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a細胞核抽出物中一種新的具有H2A.Z置換活性組分的純化和鑒定
發(fā)布時間:2022-02-19 14:59
在真核細胞中,遺傳信息儲存在DNA中并且以核小體為基本單位裝載在染色質(zhì)中。H2A.Z是存在于酵母和人細胞中的H2A一個高度保守的變體,它在染色質(zhì)中的存在被認為與基因轉(zhuǎn)錄調(diào)控、DNA損傷修復(fù)、基因組穩(wěn)定性相關(guān)。將組蛋白變體置換進、出染色質(zhì)是染色質(zhì)重塑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已經(jīng)有很多發(fā)表的論文中報導了一些具有H2A.Z置換功能的酶。酵母中Swr1和它在人細胞中的兩個同源物SRCAP和P400/TIP60是已經(jīng)比較清楚的被證實的具有活性的染色質(zhì)重塑酶。最近的研究表明,H2A..Z可以被TIP60置換進DSB(DNA雙鏈斷裂)位點,而不依賴于TIP60的乙;D(zhuǎn)移酶活性。H2A.Z缺失會導致非同源末端連接(NHEJ)復(fù)合物KU70/KU80無法募集到DSB部位,使DSB的修復(fù)過程無法繼續(xù)。H2A.Z被置換進核小體是發(fā)揮了基因轉(zhuǎn)錄激活亦或抑制作用還不十分清楚,但是H2A.Z在promoter區(qū)臨近核小體的存在會導致DNA對于RNA聚合酶可接近性的改變,從而能影響基因轉(zhuǎn)錄。另外,H2A.Z在DSB損傷修復(fù)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了篩選其它并沒有被發(fā)現(xiàn)可能具有H2A.Z置換功能的蛋白組分,我們將1...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表觀遺傳學的概念
1.2 表觀遺傳學的分子機制
1.2.1 DNA甲基化
1.2.2 組蛋白修飾
1.2.3 染色質(zhì)重塑
1.2.4 RNA干擾
1.3 染色質(zhì)重塑復(fù)合物
1.3.1 染色質(zhì)重塑的概念
1.3.2 重塑復(fù)合物的分類和作用機制
1.3.3 組蛋白變體的置換
1.4 DNA-PKcs蛋白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
1.4.1 DNA-PKcs的結(jié)構(gòu)
1.4.2 DNAPK complex在DNA修復(fù)中的作用
1.4.3 DNA-PKcs在癌癥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1.4.4 DNA-PKcs在P53介導的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實驗儀器
2.1.2 實驗試劑
2.1.3 實驗抗體
2.2 實驗方法
2.2.1 細胞培養(yǎng)及處理
2.2.2 質(zhì)粒瞬時轉(zhuǎn)染
2.2.4 免疫熒光染色實驗
2.2.5 體外重組核小體
2.2.6 體外核小體置換實驗
2.2.7 染色質(zhì)抽提實驗
2.2.9 慢病毒包裝與感染
第3章 實驗過程與結(jié)果討論
3.1 體外核小體置換實驗?zāi)P偷慕⑴c驗證
3.1.1 引言
3.1.2 體外重組核小體
3.1.3 體外組蛋白置換模型的有效性驗證
3.1.4 小結(jié)
3.2 HeLa細胞核抽出物中含有DNA-PK-cs和 condensin complexII的蛋白組分具有體外置換組蛋白的能力
3.2.1 引言
3.2.2 HeLa細胞中蛋白組分的分離及H2A.Z置換功能鑒定
3.2.3 對活性組分H2A.Z置換活性的進一步驗證
3.2.4 活性組分中蛋白成分的鑒定
3.2.5 不同步驟的純化方法鎖定具有活性的蛋白
3.2.6 小結(jié)
3.3 DNA-PKcs和Condensin complexII在細胞內(nèi)的相互作用
3.3.1 引言
3.3.2 對活性組分進一步的分離
3.3.3 內(nèi)源蛋白的免疫共沉淀實驗
3.3.4 穩(wěn)轉(zhuǎn)細胞系中二者的免疫共沉淀實驗
3.3.5 損傷模型中DNA-PKcs和 condensin complexII的定位
3.3.6 小結(jié)
3.4 純化的DNA-PKcs和 condensin complexII是否具有體外置換組蛋白的能力
3.4.1 引言
3.4.2 nCAPH2蛋白對H2A.Z的置換活性很弱。
3.4.3 DNA-PKcs蛋白在體外具有H2A.Z置換活性
