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冶金論文 >

含鈮鐵礦粉碳直接還原法制取鈮鐵合金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08 14:54
   本實驗主要是利用白云鄂博含鈮鐵礦作為原料,先用氫氣作為還原劑探討同時脫掉硫、磷和鐵的最佳條件,應用HSC6.0熱力學軟件研究氫氣還原含鈮鐵礦粉過程可能發(fā)生的反應及反應的方向和反應能達到平衡的條件,采用正交實驗確定了在氫氣選擇性還原的過程中不同還原溫度、還原時間和通氫量的最優(yōu)工況。制作的正交表是L16(4~3),四水平三因子,還原溫度以10℃為間隔探討了940~970℃的變化;還原時間以0.5h為間隔探討了2~3.5h的變化;通氫量以10L/h為間隔探討了60~90L/h的變化;根據(jù)失重率隨各因素的變化,最后得到失重率最大為22.32%的最佳工況為還原溫度為950℃,還原時間為3h,通氫量為90L/h。在最優(yōu)工況下得到的還原后的含鈮鐵礦粉進行渣金熔分實驗,根據(jù)鐵的熔點和熔渣的熔化性溫度,確定了實驗條件為熔分溫度1550℃,保溫時間為25min,在此條件下計算鈮收得率和脫鐵率都大于97%,脫硫率為99%,脫磷率為96%,可以看出鈮的收得率和脫鐵率都很高,說明鈮的富集效果很好都進入了渣相,鐵都進入了金屬相;脫硫率能達到99%,說明硫都被脫除掉了,脫磷率為96%,說明磷也大部分被脫除掉了,總體熔分效果不錯。最后用渣金熔分得到的富鈮渣進行碳直接還原法制取鈮鐵合金實驗,根據(jù)熱力學計算碳直接還原法要求溫度必須達到1500℃,本實驗選取了實驗條件為還原溫度以50℃為間隔,比較了1500~1600℃區(qū)間內(nèi)的變化,保溫時間確定為25min,最后根據(jù)得到的鈮鐵合金小球的含量,和鈮的收得率的大小確定了在1550℃還原,保溫時間為25min的條件下還原后的效果比較好,經(jīng)檢測得到鈮鐵合金小球里鈮含量為1.39g,經(jīng)計算鈮的收得率為73.94%。
【學位單位】: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F649
【部分圖文】:

流程圖,碳還原,流程圖,兩步反應


- 15 -圖 1.1碳還原流程圖原 Nb2O5生產(chǎn)鈮是分兩步反應進行的,反應過程會有 NbC等中間產(chǎn)物生產(chǎn),最后一步是氧含量降低到飽和度以下,碳反應脫去氧和多余的碳。

真空還原,實驗設備


圖 3.1 自制真空還原實驗設備裝置3.3 實驗過程(1)裝料封爐:稱量粒度約 100 目的含鈮鐵礦粉原料 70g,裝入中間鋪有 2目的不銹鋼鐵網(wǎng)的料筒,然后再將料筒放進底部裝有純氧化鋁粉末的爐膛內(nèi),最后擰緊爐蓋密封,每爐裝料狀況要保持一致;(2)通 Ar 和系統(tǒng)氣密性檢測:爐蓋密封以后,要先抽真空然后再通入保護體 Ar,最后檢測系統(tǒng)氣密性。首先用鐵卡子夾緊排氣管,把玻璃轉(zhuǎn)子流量計擰緊打開爐頂通氣閥,這樣才能啟動真空泵開始抽真空,當爐頂?shù)膲毫Ρ硎緮?shù)指到-0MPa 大氣壓后,緊隨其后依次關閉爐頂通氣閥、真空系統(tǒng)切斷閥和真空泵,等2~5min,觀察壓力表示數(shù)如果沒有變化;然后打開夾著排氣管的鐵卡子同時打開氣處理系統(tǒng),壓力表針會快速回到 0 的位置,隨后擰開 Ar 玻璃轉(zhuǎn)子流量計,打

碳管爐,選擇性還原,燒結(jié)爐,發(fā)熱元件


的原料是氫氣在最佳條件下選擇性還原得到的含鈮鐵礦粉氬氣(濃度為 99.99%),用直徑為 5cm,高為 8cm 的剛備是真空碳管爐,爐體是立式的,它從外到里依次為金屬,中間部分是空的,用來承裝的是冷卻水,在使用碳管爐,它是以石墨為發(fā)熱元件,在真空條件下或保護氣體氣氛碳管燒結(jié)爐。真空碳管爐的實體圖見下圖 4.1所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鈮在鋼中的作用及鈮鋼的用途[J];武鋼技術;1987年05期

