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背大尾鶯遷徙種群鳴唱識別研究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扎龍地區(qū)斑背大尾鸞典型生境??
2研宄地區(qū)自然概況與方法??2研究地區(qū)自然概況與方法??2.1研究地區(qū)自然概況??2.1.1黑龍江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自然概況??■??圖2-1扎龍地區(qū)斑背大尾鸞典型生境??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烏裕爾河下游,處于齊齊哈爾市??東南,林甸縣西南和北杜爾伯特蒙....
圖2-2雙臺河口地區(qū)斑背大尾鶯典型生境??
?東北林業(yè)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葦、香蒲、水蔥等[47]。扎龍保護區(qū)是我國以鶴類等大型水禽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區(qū),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頂鶴(Gnu知繁殖地。該保護區(qū)內斑背大尾鶯分布較為分??散,領域近,數量較少。??2.1.2遼寧雙臺河口國家級濕地保護區(qū)自然概況??'丨_碰_??l....
圖2-3刺激引物構成??在回放研究中,10米被認為是鳥類反應的判別標準[3435%4()],本次實驗開始前,通??
在此期間記錄刺激后斑背大尾鶯的行為反應,錄制刺激后鳴唱。為避免第一次刺激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在第二次實驗開始前,需觀察到斑背大尾鶯已恢復到自然狀態(tài)。通??過觀察,斑背大尾鶯在刺激后通常需要反應1-3分鐘(個別個體需要的時間更長)后恢??復自然狀態(tài),自然狀態(tài)下會保持鳴唱并鄰居交....
圖3-4斑背大尾鶯完整鳴唱聲譜圖(Hz)??根據以往的研究[32_36],本實驗對以下參數進行記錄,行為參數包括:刺激后第一次??
,插在個體領域的邊??緣。實驗開始后用Roland?R44?(樣本率為44.1kHz,樣本大小為16bits)錄音機(日??本)和Sennheiser?ME67定向話筒(德國)來記錄斑背大尾鶯的鳴唱。斑背大尾鶯一段??完整的鳴唱包括兩部分前一個句子由簡單的音素(單音素或雙音素)不....
本文編號:3902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90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