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12-11 18:27
為研究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的礦化特征,以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為對象,采用空間序列代替時間序列的方法,研究了溫度(5℃、15℃、25℃和35℃)、水分(25%SSM、50%SSM、75%SSM 和 100%SSM)、土壤團粒結構(>2 mm、2-0.25 mm、0.25-0.053 mm和<0.053 mm)及枯落物添加(牛枝子、蒙古冰草、短花針茅和混合枯落物)對未封育(FY0)、封育5年(FY5)、9年(FY9)和12年(FY12)的草地土壤有機碳礦化的影響,分析了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團粒結構、有機碳及其組分含量等的變化,探討了土壤有機碳礦化與土壤穩(wěn)定性系數(shù)(Kos)的關系。主要得出以下結論:(1)荒漠草原土壤總有機碳(SOC)隨封育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封育12年的草地土壤總有機碳含量顯著高于未封育草地(P<0.05);封育5年和12年的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含量顯著高于未封育草地;各封育年限草地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各封育年限草地<0.053 mm粒徑團聚體有機碳的含量最高,>2 mm粒徑和2...
【文章來源】:寧夏大學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研究進展
1.4 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qū)自然概況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含量和團粒結構
3.2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及其溫度敏感性
3.3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對水分的響應
3.4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團聚體有機碳的礦化特征
3.5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對添加枯落物的響應
第四章 討論
4.1 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含量和團粒結構
4.2 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及其溫度敏感性
4.3 荒漠草原土壤碳礦化對水分變化的響應
4.4 荒漠草原土壤團聚體有機碳礦化特征
4.5 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對添加枯落物的響應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535172
【文章來源】:寧夏大學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研究進展
1.4 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研究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區(qū)自然概況
2.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含量和團粒結構
3.2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及其溫度敏感性
3.3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對水分的響應
3.4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團聚體有機碳的礦化特征
3.5 不同封育年限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對添加枯落物的響應
第四章 討論
4.1 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含量和團粒結構
4.2 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及其溫度敏感性
4.3 荒漠草原土壤碳礦化對水分變化的響應
4.4 荒漠草原土壤團聚體有機碳礦化特征
4.5 荒漠草原土壤有機碳礦化對添加枯落物的響應
第五章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5351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53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