2 常昆;周定遠;;含鈮低合金白口耐磨球墨鑄鐵[J];鑄造技術;1987年01期

3 曹厚義,崔文暄;控制軋制低碳含鈮鋼鐵素體混晶及其對機械性能的影響[J];鋼鐵釩鈦;1988年01期

4 S. KARAG銉Z;沈利群;;用粉末冶金制造的含鈮高速鋼[J];鑄鍛熱;1989年02期

5 王志遠;范洪遠;王鵬;;含鈮鋯合金氧化膜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9年17期

6 劉光明;李洪泉;李大明;;含鈮鋼鑄坯橫裂紋的分析及改進措施[J];煉鋼;2006年01期

7 衣海龍;杜林秀;王國棟;劉相華;;含鈮低碳鋼的連續(xù)冷卻轉(zhuǎn)變[J];材料與冶金學報;2005年04期

8 袁澤喜,王耀華,劉靜,方劍,沈冬冬;預變形對低碳含鈮鋼板條馬氏體等溫時效性能的影響[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9 魏勵;楊海濱;;連鑄含鈮鋼板坯表面橫裂紋原因分析和措施[J];中國冶金;2008年12期

10 本刊訊;;含鈮鋼裂紋控制[J];漣鋼科技與管理;2014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林懷濤;趙四勇;陳和興;陸金才;常哲傳;;含鈮高鉻鑄鐵的研究與應用[A];第二屆全國青年摩擦學學術會議論文專輯[C];1993年

2 趙彥華;楊海濱;胡進洲;;板坯連鑄含鈮鋼表面橫裂紋產(chǎn)生原因及預防措施[A];2007中國鋼鐵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趙彥華;楊海濱;胡進洲;;板坯連鑄含鈮鋼表面橫裂紋產(chǎn)生原因及預防措施[A];河北省冶金學會2008年煉鋼連鑄技術與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4 黃生龍;鄔曉燕;唐小勇;歐陽煒;張云虎;;含鈮鋼無缺陷板坯連鑄技術研究與生產(chǎn)實踐[A];第十六屆全國煉鋼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孫學義;宋紅梅;林勤;郭鋒;;含鈮高強結(jié)構(gòu)鋼的變形抗力模型[A];冶金研究中心2005年“冶金工程科學論壇”論文集[C];2005年

6 李金波;尹麗霞;胡志剛;劉家琪;盧俊輝;;邯鋼中厚板含鈮鋼邊裂機理及工藝改進[A];第十六屆全國煉鋼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李金波;尹麗霞;胡志剛;劉家琪;盧俊輝;;邯鋼中厚板含鈮鋼邊裂機理及工藝改進[A];河北省2010年煉鋼—連鑄—軋鋼生產(chǎn)技術與學術交流會論文集(上)[C];2010年

8 李建文;李金波;;邯鋼含鈮鋼中厚板邊裂控制生產(chǎn)實踐[A];2012年微合金鋼連鑄裂紋控制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9 孫學義;宋紅梅;林勤;;含鈮高強結(jié)構(gòu)鋼碳氮化鈮析出規(guī)律與數(shù)學模型[A];2004年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10 孫學義;宋紅梅;林勤;郭鋒;;含鈮高強結(jié)構(gòu)鋼應變誘導沉淀相析出動力學[A];2004年全國冶金物理化學學術會議專輯[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特約記者 郭啟林邋章利軍;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發(fā)展不竭動力[N];現(xiàn)代物流報;2008年

2 夏杰生 呂林;我國含鈮鋼產(chǎn)量居世界首位[N];中國冶金報;2009年

3 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 付俊巖 東濤;世界含鈮鋼發(fā)展趨向[N];世界金屬導報;2003年

4 段貴生 王新江;安鋼含鈮鋼生產(chǎn)技術研究與展望[N];世界金屬導報;2006年

5 王震剛 胡雪林;創(chuàng)新設備管理 減少含鈮鋼板坯裂紋[N];中國冶金報;2009年

6 韓乃川;梅鋼含鈮低合金品種鋼的開發(fā)和應用[N];世界金屬導報;2005年

7 中信金屬公司 中信微合金化技術中心 付俊巖;含鈮微合金化鋼產(chǎn)品開發(fā)現(xiàn)狀和未來發(fā)展趨勢[N];世界金屬導報;2005年

8 ;鈮市場和含鈮鋼應用于工程結(jié)構(gòu)的技術發(fā)展[N];世界金屬導報;2007年

9 侯豁然 傅俊巖;含鈮400MPa鋼筋發(fā)展前景看好[N];中國冶金報;2005年

10 ;含鈮鋼在汽車制造業(yè)中的應用[N];世界金屬導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波;含鈮尾礦綜合利用工藝的基礎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錦;含鈮鐵礦粉碳直接還原法制取鈮鐵合金實驗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9年

2 石強;含鈮鐵礦粉鋁熱還原法制取鈮鐵合金的實驗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9年

3 陳榮東;CSP工藝含鈮釩高強鋸片用鋼相變與再結(jié)晶行為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9年

4 麻慶文;耐候鋼中含鈮第二相析出動力學[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5年

5 宿洪亮;白云鄂博含鈮鐵礦粉氣基還原提鈮過程中脫磷的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5年

6 王志成;含鈮鋼異型坯連鑄二冷制度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4年

7 田甜;白云鄂博含鈮鐵礦粉氣基選擇性還原的機理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4年

8 曹yN哲;磷的析出行為對含鈮耐候鋼組織形貌及沖擊性能的影響[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15年

9 羅云;含鈮元素的固體酸催化劑在F-C反應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1年

10 藺瑞;含鈮鐵(鋼)水脫磷、脫硫研究[D];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1430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yjlw/281430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640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