàn)出優(yōu)勢(圖2b和圖2c),在0~100cm土層,土壤全氮含量在樟子松固沙林低于對照草地,而土壤水解氮含量則高于對照草地。隨著樟子松固沙林林分密度的增加,在0~10 cm土層,土壤全氮呈先降低后升高趨勢,P2樣地土壤全氮含量最低,而土壤水解氮含量不同林分密度樣地間無顯著差異;在10~20 cm和40~60 cm土層,土壤全氮含量除P2樣地較低外總體呈逐漸降低趨勢,土壤水解氮無明顯變化;在20~40 cm和60~80 cm土層,土壤全氮含量總體呈逐漸降低趨勢,土壤水解氮仍無明顯變化;在80~100 cm土層,土壤全氮含量總體仍呈逐漸降低趨勢,而土壤水解氮含量則表現(xiàn)為先升高后降低,P2樣地土壤水解氮含量最高。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在樟子松固沙林及其對照草地不同土層存在差異(圖2d和圖2e),在0~100 cm土層,樟子松林地土壤全磷含量均高于對照草地,在10~20 cm土層,樟子松林地土壤有效磷含量與對照草地?zé)o顯著差異;在80~100 cm土層,樟子松林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對照草地,而在其他土層,樟子松林地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對照草地。隨著樟子松固沙林林分密度的增加,在0~10 cm土層,土壤全磷含量總體呈逐漸降低趨勢;在10~40cm土層,不同林分密度樣地土壤全磷含量無顯著差異;在40~100 cm土層,不同林分密度樣地中土壤全磷含量在P4樣地最低,而在其他樣地間無顯著差異;不同林分密度樣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在0~100cm土層均無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其影響因子[J]. 于德良,雷澤勇,張巖松,于東偉,周晏平,姜吉文. 干旱區(qū)研究. 2019(03)
[2]林分密度對云頂山柏木人工林林下物種多樣性和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J]. 王媚臻,畢浩杰,金鎖,劉佳,劉宇航,王宇,齊錦秋,郝建鋒. 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19(03)
[3]植被蓋度對土壤碳、氮、磷生態(tài)化學(xué)計(jì)量比的影響——以敦煌陽關(guān)濕地為例[J]. 張劍,宿力,王利平,包雅蘭,陸靜雯,高雪莉,陳濤,曹建軍. 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19(02)
[4]林分密度對馬尾松林林下物種多樣性和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J]. 孫千惠,吳霞,王媚臻,張柳樺,姚小蘭,齊錦秋,郝建鋒.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18(03)
[5]競爭對遼寧西北部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樹高生長的影響[J]. 雷澤勇,周晏平,趙國軍,張巖松,于德良. 干旱區(qū)研究. 2018(01)
[6]毛烏素沙地南緣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質(zhì)差異及其與林分生長的關(guān)系[J]. 鄧?yán)^峰,丁國棟,魏亞偉,趙國平,張若菡,鄧舸,周永斌,殷有.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7(08)
[7]枯落物分解及其影響因素[J]. 陳婷,郗敏,孔范龍,李悅,龐立華. 生態(tài)學(xué)雜志. 2016(07)
[8]造林密度對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的影響[J]. 侯瑞萍,張克斌,郝智如.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xué)報(bào). 2015(04)
[9]林分密度對濕地松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的影響[J]. 肖興翠,李志輝,梁明武,王海風(fēng),王旭軍. 森林與環(huán)境學(xué)報(bào). 2015(01)
[10]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合理經(jīng)營密度的研究[J]. 張日升,肖巍,于紅軍,王國晨,孫海紅. 遼寧林業(yè)科技. 2014(04)
本文編號:3599280
【文章來源】:干旱區(qū)研究. 2020,37(0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不同林分密度條件下土壤物理指標(biāo)變化
土壤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分別在樟子松固沙林及其對照草地表現(xiàn)出優(yōu)勢(圖2b和圖2c),在0~100cm土層,土壤全氮含量在樟子松固沙林低于對照草地,而土壤水解氮含量則高于對照草地。隨著樟子松固沙林林分密度的增加,在0~10 cm土層,土壤全氮呈先降低后升高趨勢,P2樣地土壤全氮含量最低,而土壤水解氮含量不同林分密度樣地間無顯著差異;在10~20 cm和40~60 cm土層,土壤全氮含量除P2樣地較低外總體呈逐漸降低趨勢,土壤水解氮無明顯變化;在20~40 cm和60~80 cm土層,土壤全氮含量總體呈逐漸降低趨勢,土壤水解氮仍無明顯變化;在80~100 cm土層,土壤全氮含量總體仍呈逐漸降低趨勢,而土壤水解氮含量則表現(xiàn)為先升高后降低,P2樣地土壤水解氮含量最高。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在樟子松固沙林及其對照草地不同土層存在差異(圖2d和圖2e),在0~100 cm土層,樟子松林地土壤全磷含量均高于對照草地,在10~20 cm土層,樟子松林地土壤有效磷含量與對照草地?zé)o顯著差異;在80~100 cm土層,樟子松林地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對照草地,而在其他土層,樟子松林地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對照草地。隨著樟子松固沙林林分密度的增加,在0~10 cm土層,土壤全磷含量總體呈逐漸降低趨勢;在10~40cm土層,不同林分密度樣地土壤全磷含量無顯著差異;在40~100 cm土層,不同林分密度樣地中土壤全磷含量在P4樣地最低,而在其他樣地間無顯著差異;不同林分密度樣地土壤速效磷含量在0~100cm土層均無顯著差異。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其影響因子[J]. 于德良,雷澤勇,張巖松,于東偉,周晏平,姜吉文. 干旱區(qū)研究. 2019(03)
[2]林分密度對云頂山柏木人工林林下物種多樣性和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J]. 王媚臻,畢浩杰,金鎖,劉佳,劉宇航,王宇,齊錦秋,郝建鋒. 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19(03)
[3]植被蓋度對土壤碳、氮、磷生態(tài)化學(xué)計(jì)量比的影響——以敦煌陽關(guān)濕地為例[J]. 張劍,宿力,王利平,包雅蘭,陸靜雯,高雪莉,陳濤,曹建軍. 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19(02)
[4]林分密度對馬尾松林林下物種多樣性和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J]. 孫千惠,吳霞,王媚臻,張柳樺,姚小蘭,齊錦秋,郝建鋒.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bào). 2018(03)
[5]競爭對遼寧西北部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樹高生長的影響[J]. 雷澤勇,周晏平,趙國軍,張巖松,于德良. 干旱區(qū)研究. 2018(01)
[6]毛烏素沙地南緣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質(zhì)差異及其與林分生長的關(guān)系[J]. 鄧?yán)^峰,丁國棟,魏亞偉,趙國平,張若菡,鄧舸,周永斌,殷有.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7(08)
[7]枯落物分解及其影響因素[J]. 陳婷,郗敏,孔范龍,李悅,龐立華. 生態(tài)學(xué)雜志. 2016(07)
[8]造林密度對樟子松人工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能力的影響[J]. 侯瑞萍,張克斌,郝智如.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xué)報(bào). 2015(04)
[9]林分密度對濕地松根系生物量及其分布的影響[J]. 肖興翠,李志輝,梁明武,王海風(fēng),王旭軍. 森林與環(huán)境學(xué)報(bào). 2015(01)
[10]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合理經(jīng)營密度的研究[J]. 張日升,肖巍,于紅軍,王國晨,孫海紅. 遼寧林業(yè)科技. 2014(04)
本文編號:35992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5992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