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高溫集熱器熱性能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1 11:17
本文首先總結了國內(nèi)、外各種太陽能高溫集熱器的熱性能研究發(fā)展現(xiàn)狀和最新研究動態(tài),并對全玻璃真空管太陽能集熱器、平板型太陽能集熱器和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等太陽能集熱器蒸汽生產(chǎn)方式及特點分別進行了討論。在此基礎上,設計了一款太陽能集熱管:直通金屬管—雙層玻璃真空套管式集熱管。其主要結構是由一根直型金屬管和一根環(huán)形的玻璃真空管組成,其中,環(huán)形的玻璃真空管外壁采用弧形設計,相當于對外壁加了一個膨脹節(jié),當玻璃真空管內(nèi)、外壁溫差較大時,可以避免因管壁熱脹冷縮而引起的玻璃管破裂,金屬直管表面涂有太陽光的吸收涂層,二者同軸裝配。在閱讀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對槽式聚光器進行了優(yōu)化,最終確定聚光器的材料、尺寸及幾何聚光比等參數(shù)。在完成了集熱管設計的基礎上,建立了直通金屬管—雙層玻璃真空套管式集熱管中金屬直管的數(shù)理模型。分別選用了多種不同直徑的金屬直管(根據(jù)GB13296-2007),統(tǒng)一選取管長為2000mm。然后,確定計算區(qū)域,建立二維模型,劃分網(wǎng)格,確定邊界條件、選擇合適的湍流模型以及其他求解參數(shù),利用Fluent軟件進行數(shù)值模擬試驗,通過對不同金屬直管直徑、太陽輻射等工作參數(shù)下金屬直管流道內(nèi)的流體流動與換...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圖
能源消費的整體分布情況
美國“太陽二號系統(tǒng)”塔式太陽能聚光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曲面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的光線追蹤分析[J]. 鄭宏飛,戴靜,陶濤,何開巖.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11(10)
[2]槽式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的熱損失研究[J]. 龔廣杰,王軍,黃鑫炎,郝夢龍,張耀明. 太陽能學報. 2011(04)
[3]高溫熱管太陽能接收器的開發(fā)及傳熱特性分析[J]. 許輝,張紅,白穜,丁莉,莊駿. 太陽能學報. 2010(12)
[4]拋物面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場熱損失分析[J]. 崔映紅,卑振華,趙熙. 可再生能源. 2010(05)
[5]采用拋物面槽聚焦集熱器的太陽能雙效吸收式制冷系統(tǒng)的性能研究[J]. 韓崇巍,季杰,何偉,裴剛. 太陽能學報. 2010(02)
[6]基于PLC一維極軸自動控制的對日跟蹤系統(tǒng)[J]. 劉爽,朱凱,董宸. 工業(yè)控制計算機. 2010(01)
[7]1MW塔式太陽能發(fā)電蓄熱系統(tǒng)熱力計算及分析[J]. 李顯,朱天宇,徐小韻. 熱力發(fā)電. 2009(11)
[8]我國能源現(xiàn)狀的思考與能源戰(zhàn)略建議[J]. 張珍花,王鵬. 煤炭經(jīng)濟研究. 2008(10)
[9]太陽能熱發(fā)電系列文章(12) 聚光類太陽能熱發(fā)電中的熱管式真空集熱管[J]. 王軍,張耀明,孫利國,陳強,安翠翠. 太陽能. 2007(06)
[10]太陽能熱發(fā)電系列文章(10) 槽式太陽能熱發(fā)電中的聚光集熱器[J]. 王軍,張耀明,張文進,孫利國,安翠翠. 太陽能. 2007(04)
博士論文
[1]世界能源問題與中國能源安全研究[D]. 陸勝利.中共中央黨校 2011
[2]環(huán)狀狹縫通道流動沸騰傳熱的理論及實驗研究[D]. 蘇順玉.華中科技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同軸套管式回路型重力熱管太陽能鍋爐設計及系統(tǒng)傳熱特性研究[D]. 王武軍.浙江大學 2010
[2]槽式聚焦太陽能集熱器及其應用研究[D]. 張麗英.上海交通大學 2008
[3]回路型重力熱管太陽能蒸汽發(fā)生系統(tǒng)的設計及理論分析[D]. 彭耀鋒.浙江大學 2007
[4]內(nèi)插管式全玻璃真空管空氣集熱器性能研究[D]. 王佩明.太原理工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224435
【文章來源】: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中國能源消費結構圖
能源消費的整體分布情況
美國“太陽二號系統(tǒng)”塔式太陽能聚光系統(tǒng)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多曲面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的光線追蹤分析[J]. 鄭宏飛,戴靜,陶濤,何開巖. 工程熱物理學報. 2011(10)
[2]槽式太陽能真空集熱管的熱損失研究[J]. 龔廣杰,王軍,黃鑫炎,郝夢龍,張耀明. 太陽能學報. 2011(04)
[3]高溫熱管太陽能接收器的開發(fā)及傳熱特性分析[J]. 許輝,張紅,白穜,丁莉,莊駿. 太陽能學報. 2010(12)
[4]拋物面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場熱損失分析[J]. 崔映紅,卑振華,趙熙. 可再生能源. 2010(05)
[5]采用拋物面槽聚焦集熱器的太陽能雙效吸收式制冷系統(tǒng)的性能研究[J]. 韓崇巍,季杰,何偉,裴剛. 太陽能學報. 2010(02)
[6]基于PLC一維極軸自動控制的對日跟蹤系統(tǒng)[J]. 劉爽,朱凱,董宸. 工業(yè)控制計算機. 2010(01)
[7]1MW塔式太陽能發(fā)電蓄熱系統(tǒng)熱力計算及分析[J]. 李顯,朱天宇,徐小韻. 熱力發(fā)電. 2009(11)
[8]我國能源現(xiàn)狀的思考與能源戰(zhàn)略建議[J]. 張珍花,王鵬. 煤炭經(jīng)濟研究. 2008(10)
[9]太陽能熱發(fā)電系列文章(12) 聚光類太陽能熱發(fā)電中的熱管式真空集熱管[J]. 王軍,張耀明,孫利國,陳強,安翠翠. 太陽能. 2007(06)
[10]太陽能熱發(fā)電系列文章(10) 槽式太陽能熱發(fā)電中的聚光集熱器[J]. 王軍,張耀明,張文進,孫利國,安翠翠. 太陽能. 2007(04)
博士論文
[1]世界能源問題與中國能源安全研究[D]. 陸勝利.中共中央黨校 2011
[2]環(huán)狀狹縫通道流動沸騰傳熱的理論及實驗研究[D]. 蘇順玉.華中科技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同軸套管式回路型重力熱管太陽能鍋爐設計及系統(tǒng)傳熱特性研究[D]. 王武軍.浙江大學 2010
[2]槽式聚焦太陽能集熱器及其應用研究[D]. 張麗英.上海交通大學 2008
[3]回路型重力熱管太陽能蒸汽發(fā)生系統(tǒng)的設計及理論分析[D]. 彭耀鋒.浙江大學 2007
[4]內(nèi)插管式全玻璃真空管空氣集熱器性能研究[D]. 王佩明.太原理工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2244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xnylw/32244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