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牧壓力下大興安嶺西麓草甸草原群落土壤特征及水分利用變化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內蒙古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S812.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道瑋;無樹草甸草原火周期研究方法的探討[J];生態(tài)學報;1995年01期
2 王其兵,李凌浩,白永飛,邢雪榮;氣候變化對草甸草原土壤氮素礦化作用影響的實驗研究[J];植物生態(tài)學報;2000年06期
3 杜睿;;溫度和水分對草甸草原土壤氧化亞氮產生速率的調控[J];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6年11期
4 王明君;趙萌莉;崔國文;韓國棟;;放牧對草甸草原植被和土壤的影響[J];草地學報;2010年06期
5 劉以連,丑自明;內蒙古草甸草原羊草生長的動態(tài)模擬模型[J];中國農業(yè)氣象;1994年02期
6 閆瑞瑞;辛曉平;張保輝;閆玉春;楊桂霞;;肉牛放牧梯度對呼倫貝爾草甸草原植物群落特征的影響[J];中國草地學報;2010年03期
7 王艷榮;草甸草原近地面光譜反射特征及其與典型草原、荒漠草原的比較研究[J];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年03期
8 閆瑞瑞;辛曉平;王旭;閆玉春;鄧鈺;楊桂霞;;不同放牧梯度下呼倫貝爾草甸草原土壤碳氮變化及固碳效應[J];生態(tài)學報;2014年06期
9 田永圻;;黑龍江省}徎厙勻淮姆忠旒芭┮道夢侍鈁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86年03期
10 海全勝;寧小莉;任建斌;吳瓊;;基于神經網絡方法的草甸草原葉面積指數反演研究——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為例[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娜日蘇;韓國棟;格根圖;趙朝霞;;基于光譜技術的丘陵草甸草原健康評價研究[A];第28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S11氣象與現代農業(yè)[C];2011年
2 楊殿林;李長林;李剛;劉紅梅;;氣候變化對內蒙古羊草草甸草原植物多樣性和生產力的影響[A];第二屆全國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李建東;;松嫩平原鹽堿化草地恢復與重建的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發(fā)展(上冊)[C];1999年
4 白鴻巖;張?zhí)炀?孫嵬;董輝;叢斌;;內蒙古科爾沁丘陵草甸草原3種優(yōu)勢蝗蟲對植物高度選擇的觀察[A];“創(chuàng)新驅動與現代植!薄袊参锉Wo學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記者 馬芳;我市今年起建設烏素圖生態(tài)度假區(qū)[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8年
2 記者 熊燕;青藏高原氣候變化使草甸草原生長季延后[N];云南日報;2010年
3 ;內蒙古草牧場返青率與去年基本持平[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董剛;中國東北松嫩草甸草原碳水通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那亞;青貯對草甸草原牧草微量營養(yǎng)成分的影響[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3年
3 娜日蘇;基于遙感技術的丘陵草甸草原健康評價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0年
4 王國良;內蒙古高原南緣草甸草原可持續(xù)利用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紅妍;放牧與刈割對草甸草原土壤微生物性狀及植被特征的影響[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2 楊紹歡;氮添加對內蒙古東部草甸草原碳源匯特征的影響[D];內蒙古大學;2015年
3 劉樹敏;不同放牧壓力下大興安嶺西麓草甸草原群落土壤特征及水分利用變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6年
4 隋雪梅;草甸草原光能利用率反演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5 白梨花;放牧對羊草草甸草原菌根共生及菌根效應的影響[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3年
6 王旭峰;5種根蘗型植物根系構型對草甸草原放牧退化演替的生態(tài)適應性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3年
7 張盼弟;溫帶草甸草原碳循環(huán)組分分析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4年
8 侯慧;松嫩草甸草原結皮藻類的物種多樣性及其微生境分布[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秦賽賽;凍融交替對北方溫帶草甸草原土壤N_2O排放通量的影響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10 蒙旭輝;GrassGro模型參數校正及其在草甸草原的應用[D];蘭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028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2802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