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演變過程中土地利用變化——以貴州省關嶺縣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4-19 09:39
土地利用變化是人類活動影響地表變化的重要表征,喀斯特石漠化是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指示,對生態(tài)脆弱的喀斯特地區(qū)進行石漠化和土地利用變化的時空分布研究,是地球變化研究的重要議題。通過"3S"技術對典型喀斯特地區(qū)關嶺縣2010~2015年石漠化演變過程和土地利用變化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1)無石漠化面積增加了80. 68 km2,強度、極強度石漠化面積分別減少50. 5和78. 61 km2,石漠化治理工程初見成效,但石漠化演化是一個雙向反復的轉化過程;(2)水田、旱地、草地和未利用地面積分別減少54. 4、59. 05、15. 39和302. 82 km2,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建設用地面積分別增加270. 82、145. 38、13. 37km2,農戶生計資本轉變致使耕地撂荒,生態(tài)修復工程成效顯著;(3)土地利用的變化是石漠化演變方向的指示劑,植被的正向演替區(qū)域與石漠化減輕區(qū)域吻合,耕地和聚落分布區(qū)域與石漠化惡化區(qū)域吻合。
【文章來源】: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9,19(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概況
2 數據來源與方法
3 石漠化與土地利用時空分布
3.1 石漠化
3.1.1 關嶺縣2010年石漠化分布情況
3.1.2 關嶺縣2015年石漠化分布情況
3.1.3 關嶺縣2010~2015年石漠化變化情況
3.2 土地利用
3.2.1 關嶺縣2010年土地利用情況
3.2.2 關嶺縣2015年土地利用情況
3.2.3 關嶺縣2010~2015年土地利用變化情況
3.3 土地利用變化與石漠化演變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WOS數據庫和CSCD的全球喀斯特研究動態(tài)[J]. 安顯金,李維.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3)
[2]2010-2015年中國土地利用變化的時空格局與新特征[J]. 劉紀遠,寧佳,匡文慧,徐新良,張樹文,顏長珍,李仁東,吳世新,胡云鋒,杜國明,遲文峰,潘濤,寧靜. 地理學報. 2018(05)
[3]喀斯特城市石漠化遙感參數的時空變化[J]. 王愷寧,王修信.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8(10)
[4]對石漠化概念及其治理的再思考[J]. 李陽兵,黃娟,徐倩,羅光杰.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5)
[5]中國南方喀斯特生態(tài)系統(tǒng)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 熊康寧,池永寬. 生態(tài)經濟. 2015(01)
[6]基于洞穴沉積物記錄的石漠化演變重要歷史事件相關研究[J]. 劉子琦,王宏遠,張乾柱.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4(04)
[7]黔中高原面石漠化演變典型案例研究——以普定后寨河地區(qū)為例[J]. 李陽兵,羅光杰,程安云,邵景安,白曉永,王世杰. 地理研究. 2013(05)
[8]喀斯特石漠化演變軌跡的典型案例研究——以貴州盤縣為例[J]. 李陽兵,王世杰,羅光杰,程安云.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0(03)
[9]基于生態(tài)綜合治理的石漠化演變規(guī)律與趨勢討論[J]. 熊康寧,陳起偉. 中國巖溶. 2010(03)
[10]西南喀斯特山區(qū)石漠化治理的原則、途徑與問題[J]. 田秀玲,倪健. 干旱區(qū)地理. 2010(04)
碩士論文
[1]貴州巖溶地區(qū)石漠化時空變化規(guī)律及發(fā)展趨勢研究[D]. 陳起偉.貴州師范大學 2009
[2]基于RS與GIS的喀斯特石漠化演變特征研究[D]. 袁士聰.貴州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147306
【文章來源】: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9,19(1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概況
2 數據來源與方法
3 石漠化與土地利用時空分布
3.1 石漠化
3.1.1 關嶺縣2010年石漠化分布情況
3.1.2 關嶺縣2015年石漠化分布情況
3.1.3 關嶺縣2010~2015年石漠化變化情況
3.2 土地利用
3.2.1 關嶺縣2010年土地利用情況
3.2.2 關嶺縣2015年土地利用情況
3.2.3 關嶺縣2010~2015年土地利用變化情況
3.3 土地利用變化與石漠化演變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WOS數據庫和CSCD的全球喀斯特研究動態(tài)[J]. 安顯金,李維.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03)
[2]2010-2015年中國土地利用變化的時空格局與新特征[J]. 劉紀遠,寧佳,匡文慧,徐新良,張樹文,顏長珍,李仁東,吳世新,胡云鋒,杜國明,遲文峰,潘濤,寧靜. 地理學報. 2018(05)
[3]喀斯特城市石漠化遙感參數的時空變化[J]. 王愷寧,王修信.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8(10)
[4]對石漠化概念及其治理的再思考[J]. 李陽兵,黃娟,徐倩,羅光杰.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5)
[5]中國南方喀斯特生態(tài)系統(tǒng)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 熊康寧,池永寬. 生態(tài)經濟. 2015(01)
[6]基于洞穴沉積物記錄的石漠化演變重要歷史事件相關研究[J]. 劉子琦,王宏遠,張乾柱. 科學技術與工程. 2014(04)
[7]黔中高原面石漠化演變典型案例研究——以普定后寨河地區(qū)為例[J]. 李陽兵,羅光杰,程安云,邵景安,白曉永,王世杰. 地理研究. 2013(05)
[8]喀斯特石漠化演變軌跡的典型案例研究——以貴州盤縣為例[J]. 李陽兵,王世杰,羅光杰,程安云. 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 2010(03)
[9]基于生態(tài)綜合治理的石漠化演變規(guī)律與趨勢討論[J]. 熊康寧,陳起偉. 中國巖溶. 2010(03)
[10]西南喀斯特山區(qū)石漠化治理的原則、途徑與問題[J]. 田秀玲,倪健. 干旱區(qū)地理. 2010(04)
碩士論文
[1]貴州巖溶地區(qū)石漠化時空變化規(guī)律及發(fā)展趨勢研究[D]. 陳起偉.貴州師范大學 2009
[2]基于RS與GIS的喀斯特石漠化演變特征研究[D]. 袁士聰.貴州師范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1473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147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