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自然地理論文 >

江西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3 10:09
  丹霞地貌是具有陡崖坡的紅層地貌。自30世紀30年代末陳國達提出“丹霞地形”(即丹霞地貌)以來,作為地貌學一個新的領域,丹霞地貌的研究經歷了初創(chuàng)、成型和發(fā)展三個階段,已日趨成熟。國內外大量的丹霞地貌被發(fā)現(xiàn)并加以研究和開發(fā),使丹霞地貌作為一個地貌名詞已走出國門并逐漸被世界所承認。然而目前丹霞地貌的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地貌景觀的發(fā)現(xiàn)及開發(fā),少數(shù)學者所做的成因方面的研究,也主要是針對某景點分布區(qū)(點)進行,研究較為分散。針對一個盆地或更大范圍丹霞地貌的對比研究工作還不系統(tǒng)也不夠深入,丹霞地貌形成的控制因素還不明確。信江盆地位于江西省東部武夷山脈和懷玉山脈之間近東西向狹長的谷地內,大地構造處于揚子古板塊和華夏古板塊接合部。中生代以來受太平洋板塊活動影響,經歷了由拗陷盆地到斷陷盆地的演化歷程,沉積了一套“下灰上紅”的陸相碎屑巖系,白堊紀之后經喜山期構造及新構造運動的作用,并在外動力地質作用下,盆地內形成了大量的丹霞地貌,是我國丹霞地貌發(fā)育典型代表區(qū)域之一。通過信江盆地ETM+遙感數(shù)據的解譯并野外考查及驗證,在盆地內圈劃出15個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qū)域。不同的區(qū)域內丹霞地貌的遙感影像具有不同的特征,總體上由... 

【文章來源】:成都理工大學四川省

【文章頁數(shù)】:12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丹霞地貌研究現(xiàn)狀
        1.1.1 丹霞地貌國內外研究歷程
        1.1.2 丹霞地貌研究主要進展
        1.1.3 丹霞地貌形成機制研究
        1.1.4 丹霞地貌研究存在的問題
    1.2 選題依據及意義
    1.3 研究目標與研究內容
    1.4 研究方法、技術線路
    1.5 完成的工作量與創(chuàng)新之處
        1.5.1 完成的工作量
        1.5.2 本文創(chuàng)新點
第2章 信江盆地地學背景
    2.1 地理環(huán)境
        2.1.1 地貌環(huán)境
        2.1.2 氣候環(huán)境
        2.1.3 水文地質
        2.1.4 人文地理環(huán)境
        2.1.5 生物資源
    2.2 地質背景
        2.2.1 地層
        2.2.2 巖漿巖
        2.2.3 構造
        2.2.4 地質演化史
第3章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特征及國內外對比
    3.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遙感影像特征
        3.1.1 遙感影像的選擇與預處理
        3.1.2 遙感影像解譯
    3.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主要類型
        3.2.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形態(tài)特征
        3.2.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成因類型
    3.3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空間分布規(guī)律
        3.3.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組合特征
        3.3.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空間分布特征
    3.4 與國內外其它紅層地貌對比
        3.4.1 與國內其它紅層地貌對比
        3.4.2 與國外紅層地貌對比
第4章 信江盆地紅層與丹霞地貌發(fā)育關系
    4.1 信江盆地紅層發(fā)育特征及其分布
        4.1.1 信江盆地紅層分布
        4.1.2 信江盆地紅層發(fā)育特征
        4.1.3 信江盆地紅層巖石學特征
        4.1.4 信江盆地紅層沉積環(huán)境
    4.2 信江盆地原型分析
        4.2.1 信江盆地基底發(fā)育階段
        4.2.2 信江拗陷盆地演化階段
        4.2.3 信江斷陷紅層盆地演化階段
        4.2.4 信江盆地后期改造階段
    4.3 信江盆地紅層地貌發(fā)育特征
    4.4 信江盆地紅層與丹霞地貌景觀的關系
        4.4.1 茅店組紅層與丹霞地貌的關系
        4.4.2 河口組紅層與丹霞地貌的關系
        4.4.3 塘邊組紅層與丹霞地貌的關系
        4.4.4 蓮荷組紅層與丹霞地貌的關系
第5章 信江盆地構造與丹霞地貌發(fā)育關系
    5.1 褶皺特征
    5.2 斷層特征
        5.2.1 北東向斷層
        5.2.2 北西向斷層
        5.2.3 近東西向斷層
    5.3 丹霞地貌區(qū)節(jié)理特征
    5.4 信江盆地構造與丹霞地貌關系
        5.4.1 斷層活動與丹霞地貌關系
        5.4.2 節(jié)理發(fā)育與丹霞地貌的形態(tài)
第6章 信江盆地外動力地質作用與丹霞地貌發(fā)育關系
    6.1 信江盆地水系與丹霞地貌的關系
        6.1.1 信江水系發(fā)育與丹霞地貌分布
        6.1.2 流水侵蝕與丹霞地貌發(fā)育
    6.2 重力崩塌作用與丹霞地貌
    6.3 風化作用與丹霞地貌
        6.3.1 物理風化作用
        6.3.2 化學風化作用
        6.3.3 生物風化作用
        6.3.4 差異風化作用
第7章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演化模式
    7.1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成景系統(tǒng)分析
        7.1.1 丹霞地貌的物質基礎
        7.1.2 丹霞地貌成景系統(tǒng)中的主要內營力
        7.1.3 丹霞地貌成景系統(tǒng)中的主要外營力
    7.2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演化特征分析
    7.3 信江盆地丹霞地貌演化模式
結論
致謝
主要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取得學術成果
附圖
附表
圖版與圖版說明



本文編號:331943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31943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08d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