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開都—孔雀河流域綠洲時空演變及驅動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10 04:00
綠洲作為我國西北干旱區(qū)一種獨特的地理景觀,維系著干旱區(qū)的經濟發(fā)展和穩(wěn)定。伴隨國家政策的向西傾斜,人類對干旱區(qū)綠洲水土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程度持續(xù)加強,綠洲發(fā)育演化呈現不同水平。人工綠洲規(guī)模不斷擴大,天然綠洲日益萎縮,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急速凸顯。加強綠洲研究,特別是天然綠洲和人工綠洲的發(fā)展演化,有利于從根本上認識和解決現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本研究以開都-孔雀河流域為研究區(qū),基于長時間序列的Landsat數據,運用最大似然法、歸一化植被指數法以及結合歸一化指數、紋理、坡度及坡向信息的決策樹法來劃分天然綠洲和人工綠洲,通過對綠洲格局變化、規(guī)模變化、退縮與擴張、重心遷移和驅動因素等內容的研究,揭示近30年來開都-孔雀河流域的綠洲時空演變。主要研究結論如下:(1)天然綠洲和人工綠洲的劃分:相較單純使用歸一化植被指數法和單純使用最大似然分類法,基于歸一化指數、坡度數據及紋理指數相結合的決策樹方法更優(yōu),其分類總體精度分別提高了13.7%和16.7%,Kappa系數分別提高了2.71%和3.94%,不僅降低了椒鹽化現象,且分類結果與實際分布也具有較好的一致性。(2)天然綠洲和人工綠洲的時空分布格局與變化:開都-孔雀...
【文章來源】:新疆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開都-孔雀河流域地理位置
圖 2-2 研究區(qū)水系圖Figure 2-2 Water System Diagram of the ResearchArea2.1.5 植被和土壤流域土壤大體為:高山地帶的土壤類型為冰沼土、草甸土、山地棕漠土及草原土等。草甸化草原土為過度性土壤,位于海拔 2700-3000 m 之間,結構呈團粒狀,并具有彈性。平原區(qū)的土壤類型主要有:潮土、綠洲灰土、鹽綠洲土及黃土等。孔雀河沖洪積平原區(qū),地形平緩,出露地表層的土壤類型主要為第三系河湖相沉積的泥巖、砂巖、細砂、亞砂土、亞粘土、粉砂巖以及第四系沖洪積、風積而成的砂礫石等。焉耆盆地的沖積平原多為綠洲集中分布地區(qū),其河灘地和階地上土壤類型為草甸土和草甸沼澤土。因沖積平原在強烈蒸發(fā)上極易積鹽,草甸鹽土和典型鹽土多分布在沖積平原上的一些地下徑流滯緩的河間洼地。棕漠土、草甸鹽土、典型鹽土、鹽化沼澤土、灌耕棕漠土、灌耕土或灌淤土、潮土、灌耕草甸土等為其主要土壤類型。開孔河
開都-孔雀河主要植被(攝于2016、2017年7月、8月)
本文編號:3128917
【文章來源】:新疆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7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開都-孔雀河流域地理位置
圖 2-2 研究區(qū)水系圖Figure 2-2 Water System Diagram of the ResearchArea2.1.5 植被和土壤流域土壤大體為:高山地帶的土壤類型為冰沼土、草甸土、山地棕漠土及草原土等。草甸化草原土為過度性土壤,位于海拔 2700-3000 m 之間,結構呈團粒狀,并具有彈性。平原區(qū)的土壤類型主要有:潮土、綠洲灰土、鹽綠洲土及黃土等。孔雀河沖洪積平原區(qū),地形平緩,出露地表層的土壤類型主要為第三系河湖相沉積的泥巖、砂巖、細砂、亞砂土、亞粘土、粉砂巖以及第四系沖洪積、風積而成的砂礫石等。焉耆盆地的沖積平原多為綠洲集中分布地區(qū),其河灘地和階地上土壤類型為草甸土和草甸沼澤土。因沖積平原在強烈蒸發(fā)上極易積鹽,草甸鹽土和典型鹽土多分布在沖積平原上的一些地下徑流滯緩的河間洼地。棕漠土、草甸鹽土、典型鹽土、鹽化沼澤土、灌耕棕漠土、灌耕土或灌淤土、潮土、灌耕草甸土等為其主要土壤類型。開孔河
開都-孔雀河主要植被(攝于2016、2017年7月、8月)
本文編號:31289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12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