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施氮與灌溉對毛白楊人工林土壤硝態(tài)氮分布與積累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0-19 10:44
[目的]研究灌溉和施氮對硝態(tài)氮在毛白楊林地土壤中積累與分布的影響,為毛白楊速生豐產林科學精準施肥和減少硝態(tài)氮淋失提供依據。[方法]在華北平原毛白楊適生地河北威縣,利用"十二五"毛白楊大徑材培育研究長期試驗地,研究了通過灌溉保持不同土壤水分狀況(田間持水量45%、60%、75%)和施氮量(0.0、101.6、203.2、304.8 kg·hm-2)對土壤硝態(tài)氮分布與積累的影響。[結果]土壤硝態(tài)氮分布具有明顯的表聚性,在0■200 cm土層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S"型變化趨勢,且施氮量越大,硝態(tài)氮在60■100 cm土層累積的趨勢越明顯。隨著土壤水分的增加,土壤硝態(tài)氮的淋洗峰所在土層深度分別在40■60、60■80、80■100 cm。土壤硝態(tài)氮累積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隨灌水量的增加則呈先增加后減少的趨勢;水氮交互作用對硝態(tài)氮的分布與積累影響顯著。林地不同水氮組合土壤硝態(tài)氮積累量為86.11■259.29 kg·hm-2。[結論]施氮量與土壤水分含量對毛白楊林地土壤硝態(tài)氮的分布與積累影響顯著,在0■200 cm土層內,隨著施氮量的增加,硝態(tài)...
【文章來源】: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9,3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不同田間持水量和施氮水平下毛白楊林地土壤剖面硝態(tài)氮含量分布
灌水量對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積累也有顯著影響(圖3)。在同一施氮條件下,土壤硝態(tài)氮的積累量隨灌水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表現為W2(60%)>W3(75%)>W1(45%),當田間持水量達到60%時,林地土壤中硝態(tài)氮積累量最大為832.88 kg·hm-2,是W1的1.40倍。4 討論
施氮量對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積累有顯著影響(圖2)。在同一灌水量條件下,土壤硝態(tài)氮積累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具體表現為N3(240 g·株-1)>N2(160 g·株-1)>N1(80 g·株-1)>N0(0 g·株-1),其中,施氮量在N3水平下土壤硝態(tài)氮積累量最大,達到696.90 kg·hm-2,是N0的1.87倍。灌水量對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積累也有顯著影響(圖3)。在同一施氮條件下,土壤硝態(tài)氮的積累量隨灌水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表現為W2(60%)>W3(75%)>W1(45%),當田間持水量達到60%時,林地土壤中硝態(tài)氮積累量最大為832.88 kg·hm-2,是W1的1.40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施肥處理對三峽庫區(qū)柑橘園土壤氮磷淋失影響[J]. 王甜,黃志霖,曾立雄,肖文發(fā),宋文梅.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5)
[2]水氮互作對冬油菜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態(tài)氮分布的影響[J]. 谷曉博,李援農,黃鵬,杜婭丹,陳朋朋,方恒.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8(07)
[3]滴灌栽培楊樹人工林細根空間分布特征[J]. 秘洪雷,蘭再平,孫尚偉,傅建平,彭晶晶,馬鑫.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7(06)
[4]滴灌施肥下施氮量和施氮頻率對毛白楊生物量及氮吸收的影響[J]. 席本野,王燁,賈黎明. 林業(yè)科學. 2017(05)
[5]黔西北不同土地利用類型下土壤全氮及硝態(tài)氮的分布與殘留[J]. 薛曉輝,趙常萬,張嵩. 草地學報. 2016(04)
[6]不同施肥水平下菜地耕層土壤中氮磷淋溶損失特征[J]. 韋高玲,卓慕寧,廖義善,謝真越,張思毅,李定強.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6(06)
[7]滴灌施肥條件下107楊幼林N、P、K養(yǎng)分吸收量與施肥量研究[J]. 賀勇,蘭再平,孫尚偉,傅建平,劉俊琴.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5(03)
[8]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對歐美108楊人工林土壤氮素垂向運移的影響[J]. 戴騰飛,席本野,閆小莉,賈黎明.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5(06)
