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地區(qū)荒漠化與地質地貌關系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P93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昀芝;漣源市大江口風景區(qū)地質地貌特征及旅游開發(fā)探討[J];邵陽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2期
2 張文開;地理之基,專業(yè)之本——關于基地班《地質地貌學》的教學及其改革[J];福建地理;2002年02期
3 鄧曉軍;崔天順;李藝;;高師院校“地質地貌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中國電力教育;2010年19期
4 隋振民;王宇;馮軍;;多媒體“地質地貌學”課程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及改革措施[J];中國地質教育;2012年01期
5 曹詩圖;漫話三峽地質地貌[J];中國三峽建設;1996年02期
6 陳亞恒;劉會玲;劉樹慶;;加強專業(yè)基礎課教學 提高地質地貌學教學效果[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12年02期
7 閻崎;;沿河谷測繪二十萬分之一地質地貌圖找尋沖積砂礦的體會[J];地質知識;1957年03期
8 王有元,王廷印;平?jīng)鎏y(tǒng)—崆峒山自然保護區(qū)地質地貌研究[J];甘肅林業(yè)科技;2004年02期
9 張吉獻;李勇;;林州太行山地質地貌野外實習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J];高師理科學刊;2009年05期
10 高文榮;滇中荒山坡地分布區(qū)的地質地貌等背景分析[J];玉溪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建國;天津市海域地質地貌調(diào)查啟動[N];地質勘查導報;2006年
2 記者 林賽君邋通訊員 方建永 盧琴飛;“雁蕩山地貌”將成地理新詞[N];溫州日報;2008年
3 彭承 記者 吳江靜;三清山地質地貌吸引全球目光[N];上饒日報;2006年
4 王春;透視億年前地質地貌盡顯鬼斧神工[N];科技日報;2005年
5 劉如春;廣東地質旅游資源調(diào)查啟動[N];中國礦業(yè)報;2004年
6 本報駐溫記者 林妙靜 通訊員 方建永;“雁蕩山”有望命名流紋質火山巖地質地貌[N];江南游報;2008年
7 陳燕;奇景薈萃之地 再現(xiàn)天地之奇[N];昌吉日報;2010年
8 記者 陳韓暉 實習生 吳永奎 通訊員 劉如春;摸清不可再生資源家底[N];南方日報;2005年
9 民進江西省委會;創(chuàng)建素質教育基地很有必要[N];光華時報;2007年
10 本報特派記者 慕順宗 孫英利 記者 吳丹;復雜地質地貌考驗震區(qū)交通[N];中國交通報;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聰穎;鄂爾多斯地區(qū)荒漠化與地質地貌關系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1年
2 郭化麗;中國水墨山水畫皴法與地質地貌結構的關系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3 李小龍;從地質地貌理論分析山水畫皴法[D];四川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940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zrdllw/269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