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鏡泊湖硅藻植物分類學初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0-17 00:27
鏡泊湖位于長白山張廣才嶺與老爺嶺過渡地區(qū),屬低山丘陵地貌。地理坐標N43°30′-44°20′,E 128°07′-129°06′,溫帶季風性氣候。該區(qū)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多樣,具豐富的藻類資源。本文分別于2017年5、9、10月,對黑龍江省鏡泊湖進行了藻類標本的采集,共采集102號標本,測量電導率、pH、溫度等相關理化指標,采集生境類型主要包括湖泊、水坑、河流等。標本采用4%的甲醛溶液固定。經(jīng)酸處理后用Naphrax膠制成永久封片,共有封片204張。利用光學顯微鏡(ZEISS Imager.A2)對封片中硅藻植物進行觀察、拍照、鑒定。經(jīng)鑒定分析,在黑龍江省鏡泊湖共發(fā)現(xiàn)硅藻門植物223個分類單位,隸屬于3綱13目24科55屬203種20變種,其中有中國新記錄19個分類單位,包括3綱8目12科14屬16種3變種。根據(jù)光學顯微鏡的觀察,對每個分類單位的形態(tài)特征進行了詳細描述。本文對黑龍江省鏡泊湖硅藻植物的種類組成和生態(tài)分布特點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討論,結果如下:1.鏡泊湖硅藻植物種類豐富多樣,主要特點為屬的數(shù)量多,每個屬中種類較少,多以淡水普生性種類為主,大部分是世界性普遍分布的種類。2.硅藻植物中...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2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黑龍江省鏡泊湖標本采集點示意圖
89圖 4-1 聚類分析Figure 4-1 Cluster analysis1.通過理化數(shù)據(jù)進行聚類分析,劃分出居民區(qū)、旅游區(qū)、航運區(qū)三個區(qū)域。這三個區(qū)域的種類分布特點如下,在居民區(qū)共發(fā)現(xiàn) 77 個分類單位,其中居民區(qū)優(yōu)勢種為 Gomphonema parvulum Kützing、Nitzschia palea (Kützing) Smith、Navicularadiosa Kützing。三次采集期間,硅藻種類發(fā)生變化,Melosira varians Agardh、Cymbella cymbiformis Agardh、Fragilaria capucina Desmaziéres、Eunotia bilunaris(Ehrenberg) Schaarschmidt、Encyonema minutum (Hilse) Mann 等在居民區(qū) 5 月份采集時出現(xiàn),且數(shù)量較多,Aulacoseira subarctica (Müller) Haworth、Fragilaria tenera(Smith) Lange-Bertalot、Hannaea arcus (Ehrenberg) Patrick、Staurosira construensEhrenberg、Staurosira venter (Ehrenberg) Grunow、Tabellaria fenestrata (Lyngbye)
圖 4-2 種類組成的聚類分析Figure 4-2 Cluster analysis of species composition5.鏡泊湖生境主要為湖邊石頭上附生、湖邊水草上附生、路邊水泡、路邊水坑草葉、樹葉上附生等四種。湖邊石頭上附生生境中屬分布最多,如 Cyclotella、Cyclostephanos、Stephanodiscus、Spicaticribra、Lindavia、Melosira、Aulacoseira、Diatoma、Fragilaria、Hannaea、Pseudostaurosira、Staurosira、Staurosirella、Ulnaria、Eunotia、Cymbella、Encyonema、Gomphonema、Achnanthes、Frustulia、Caloneis、Pinnularia、Geissleria、Hippodonta、Navicula、Gyrosigma、Stauroneis、Amphora、Nitzschia、Epithemia、Cymatopleura 等。在路邊水坑草葉、樹葉上附生這一類生境中屬的分布相對較多,如 Fragilaria、Spicaticribra 、Aulacoseira、Cymbella、Gyrosigma、Gomphonema、Pinnularia、Epithemia、Surirella 等。在湖邊水草上附生、路邊水泡這一類生境中屬的分布相對較少,如 Achnanthidium、Cymbella、Placoneis、Gyrosigma、Luticola、Sellaphora 等。6.湖邊石頭上附生:pH 值為 6.68-7.79,溫度為 16.1-18.7℃,電導率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湖泊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現(xiàn)狀及對策建議[J]. 王坤. 世界環(huán)境. 2018(02)
[2]海南島異極藻屬(硅藻門)中國新記錄[J]. 付志鑫,張稼俊,劉妍,范亞文. 植物科學學報. 2018(01)
[3]國外湖泊水環(huán)境保護和治理對我國的啟示[J]. 王圣瑞,李貴寶. 環(huán)境保護. 2017(10)
[4]鏡泊湖富營養(yǎng)化評價及防治對策研究[J]. 趙光楠,吳德東,潘寶源.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7(05)
