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地質遺跡分類、評價及其可持續(xù)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1-03-15 00:40
如今,國家地質公園已形成一個遍布全國的網(wǎng)絡。在帶動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如何保持地質遺跡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具有優(yōu)質的地質遺跡資源,公園旅游人數(shù)和收入不斷遞增,同時也對地質遺跡的保護帶來一系列問題。本文以甘肅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資源為研究對象,通過實地調查公園的地質遺跡及其保護現(xiàn)狀,并對其進行分類和評價,在此基礎上綜合分析其可持續(xù)發(fā)展面臨的問題,并探索其應對措施,旨在對雅丹國家地質公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一些參考。本論文首先簡要概述了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所在區(qū)域的自然地理背景、區(qū)域地質概況及社會經(jīng)濟概況。概況分析了雅丹地貌的發(fā)育過程、形成機制及國內對比。其次,在野外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對公園內的地質遺跡資源進行了較系統(tǒng)的分類。并進一步對公園內分布最廣泛的地質遺跡資源——雅丹地貌單體進行了分類。再次,用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的方法,對公園內的主要地質遺跡資源進行評價。定性評價主要從科學與科普價值、美學價值、旅游開發(fā)價值三方面進行評價;通過建立定量評價體系,利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因子權重,對公園內主要的地質遺跡資源進行評分,根據(jù)得分將地質遺跡資源...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依據(jù)及研究意義
1.2 研究內容、方法及技術路線
1.3 完成工作量
1.4 公園發(fā)展歷程及研究現(xiàn)狀
1.4.1 發(fā)展歷程
1.4.2 相關的地質研究工作
1.4.3 地質公園建設與發(fā)展
第2章 研究區(qū)概況
2.1 自然地理背景
2.1.1 地形地貌
2.1.2 氣候
2.1.3 水文
2.1.4 生物
2.1.5 土壤
2.2 區(qū)域地質背景
2.2.1 地層
2.2.2 巖石
2.2.3 構造
2.3 社會經(jīng)濟概況
第3章 雅丹地貌研究綜述
3.1 “雅丹”一詞的由來
3.2 雅丹地貌的形成機制
3.2.1 物質基礎
3.2.2 內動力作用
3.2.3 外動力作用
3.3 雅丹地貌的發(fā)育過程
3.4 國內對比
3.4.1 雅丹地貌在國內的分布
3.4.2 相似性、共性
3.4.3 差異性、特色
第4章 地質遺跡資源分類
4.1 分類方法
4.2 雅丹的分類方法
4.3 類型
4.3.1 地貌景觀
4.3.2 地質構造
第5章 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跡評價
5.1 定性評價
5.1.1 科學與科普價值
5.1.2 美學價值
5.1.3 旅游開發(fā)價值
5.2 定量評價
5.2.1 主要地質遺跡景觀評價指標
5.2.2 主要地質遺跡景觀評價過程
5.2.3 主要地質遺跡景觀評價結果
第6章 地質遺跡可持續(xù)發(fā)展
6.1 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6.1.1 缺乏有效的保護方式
6.1.2 旅游產品單一、游覽方式單一
6.1.3 基礎設施缺乏
6.1.4 公園的解說系統(tǒng)薄弱
6.2 對策
6.2.1. 細化地質遺跡資源的保護對策
6.2.2 加強旅游產品開發(fā)
6.2.3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旅游舒適度
6.2.4 建立科學、系統(tǒng)、多樣的解說系統(tǒng)
第7章 結論
7.1 主要結論
7.2 存在問題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083249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依據(jù)及研究意義
1.2 研究內容、方法及技術路線
1.3 完成工作量
1.4 公園發(fā)展歷程及研究現(xiàn)狀
1.4.1 發(fā)展歷程
1.4.2 相關的地質研究工作
1.4.3 地質公園建設與發(fā)展
第2章 研究區(qū)概況
2.1 自然地理背景
2.1.1 地形地貌
2.1.2 氣候
2.1.3 水文
2.1.4 生物
2.1.5 土壤
2.2 區(qū)域地質背景
2.2.1 地層
2.2.2 巖石
2.2.3 構造
2.3 社會經(jīng)濟概況
第3章 雅丹地貌研究綜述
3.1 “雅丹”一詞的由來
3.2 雅丹地貌的形成機制
3.2.1 物質基礎
3.2.2 內動力作用
3.2.3 外動力作用
3.3 雅丹地貌的發(fā)育過程
3.4 國內對比
3.4.1 雅丹地貌在國內的分布
3.4.2 相似性、共性
3.4.3 差異性、特色
第4章 地質遺跡資源分類
4.1 分類方法
4.2 雅丹的分類方法
4.3 類型
4.3.1 地貌景觀
4.3.2 地質構造
第5章 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跡評價
5.1 定性評價
5.1.1 科學與科普價值
5.1.2 美學價值
5.1.3 旅游開發(fā)價值
5.2 定量評價
5.2.1 主要地質遺跡景觀評價指標
5.2.2 主要地質遺跡景觀評價過程
5.2.3 主要地質遺跡景觀評價結果
第6章 地質遺跡可持續(xù)發(fā)展
6.1 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
6.1.1 缺乏有效的保護方式
6.1.2 旅游產品單一、游覽方式單一
6.1.3 基礎設施缺乏
6.1.4 公園的解說系統(tǒng)薄弱
6.2 對策
6.2.1. 細化地質遺跡資源的保護對策
6.2.2 加強旅游產品開發(fā)
6.2.3 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旅游舒適度
6.2.4 建立科學、系統(tǒng)、多樣的解說系統(tǒng)
第7章 結論
7.1 主要結論
7.2 存在問題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0832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308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