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鹽堿草地蒲公英根圍AM真菌侵染特性及種類多樣性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19:09
為深入了解松嫩鹽堿草地蒲公英根圍AM真菌類型,豐富該地AM真菌資源多樣性,以及為更高效地修復鹽堿農業(yè)用地提供新的途徑及想法,利用形態(tài)學鑒定的研究方法,對松嫩鹽堿草地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根圍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e fungi)侵染特性及其種類多樣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1)在pH不同的土壤生態(tài)環(huán)境下,蒲公英根系均與AM真菌形成共生關系,并形成典型的重樓型(Paris-type,P型)菌根結構,且侵染率均達到100%。2)對利用濕篩法提取出的蒲公英根圍土壤AM真菌孢子進行形態(tài)學鑒定,共鑒定出6屬21種,其中球囊霉屬(Glomus)10種,為本區(qū)域蒲公英根圍AM真菌優(yōu)勢屬,摩西球囊霉占比最多,為本區(qū)域蒲公英根圍優(yōu)勢AM真菌;無梗囊霉屬(Acaulospora)5種;盾巨孢囊霉屬(Scutellospora)3種;和平囊霉屬(Pacispora)、原囊霉屬(Archaeospor)、巨孢囊霉屬(Gigaspora)各1種。3)由于此次試驗中侵染率極高,說明輕度堿性的土壤情況可能有利于AM真菌與宿主植物親和以及AM真菌的生長,并且該樣地...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9,24(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采樣地
1.2 試驗方法
1.2.1 采樣方法
1.2.2 AM真菌侵染率的測定
1.2.3 AM真菌孢子的分離鑒定
1.2.4 蒲公英根圍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蒲公英根圍菌根共生的結構特征
2.2 蒲公英根圍AM真菌侵染狀況
2.3 蒲公英根圍AM真菌的多樣性
3 討 論
3.1 蒲公英根系與AM真菌的共生關系
3.2 AM真菌侵染蒲公英根系的侵染率差異
3.3 蒲公英根圍土壤中AM真菌孢子優(yōu)勢屬及其分布特性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松嫩鹽堿草地旋覆花根圍AM真菌侵染特性及多樣性[J]. 楊春雪,黃壽臣,陳飛,李麗麗. 草業(yè)科學. 2017(02)
[2]松嫩鹽堿草地26種植物根圍叢枝菌根真菌多樣性特征[J]. 楊春雪,陳飛,岳英男,閻秀峰. 草業(yè)科學. 2015(12)
[3]叢枝菌根真菌在土壤氮素循環(huán)中的作用[J]. 陳永亮,陳保冬,劉蕾,胡亞軍,徐天樂,張莘. 生態(tài)學報. 2014(17)
[4]天津濱海鹽堿土中VA菌根真菌資源調查研究[J]. 張峰峰,周可,趙玉潔,謝鳳行,李亞玲.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2(03)
[5]菌根真菌的生理生態(tài)功能[J]. 徐麗娟,刁志凱,李巖,劉潤進.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2(01)
[6]兩種叢枝菌根真菌對黃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效及根系抗病相關酶活性的影響[J]. 王倡憲,李曉林,宋福強,王貴強,李北齊.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2(01)
[7]西藏高原草地植物AM真菌多樣性及其環(huán)境影響因子研究[J]. 蔡曉布,彭岳林,馮固,錢成. 土壤學報. 2005(04)
[8]NaCl和Na2SO4脅迫對蒲公英種子發(fā)芽及成苗的影響[J]. 林辰壹,馬凱,秦玉玲,李會芳.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5(01)
博士論文
[1]模擬增溫和氮沉降對松嫩草原土壤養(yǎng)分狀況的影響[D]. 張南翼.東北師范大學 2013
[2]多源遙感數據支持下的松嫩平原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研究[D]. 李昭陽.吉林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松嫩鹽堿草地星星草根圍AM真菌多樣性及功能研究[D]. 陳飛.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7
[2]AM真菌與鹽堿地藜科植物的共生關系[D]. 于宏清.東北師范大學 2015
[3]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叢枝菌根真菌鑒定及菌群結構分析[D]. 接偉光.黑龍江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01501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9,24(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采樣地
1.2 試驗方法
1.2.1 采樣方法
1.2.2 AM真菌侵染率的測定
1.2.3 AM真菌孢子的分離鑒定
1.2.4 蒲公英根圍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2 結果與分析
2.1 蒲公英根圍菌根共生的結構特征
2.2 蒲公英根圍AM真菌侵染狀況
2.3 蒲公英根圍AM真菌的多樣性
3 討 論
3.1 蒲公英根系與AM真菌的共生關系
3.2 AM真菌侵染蒲公英根系的侵染率差異
3.3 蒲公英根圍土壤中AM真菌孢子優(yōu)勢屬及其分布特性
4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松嫩鹽堿草地旋覆花根圍AM真菌侵染特性及多樣性[J]. 楊春雪,黃壽臣,陳飛,李麗麗. 草業(yè)科學. 2017(02)
[2]松嫩鹽堿草地26種植物根圍叢枝菌根真菌多樣性特征[J]. 楊春雪,陳飛,岳英男,閻秀峰. 草業(yè)科學. 2015(12)
[3]叢枝菌根真菌在土壤氮素循環(huán)中的作用[J]. 陳永亮,陳保冬,劉蕾,胡亞軍,徐天樂,張莘. 生態(tài)學報. 2014(17)
[4]天津濱海鹽堿土中VA菌根真菌資源調查研究[J]. 張峰峰,周可,趙玉潔,謝鳳行,李亞玲.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2(03)
[5]菌根真菌的生理生態(tài)功能[J]. 徐麗娟,刁志凱,李巖,劉潤進.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2(01)
[6]兩種叢枝菌根真菌對黃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效及根系抗病相關酶活性的影響[J]. 王倡憲,李曉林,宋福強,王貴強,李北齊. 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 2012(01)
[7]西藏高原草地植物AM真菌多樣性及其環(huán)境影響因子研究[J]. 蔡曉布,彭岳林,馮固,錢成. 土壤學報. 2005(04)
[8]NaCl和Na2SO4脅迫對蒲公英種子發(fā)芽及成苗的影響[J]. 林辰壹,馬凱,秦玉玲,李會芳. 新疆農業(yè)大學學報. 2005(01)
博士論文
[1]模擬增溫和氮沉降對松嫩草原土壤養(yǎng)分狀況的影響[D]. 張南翼.東北師范大學 2013
[2]多源遙感數據支持下的松嫩平原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化研究[D]. 李昭陽.吉林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松嫩鹽堿草地星星草根圍AM真菌多樣性及功能研究[D]. 陳飛.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7
[2]AM真菌與鹽堿地藜科植物的共生關系[D]. 于宏清.東北師范大學 2015
[3]黃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叢枝菌根真菌鑒定及菌群結構分析[D]. 接偉光.黑龍江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015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50150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