3.4.4 DNA-PKcs通過激酶活性發(fā)揮H2A.Z置換功能
3.4.5 DNA-PKcs對 H2A.Z的置換是否具有特異性
3.4.6 小結(jié)
3.5 DNA損傷模型中DNA-PKc對 H2A.Z募集情況的影響
3.5.1 引言
3.5.2 在X射線損傷模型中敲低DNA-PKcs對 H2A.Z募集的影響。
3.5.3 在ASI-U2OS細胞系中敲低DNA-PKcs對 H2A.Z募集的影響
3.5.4 小結(jié)
第4章 討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633113
【文章來源】:吉林大學吉林省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93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表觀遺傳學的概念
1.2 表觀遺傳學的分子機制
1.2.1 DNA甲基化
1.2.2 組蛋白修飾
1.2.3 染色質(zhì)重塑
1.2.4 RNA干擾
1.3 染色質(zhì)重塑復(fù)合物
1.3.1 染色質(zhì)重塑的概念
1.3.2 重塑復(fù)合物的分類和作用機制
1.3.3 組蛋白變體的置換
1.4 DNA-PKcs蛋白的結(jié)構(gòu)和功能
1.4.1 DNA-PKcs的結(jié)構(gòu)
1.4.2 DNAPK complex在DNA修復(fù)中的作用
1.4.3 DNA-PKcs在癌癥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
1.4.4 DNA-PKcs在P53介導的細胞凋亡中的作用
第2章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實驗儀器
2.1.2 實驗試劑
2.1.3 實驗抗體
2.2 實驗方法
2.2.1 細胞培養(yǎng)及處理
2.2.2 質(zhì)粒瞬時轉(zhuǎn)染
2.2.4 免疫熒光染色實驗
2.2.5 體外重組核小體
2.2.6 體外核小體置換實驗
2.2.7 染色質(zhì)抽提實驗
2.2.9 慢病毒包裝與感染
第3章 實驗過程與結(jié)果討論
3.1 體外核小體置換實驗?zāi)P偷慕⑴c驗證
3.1.1 引言
3.1.2 體外重組核小體
3.1.3 體外組蛋白置換模型的有效性驗證
3.1.4 小結(jié)
3.2 HeLa細胞核抽出物中含有DNA-PK-cs和 condensin complexII的蛋白組分具有體外置換組蛋白的能力
3.2.1 引言
3.2.2 HeLa細胞中蛋白組分的分離及H2A.Z置換功能鑒定
3.2.3 對活性組分H2A.Z置換活性的進一步驗證
3.2.4 活性組分中蛋白成分的鑒定
3.2.5 不同步驟的純化方法鎖定具有活性的蛋白
3.2.6 小結(jié)
3.3 DNA-PKcs和Condensin complexII在細胞內(nèi)的相互作用
3.3.1 引言
3.3.2 對活性組分進一步的分離
3.3.3 內(nèi)源蛋白的免疫共沉淀實驗
3.3.4 穩(wěn)轉(zhuǎn)細胞系中二者的免疫共沉淀實驗
3.3.5 損傷模型中DNA-PKcs和 condensin complexII的定位
3.3.6 小結(jié)
3.4 純化的DNA-PKcs和 condensin complexII是否具有體外置換組蛋白的能力
3.4.1 引言
3.4.2 nCAPH2蛋白對H2A.Z的置換活性很弱。
3.4.3 DNA-PKcs蛋白在體外具有H2A.Z置換活性
3.4.4 DNA-PKcs通過激酶活性發(fā)揮H2A.Z置換功能
3.4.5 DNA-PKcs對 H2A.Z的置換是否具有特異性
3.4.6 小結(jié)
3.5 DNA損傷模型中DNA-PKc對 H2A.Z募集情況的影響
3.5.1 引言
3.5.2 在X射線損傷模型中敲低DNA-PKcs對 H2A.Z募集的影響。
3.5.3 在ASI-U2OS細胞系中敲低DNA-PKcs對 H2A.Z募集的影響
3.5.4 小結(jié)
第4章 討論
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及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shù)成果
致謝
本文編號:3633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6331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