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太陽光隧道夏季工況熱流體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5-20 09:35
針對當前能源危機以及低碳理念的提出,本文依據(jù)邊緣光線原理設計了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集熱器:選擇性太陽光隧道(SST)。利用特殊的幾何特征,該集熱器可根據(jù)太陽高度角的不同選擇吸收太陽光線,以達到冬季采暖,夏季防止建筑升溫的目的。 冬季工況下SST吸收太陽光輻射并轉換成熱能后,一部分能量通過導熱后再經(jīng)過對流傳到室內(nèi),另一部分能量經(jīng)過對流,再經(jīng)過導熱,最后經(jīng)對流傳到室外。夏季工況下室外的熱量通過對流傳遞給SST,再經(jīng)過SST內(nèi)部一系列的導熱——對流換熱——導熱將熱量傳遞到SST室內(nèi)壁面,最后經(jīng)對流傳到室內(nèi)環(huán)境中。本文通過建立的SST數(shù)學模型,以徐州地區(qū)正常夏季工況為例,利用先進的有限體積分析軟件ANSYSFLUENT,對SST內(nèi)部流體的溫度場以及速度場進行數(shù)值模擬,得出了SST內(nèi)部流場及整個SST溫度場的特點,分析出了SST的熱流體特性。 為了驗證理論模擬結果的準確性,自行設計并搭建了SST系統(tǒng)實驗臺。對SST內(nèi)部空氣的溫度場進行測試,并與數(shù)值模擬結果進行比較,兩者有較好的一致性。 以前面分析的SST熱流體特性為基礎,通過改變室外風速及溫度,進行了大量的數(shù)值分析與計算,分析發(fā)現(xiàn)室外風速的增大會降...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變量注釋表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SST)簡介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內(nèi)容和技術路線
1.5 本章小結
2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的設計原理
2.1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SST)的設計原理
2.2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SST)的特性
2.3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SST)的設計
2.4 太陽輻射量
2.5 本章小結
3 SST 傳熱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
3.1 FLUENT 軟件簡介
3.2 有限體積分析過程
3.3 定義材料屬性
3.4 熱邊界條件
3.5 求解過程
3.6 后處理
3.7 結果分析
3.8 本章小結
4 SST 實驗系統(tǒng)
4.1 實驗裝置
4.2 實驗過程
4.3 實驗結果與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SST 準則方程歸納
5.1 SST 流動和傳熱模型無量綱控制方程
5.2 影響 SST 流動和傳熱特性的因素
5.3 SST 準則方程
5.4 本章小結
6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本文編號:3820879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變量注釋表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SST)簡介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4 研究內(nèi)容和技術路線
1.5 本章小結
2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的設計原理
2.1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SST)的設計原理
2.2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SST)的特性
2.3 選擇性太陽光隧道(SST)的設計
2.4 太陽輻射量
2.5 本章小結
3 SST 傳熱特性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
3.1 FLUENT 軟件簡介
3.2 有限體積分析過程
3.3 定義材料屬性
3.4 熱邊界條件
3.5 求解過程
3.6 后處理
3.7 結果分析
3.8 本章小結
4 SST 實驗系統(tǒng)
4.1 實驗裝置
4.2 實驗過程
4.3 實驗結果與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SST 準則方程歸納
5.1 SST 流動和傳熱模型無量綱控制方程
5.2 影響 SST 流動和傳熱特性的因素
5.3 SST 準則方程
5.4 本章小結
6 結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歷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
本文編號:382087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82087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