[9]寬窄行栽植下三倍體毛白楊根系生物量分布及其對土壤養(yǎng)分因子的響應[J]. 邸楠,席本野,Jeremiah R.PINT,王燁,李廣德,賈黎明.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3(10)
[10]不同施肥處理條件下苗圃潮土硝態(tài)氮垂向運移特征[J]. 左海軍,馬履一,王彥輝,賈忠奎,徐麗宏,王梓. 水土保持學報. 2012(02)
碩士論文
[1]半干旱半濕潤地區(qū)土壤剖面中硝態(tài)氮累積的研究[D]. 呂麗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44721
【文章來源】: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9,3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不同田間持水量和施氮水平下毛白楊林地土壤剖面硝態(tài)氮含量分布
灌水量對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積累也有顯著影響(圖3)。在同一施氮條件下,土壤硝態(tài)氮的積累量隨灌水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表現為W2(60%)>W3(75%)>W1(45%),當田間持水量達到60%時,林地土壤中硝態(tài)氮積累量最大為832.88 kg·hm-2,是W1的1.40倍。4 討論
施氮量對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積累有顯著影響(圖2)。在同一灌水量條件下,土壤硝態(tài)氮積累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具體表現為N3(240 g·株-1)>N2(160 g·株-1)>N1(80 g·株-1)>N0(0 g·株-1),其中,施氮量在N3水平下土壤硝態(tài)氮積累量最大,達到696.90 kg·hm-2,是N0的1.87倍。灌水量對土壤中硝態(tài)氮的積累也有顯著影響(圖3)。在同一施氮條件下,土壤硝態(tài)氮的積累量隨灌水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表現為W2(60%)>W3(75%)>W1(45%),當田間持水量達到60%時,林地土壤中硝態(tài)氮積累量最大為832.88 kg·hm-2,是W1的1.40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施肥處理對三峽庫區(qū)柑橘園土壤氮磷淋失影響[J]. 王甜,黃志霖,曾立雄,肖文發(fā),宋文梅.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5)
[2]水氮互作對冬油菜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態(tài)氮分布的影響[J]. 谷曉博,李援農,黃鵬,杜婭丹,陳朋朋,方恒.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8(07)
[3]滴灌栽培楊樹人工林細根空間分布特征[J]. 秘洪雷,蘭再平,孫尚偉,傅建平,彭晶晶,馬鑫.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7(06)
[4]滴灌施肥下施氮量和施氮頻率對毛白楊生物量及氮吸收的影響[J]. 席本野,王燁,賈黎明. 林業(yè)科學. 2017(05)
[5]黔西北不同土地利用類型下土壤全氮及硝態(tài)氮的分布與殘留[J]. 薛曉輝,趙常萬,張嵩. 草地學報. 2016(04)
[6]不同施肥水平下菜地耕層土壤中氮磷淋溶損失特征[J]. 韋高玲,卓慕寧,廖義善,謝真越,張思毅,李定強. 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 2016(06)
[7]滴灌施肥條件下107楊幼林N、P、K養(yǎng)分吸收量與施肥量研究[J]. 賀勇,蘭再平,孫尚偉,傅建平,劉俊琴. 林業(yè)科學研究. 2015(03)
[8]施肥方式和施氮量對歐美108楊人工林土壤氮素垂向運移的影響[J]. 戴騰飛,席本野,閆小莉,賈黎明.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5(06)
[9]寬窄行栽植下三倍體毛白楊根系生物量分布及其對土壤養(yǎng)分因子的響應[J]. 邸楠,席本野,Jeremiah R.PINT,王燁,李廣德,賈黎明.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3(10)
[10]不同施肥處理條件下苗圃潮土硝態(tài)氮垂向運移特征[J]. 左海軍,馬履一,王彥輝,賈忠奎,徐麗宏,王梓. 水土保持學報. 2012(02)
碩士論文
[1]半干旱半濕潤地區(qū)土壤剖面中硝態(tài)氮累積的研究[D]. 呂麗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4447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44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