[5]鏡泊湖浮游藻類功能群的演替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林巋璇,汪星,王瑜,周娟,劉錄三,朱延忠,夏陽.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7(04)
[6]鏡泊湖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組成及多樣性研究[J]. 李晶,王鳳鷺,于曉英.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7(02)
[7]大興安嶺長曲殼藻科硅藻中國新記錄[J]. 劉妍,范亞文,王全喜. 西北植物學報. 2016(11)
[8]大興安嶺雙殼縫目硅藻掃描電鏡初步觀察[J]. 李明月,劉妍,范亞文. 電子顯微學報. 2016(05)
[9]我國湖泊富營養(yǎng)化問題及其控制措施研究進展[J]. 吳瑤潔,于霞,劉定富,董艷艷. 綠色科技. 2015(06)
[10]鏡泊湖流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功能類群的時空演替特征研究[J]. 莊道闊,劉存歧,劉錄三,李黎,劉志超,楊晨晨.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5(05)
博士論文
[1]大興安嶺沼澤硅藻分類生態(tài)研究[D]. 劉妍.浙江大學 2010
[2]中國淡水管殼縫目硅藻的分類學研究[D]. 尤慶敏.華東師范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長江下游干流硅藻生物多樣性研究[D]. 才美佳.上海師范大學 2018
[2]鏡泊湖浮游植物多樣性及環(huán)境相關性研究[D]. 巴秋爽.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7
[3]云南省(部分地區(qū))橋彎藻科(Cymbellaceae)和異極藻科(Gomphonemataceae)硅藻植物的初步研究[D]. 趙婷婷.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7
[4]海南島(部分地區(qū))橋彎藻科(Cymbellaceae)和異極藻科(Gomphonemataceae)硅藻植物的初步研究[D]. 張稼俊.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7
[5]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崇左地區(qū))雙殼縫目(Biraphidinales)硅藻的初步研究[D]. 李明月.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7
[6]我國部分地區(qū)異極藻屬(Gomphonema Agardh)分類學研究[D]. 劉琪琛.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5
[7]小興凱湖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特征研究[D]. 張力文.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5
[8]黑龍江興凱湖濕地硅藻植物的初步研究[D]. 葛蕾.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4
[9]四川牟尼溝喀斯特地貌硅藻研究[D]. 李博.上海師范大學 2013
[10]大興安嶺達爾濱湖及其周圍沼澤硅藻的研究[D]. 劉妍.上海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40773
【文章來源】:哈爾濱師范大學黑龍江省
【文章頁數(shù)】:28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黑龍江省鏡泊湖標本采集點示意圖
89圖 4-1 聚類分析Figure 4-1 Cluster analysis1.通過理化數(shù)據(jù)進行聚類分析,劃分出居民區(qū)、旅游區(qū)、航運區(qū)三個區(qū)域。這三個區(qū)域的種類分布特點如下,在居民區(qū)共發(fā)現(xiàn) 77 個分類單位,其中居民區(qū)優(yōu)勢種為 Gomphonema parvulum Kützing、Nitzschia palea (Kützing) Smith、Navicularadiosa Kützing。三次采集期間,硅藻種類發(fā)生變化,Melosira varians Agardh、Cymbella cymbiformis Agardh、Fragilaria capucina Desmaziéres、Eunotia bilunaris(Ehrenberg) Schaarschmidt、Encyonema minutum (Hilse) Mann 等在居民區(qū) 5 月份采集時出現(xiàn),且數(shù)量較多,Aulacoseira subarctica (Müller) Haworth、Fragilaria tenera(Smith) Lange-Bertalot、Hannaea arcus (Ehrenberg) Patrick、Staurosira construensEhrenberg、Staurosira venter (Ehrenberg) Grunow、Tabellaria fenestrata (Lyngbye)
