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銅礦生物浸出過程的電化學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6 06:02
我國的銅礦物以硫化礦為主,硫化銅礦以黃銅礦為主體,富礦少、貧礦多,在礦石開采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的表外礦、廢石和尾礦。采用傳統(tǒng)的選冶路線成本高,對環(huán)境污染嚴重。生物浸出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濕法冶金新技術,是最具有商業(yè)前景的黃銅礦處理新工藝之一。對于黃銅礦而言,應用生物浸出技術仍有許多困難。這主要是因為在黃銅礦的微生物浸出過程中,存在著浸出一段時間后浸取速率明顯下降的問題,即所謂的“鈍化現(xiàn)象”,這將嚴重影響銅的浸出效率。以天然黃銅礦為研究對象,運用動態(tài)極化電位曲線測試和交流阻抗測試等電化學手段,對黃銅礦的腐蝕過程中的浸出條件因素即酸度、鐵離子濃度、溫度以及銅離子濃度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在此基礎上,對黃銅礦的細菌浸出進行了研究。針對在南方某大型礦山采取的黃銅礦進行了細菌搖瓶浸出試驗研究,對浸出渣進行了電化學分析,考察了碳對黃銅礦浸出速率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當浸出環(huán)境中存在有C和Fe2+的協(xié)同作用時,pH值的降低有利于催化黃銅礦表面鈍化層的消除;Fe2+濃度的增加也可以有效提高黃銅礦表面的腐蝕電流密度;當黃銅礦的浸出溫度在40℃以下時,溫度升高有利于黃銅礦浸出的發(fā)生,而當其溫度大于40℃時,腐蝕電流密...
【文章來源】: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Tafel曲線示意圖
5 銅藍(深藍)、藍輝銅礦(淡藍灰)沿黃銅礦(黃銅色)的顆粒邊緣或裂隙交代呈鑲邊結(jié)構Fig.5 Ceruloplasmin,digenite along the chalcopyrite particles edge orfissure metasomatic and rimmed structure
黃鐵礦(淡黃色)中包裹的微細粒黃銅礦(黃銅色)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ATCC 23270)浸出黃銅礦過程中的EPS、Cu2+和Fe3+的相互作用機制(英文)[J]. 余潤蘭,劉晶,陳安,鐘代立,李乾,覃文慶,邱冠周,顧幗華.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3(01)
[2]銀山低品位復雜硫化銅礦生物浸出條件優(yōu)化研究[J]. 劉新星,王國華,吳永宏,謝建平,郭寧,邱冠周. 礦冶工程. 2012(05)
[3]低品位氧化銅礦堆浸工業(yè)試驗[J]. 劉美林,劉國梁,武彪,溫建康. 有色金屬(冶煉部分). 2012(07)
[4]鈾礦石生物浸出機理及國內(nèi)外工藝應用研究現(xiàn)狀[J]. 陳向,廖德華.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2(01)
[5]元素硫?qū)S銅礦生物浸出行為及群落結(jié)構的影響(英文)[J]. 夏樂先,湯露,夏金蘭,尹礎,柴立元,趙小娟,聶珍媛,柳建設,邱冠周.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2(01)
[6]硫酸鹽還原菌分泌胞外多聚物吸附Cu2+的特性[J]. 方迪,張瑞昌,趙陽國.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1(10)
[7]黃銅礦的濕法冶金工藝研究進展[J]. 司霖. 山西冶金. 2011(04)
[8]低品位銅礦微生物浸出技術綜述[J]. 沈新春,崔振紅,周源. 現(xiàn)代礦業(yè). 2010(02)
[9]生物礦化研究現(xiàn)狀和展望[J]. 黃磊,楊永強,李金洪. 地質(zhì)與資源. 2009(04)
[10]排土場黃鐵礦促進黃銅礦浸出研究[J]. 張杰,吳愛祥. 金屬礦山. 2008(03)
博士論文
[1]金屬硫化礦微生物浸出及浸出機理數(shù)學模型研究[D]. 宋健.山東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85540
【文章來源】:華北理工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Tafel曲線示意圖
5 銅藍(深藍)、藍輝銅礦(淡藍灰)沿黃銅礦(黃銅色)的顆粒邊緣或裂隙交代呈鑲邊結(jié)構Fig.5 Ceruloplasmin,digenite along the chalcopyrite particles edge orfissure metasomatic and rimmed structure
黃鐵礦(淡黃色)中包裹的微細粒黃銅礦(黃銅色)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嗜酸氧化亞鐵硫桿菌(ATCC 23270)浸出黃銅礦過程中的EPS、Cu2+和Fe3+的相互作用機制(英文)[J]. 余潤蘭,劉晶,陳安,鐘代立,李乾,覃文慶,邱冠周,顧幗華.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3(01)
[2]銀山低品位復雜硫化銅礦生物浸出條件優(yōu)化研究[J]. 劉新星,王國華,吳永宏,謝建平,郭寧,邱冠周. 礦冶工程. 2012(05)
[3]低品位氧化銅礦堆浸工業(yè)試驗[J]. 劉美林,劉國梁,武彪,溫建康. 有色金屬(冶煉部分). 2012(07)
[4]鈾礦石生物浸出機理及國內(nèi)外工藝應用研究現(xiàn)狀[J]. 陳向,廖德華.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 2012(01)
[5]元素硫?qū)S銅礦生物浸出行為及群落結(jié)構的影響(英文)[J]. 夏樂先,湯露,夏金蘭,尹礎,柴立元,趙小娟,聶珍媛,柳建設,邱冠周.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2(01)
[6]硫酸鹽還原菌分泌胞外多聚物吸附Cu2+的特性[J]. 方迪,張瑞昌,趙陽國.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1(10)
[7]黃銅礦的濕法冶金工藝研究進展[J]. 司霖. 山西冶金. 2011(04)
[8]低品位銅礦微生物浸出技術綜述[J]. 沈新春,崔振紅,周源. 現(xiàn)代礦業(yè). 2010(02)
[9]生物礦化研究現(xiàn)狀和展望[J]. 黃磊,楊永強,李金洪. 地質(zhì)與資源. 2009(04)
[10]排土場黃鐵礦促進黃銅礦浸出研究[J]. 張杰,吳愛祥. 金屬礦山. 2008(03)
博士論文
[1]金屬硫化礦微生物浸出及浸出機理數(shù)學模型研究[D]. 宋健.山東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0855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yjlw/308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