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于M.natoriense TNJL143-2菌的D-氨基;傅墓潭ɑ芯
發(fā)布時間:2025-03-30 02:40
固定化酶是用物理或化學手段,使之成為不溶于水的,具有酶活性,可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nèi)起催化作用,并能反復和連續(xù)使用的酶。目前在酶的應用領域,固定化技術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項目。與游離酶相比,固定化酶具有高穩(wěn)定性、回收方便、反應可控、成本低、可循環(huán)利用等優(yōu)點。在臨床診斷、化學分析、環(huán)境保護和能源開發(fā)等領域,固定化酶均表現(xiàn)出不可替代的作用。D-氨基酸作為重要的中間體,常用于合成抗生素、活性肽、農(nóng)藥、食品添加劑等。目前D-氨基酸的生產(chǎn)主要采用化學法,但是具有反應條件非常劇烈、污染較大和費用高等多個缺點,而生物法生產(chǎn)D-氨基酸具有反應條件溫和,污染小等優(yōu)點。其中利用D-氨基;柑禺愋运釴-酰基-D-氨基酸制備D-氨基酸的方法理論生產(chǎn)率為100%,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本研究針對來源于M.natoriense TNJL143-2的D-氨基酰化酶,首次嘗試利用瓊脂糖、介孔二氧化硅MCM-41、SBA-15三種載體,通過包埋法以及吸附法對其進行固定化,并分別對所制備的各固定化酶的適用范圍、穩(wěn)定性、重復利用性以及固定化效果等數(shù)據(jù)進行檢測分析,以對比各固定化酶間的性能差異。結果顯示制備的三種固定化酶均表現(xiàn)...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前序
1.1.1 D-氨基酸的概念
1.1.2 D-氨基酸的分布
1.1.3 D-氨基酸的用途
1.1.4 D-氨基酸的生產(chǎn)途徑
1.2 研究背景
1.2.1 D-氨基;
1.2.2 固定化酶的研究進展與現(xiàn)狀
1.3 研究材料
1.3.1 來源于Microbacterium natoriense的 D-氨基酰化酶
1.3.2 本研究中固定化酶載體的選擇
1.4 研究內(nèi)容
1.5 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酶的固定化
2.1 實驗材料
2.1.1 實驗儀器
2.1.2 實驗試劑
2.1.3 培養(yǎng)基及溶液
2.1.4 實驗菌株
2.2 實驗方法
2.2.1 Microbacterium natoriense TNJL143-2 菌株的恢復培養(yǎng)及保存
2.2.2 粗酶液的制備
2.2.3 薄層層析法(TLC)鑒定粗酶液D-氨基;富钚
2.2.4 酶的固定化方法
2.2.5 薄層層析法(TLC)鑒定固定化酶活性
2.2.6 考馬斯亮藍法檢測蛋白質的固定量
2.3 實驗結果
2.3.1 D-氨基酰化酶活性鑒定結果
2.3.2 固定化酶活性鑒定結果
2.3.3 固定化酶的蛋白固定率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固定化酶的酶學性質研究
3.1 實驗材料
3.1.1 實驗儀器
3.1.2 實驗試劑
3.1.3 溶液
3.2 實驗方法
3.2.1 D-氨基酸的定量檢測—DAO法
3.2.2 固定化酶米氏常數(shù)(Km)的測定
3.2.3 不同酶促反應條件對固定化酶活性的影響
3.2.4 保存穩(wěn)定性
3.2.5 抗生素及廣譜型酶穩(wěn)定劑對固定化酶保存穩(wěn)定性的影響
3.2.6 重復利用性
3.3 實驗結果
3.3.1 固定化酶米氏常數(shù)(Km)測定
3.3.2 最適pH
3.3.3 最適溫度
3.3.4 酸堿穩(wěn)定性
3.3.5 熱穩(wěn)定性
3.3.6 保存穩(wěn)定性
3.3.7 抗生素及廣譜型酶穩(wěn)定劑對固定化酶保存穩(wěn)定性的影響
3.3.8 重復利用性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固定化酶蛋白固定效果的研究
4.1 實驗材料
4.1.1 實驗儀器
4.1.2 實驗試劑
4.1.3 溶液
4.2 實驗方法
4.2.1 不同pH反應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2 不同pH保存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3 不同溫度反應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4 不同溫度保存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5 保存時間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6 反應次數(shù)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 實驗結果
4.3.1 不同pH反應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2 不同pH保存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3 不同溫度反應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4 不同溫度保存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5 保存時間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6 反應次數(shù)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8057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前序
1.1.1 D-氨基酸的概念
1.1.2 D-氨基酸的分布
1.1.3 D-氨基酸的用途
1.1.4 D-氨基酸的生產(chǎn)途徑
1.2 研究背景
1.2.1 D-氨基;
1.2.2 固定化酶的研究進展與現(xiàn)狀
1.3 研究材料
1.3.1 來源于Microbacterium natoriense的 D-氨基酰化酶
1.3.2 本研究中固定化酶載體的選擇
1.4 研究內(nèi)容
1.5 研究目的及意義
第二章 酶的固定化
2.1 實驗材料
2.1.1 實驗儀器
2.1.2 實驗試劑
2.1.3 培養(yǎng)基及溶液
2.1.4 實驗菌株
2.2 實驗方法
2.2.1 Microbacterium natoriense TNJL143-2 菌株的恢復培養(yǎng)及保存
2.2.2 粗酶液的制備
2.2.3 薄層層析法(TLC)鑒定粗酶液D-氨基;富钚
2.2.4 酶的固定化方法
2.2.5 薄層層析法(TLC)鑒定固定化酶活性
2.2.6 考馬斯亮藍法檢測蛋白質的固定量
2.3 實驗結果
2.3.1 D-氨基酰化酶活性鑒定結果
2.3.2 固定化酶活性鑒定結果
2.3.3 固定化酶的蛋白固定率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固定化酶的酶學性質研究
3.1 實驗材料
3.1.1 實驗儀器
3.1.2 實驗試劑
3.1.3 溶液
3.2 實驗方法
3.2.1 D-氨基酸的定量檢測—DAO法
3.2.2 固定化酶米氏常數(shù)(Km)的測定
3.2.3 不同酶促反應條件對固定化酶活性的影響
3.2.4 保存穩(wěn)定性
3.2.5 抗生素及廣譜型酶穩(wěn)定劑對固定化酶保存穩(wěn)定性的影響
3.2.6 重復利用性
3.3 實驗結果
3.3.1 固定化酶米氏常數(shù)(Km)測定
3.3.2 最適pH
3.3.3 最適溫度
3.3.4 酸堿穩(wěn)定性
3.3.5 熱穩(wěn)定性
3.3.6 保存穩(wěn)定性
3.3.7 抗生素及廣譜型酶穩(wěn)定劑對固定化酶保存穩(wěn)定性的影響
3.3.8 重復利用性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固定化酶蛋白固定效果的研究
4.1 實驗材料
4.1.1 實驗儀器
4.1.2 實驗試劑
4.1.3 溶液
4.2 實驗方法
4.2.1 不同pH反應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2 不同pH保存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3 不同溫度反應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4 不同溫度保存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5 保存時間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2.6 反應次數(shù)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 實驗結果
4.3.1 不同pH反應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2 不同pH保存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3 不同溫度反應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4 不同溫度保存條件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5 保存時間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3.6 反應次數(shù)對蛋白固定化效果的影響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4038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swxlw/40380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