圖 4-2 種類組成的聚類分析Figure 4-2 Cluster analysis of species composition5.鏡泊湖生境主要為湖邊石頭上附生、湖邊水草上附生、路邊水泡、路邊水坑草葉、樹葉上附生等四種。湖邊石頭上附生生境中屬分布最多,如 Cyclotella、Cyclostephanos、Stephanodiscus、Spicaticribra、Lindavia、Melosira、Aulacoseira、Diatoma、Fragilaria、Hannaea、Pseudostaurosira、Staurosira、Staurosirella、Ulnaria、Eunotia、Cymbella、Encyonema、Gomphonema、Achnanthes、Frustulia、Caloneis、Pinnularia、Geissleria、Hippodonta、Navicula、Gyrosigma、Stauroneis、Amphora、Nitzschia、Epithemia、Cymatopleura 等。在路邊水坑草葉、樹葉上附生這一類生境中屬的分布相對較多,如 Fragilaria、Spicaticribra 、Aulacoseira、Cymbella、Gyrosigma、Gomphonema、Pinnularia、Epithemia、Surirella 等。在湖邊水草上附生、路邊水泡這一類生境中屬的分布相對較少,如 Achnanthidium、Cymbella、Placoneis、Gyrosigma、Luticola、Sellaphora 等。6.湖邊石頭上附生:pH 值為 6.68-7.79,溫度為 16.1-18.7℃,電導率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湖泊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現(xiàn)狀及對策建議[J]. 王坤. 世界環(huán)境. 2018(02)
[2]海南島異極藻屬(硅藻門)中國新記錄[J]. 付志鑫,張稼俊,劉妍,范亞文. 植物科學學報. 2018(01)
[3]國外湖泊水環(huán)境保護和治理對我國的啟示[J]. 王圣瑞,李貴寶. 環(huán)境保護. 2017(10)
[4]鏡泊湖富營養(yǎng)化評價及防治對策研究[J]. 趙光楠,吳德東,潘寶源.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7(05)
[5]鏡泊湖浮游藻類功能群的演替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林巋璇,汪星,王瑜,周娟,劉錄三,朱延忠,夏陽. 環(huán)境科學研究. 2017(04)
[6]鏡泊湖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組成及多樣性研究[J]. 李晶,王鳳鷺,于曉英.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7(02)
[7]大興安嶺長曲殼藻科硅藻中國新記錄[J]. 劉妍,范亞文,王全喜. 西北植物學報. 2016(11)
[8]大興安嶺雙殼縫目硅藻掃描電鏡初步觀察[J]. 李明月,劉妍,范亞文. 電子顯微學報. 2016(05)
[9]我國湖泊富營養(yǎng)化問題及其控制措施研究進展[J]. 吳瑤潔,于霞,劉定富,董艷艷. 綠色科技. 2015(06)
[10]鏡泊湖流域浮游植物群落及其功能類群的時空演替特征研究[J]. 莊道闊,劉存歧,劉錄三,李黎,劉志超,楊晨晨. 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 2015(05)
博士論文
[1]大興安嶺沼澤硅藻分類生態(tài)研究[D]. 劉妍.浙江大學 2010
[2]中國淡水管殼縫目硅藻的分類學研究[D]. 尤慶敏.華東師范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長江下游干流硅藻生物多樣性研究[D]. 才美佳.上海師范大學 2018
[2]鏡泊湖浮游植物多樣性及環(huán)境相關性研究[D]. 巴秋爽.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7
[3]云南省(部分地區(qū))橋彎藻科(Cymbellaceae)和異極藻科(Gomphonemataceae)硅藻植物的初步研究[D]. 趙婷婷.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7
[4]海南島(部分地區(qū))橋彎藻科(Cymbellaceae)和異極藻科(Gomphonemataceae)硅藻植物的初步研究[D]. 張稼俊.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7
[5]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崇左地區(qū))雙殼縫目(Biraphidinales)硅藻的初步研究[D]. 李明月.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7
[6]我國部分地區(qū)異極藻屬(Gomphonema Agardh)分類學研究[D]. 劉琪琛.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5
[7]小興凱湖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特征研究[D]. 張力文.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5
[8]黑龍江興凱湖濕地硅藻植物的初步研究[D]. 葛蕾.哈爾濱師范大學 2014
[9]四川牟尼溝喀斯特地貌硅藻研究[D]. 李博.上海師范大學 2013
[10]大興安嶺達爾濱湖及其周圍沼澤硅藻的研究[D]. 劉妍.上海師范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4407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swxlw/344077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